我们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开始的时候,德三军队上扛着MG-34迎来战争开始和等到战争结束的。
而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致打到一半的时候,德三的军事工业从业者又为本国军队风奉献了一款新的机枪-MG-42。
而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三军队是一直使用这两款机枪参加战争的,相应的,这两种机枪的生产德三军事工业也持续到战争结束。
但是,不知道大家没有好奇过,这两种伴随德三军队经历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武器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我们可以确定,它们的口径是一样的,都是7.92毫米,它们的弹药也可以通通用。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德三军事工业从业者从战争经济学角度考虑,他们不能接受两种口径不同的机枪同时在军队里出现。
实际上,这两种机枪在外观上最显著区别就是由于MG-34机枪在枪管外侧安装有管状散热片,所以看起来这种历史的枪管还像是圆形的。
而MG-42呢,由于在它枪管外侧的散热片是四边形对所以这就给人造成一种误解,这种机枪的枪管是四边形的。
但是,这怎么可能呢?
所以实际上,MG-42对枪管还是圆形管状的,希望大家别被它的散热片形状误解。
当然,既然提到了这两种机枪的散热片,那么我们不妨顺便谈一谈这两种机枪散热片上的散热孔,很明显,MG-34机枪的散热孔是圆形的,而MG-42的散热孔则是椭圆形的。
可以说,区别两种武器的不同不能只看它们的外观,他它们的内部差异才是根本的不同。
说到MG-34和MG-42的内部差异,那么必须说前者采用了枪机自由闭锁,而MG-42则采用了适合增加射速的滚柱闭锁。
既然我在前边提到MG-42机枪为了提高射速而采用了适合增加射速的滚珠闭锁,那么这两种机枪的射速显然会存在差异。
实际上MG-42的射速(900-1500发/分钟)确实比MG-34的射速(600-1200发/分钟)快很多。
由于MG-42的射速更快,所以这种武器的散热孔面积也就更大。
另外,MG-34机枪更换枪管的繁琐程序在MG-42上也得到了相当大程度的改进后者更换枪管的程序变得轻松多了。
可能是MG-42在设计的时候过于考虑射速的问题,所以这种武器并不像MG-34那样即可以连发射击也可以单发射击,而是只能连发射击,只有少数熟练的射手才能做到3发一组的点射。
一显然,既然说到射速,那我们必须要说一说这两种机枪的供弹问题,一般来说,MG-34机枪仅仅只能从一侧(左侧,弹链左进右出)供弹。
而MG-42机枪则吸取了MG-34的教训,因为MG-42既可以从左侧供弹也可以从右侧供弹,这就减少了
左撇子士兵操作这种武器的难度。不过德三武器设计师在设计MG-42机枪的时候考虑的并不仅仅是武器的射速问题,因为作为一种会大量装备的武器,价格是武器设计师肯定要考虑到的因素。
所以,MG-42的价格也从MG-34的312马克降低到了250马克。
不过MG-42节节约的不仅仅是马克,就连在制造过程当中需要的金属方面,MG-42也要节约很多。
例如制造一挺MG-34机枪需要50公斤金属,而制造一挺MG-42只需要27公斤。
另外,制造一挺MG-42机枪需要的工时也从MG-34的150小时缩短到了75小时,下降了一半。
虽然从外观上看起来MG-42要比MG-34厚实很多,但在重量上,前者甚至要略微轻(NG-42.是11.57公斤,MG-34是12.1公斤)一些。
具体到生产工艺上,这两种武器也有少少于不同,虽然大家都知道MG-34机枪开了冲压工艺制造机枪的先河,但是实际上这种武器很多零件还是需要尺寸误差要求较高的铣削加工,而这种工艺显然不适合那些机械加工水平较低的军事工业制造MG-34机枪。
而到了MG-42机枪,冲压、点焊工艺在这种武器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为这种事武器在设计之的初衷就是一种战时大量廉价生产的武器。
所以相对于MG-34,MG-42机枪明显更适合战时机械加工水平不高的生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