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人,他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候补代表,还曾担任过中南工业部的副部长,名字叫做王盛荣。
1952年,他因一件事受到严惩,职位直接被削了四级。到了1957年,当毛主席到湖北考察时,了解到这位昔日救命恩人的悲惨遭遇,心里头竟莫名地燃起了一股少有的怒火。
这事儿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咱们得从1949年开始聊起。
【1.售卖钨砂矿遭举报】
1949年6月份,解放军打赢渡江战役后,东北野战军的主力部队就过了长江,他们接到的任务是去清除中国南方那些残留的国民党军队。
那段时间,王盛荣还在东野的队伍里,他跟着大家一起到了武汉。
东野的部队在稍作停留和恢复后,继续朝着南方前进。林彪安排王盛荣在武汉先待着,并且交给他一个重要任务,那就是要保证给百万解放军提供足够的武器和弹药。
这时候,李先念正好在湖北当家做主,不过他接手的却是个乱成一团的局面。
国民党败兵在逃出湖北的过程中,一路散布谣言,诋毁我军,搞得湖北整个地区乱成一锅粥。到处都能看到逃命的老百姓,还有被解放军击败后四处逃窜的国民党败兵,以及占领各个山头的土匪。
另外,李先念还得负责给解放军准备吃的用的,这其中的艰难可想而知。
所以,李先念就去找王盛荣帮忙了。
李先念是王盛荣的老战友,面对他的请求,王盛荣心里头挺不是滋味,难以开口拒绝。转念一想,他又记起了林彪交给自己的那个重要任务。
他觉得,要是武汉那块的秩序不能迅速稳定下来,解放军的枪炮子弹补给工作,可能就没法顺利搞定。
接着,他立马帮李先念动手清除武汉周边国民党剩余部队,展开了军事行动。
行动迅速见效,不少国民党残余部队要么主动投降,要么就被我军在当地消灭干净。
肯定的是,咱部队在行动时,也没忘了去安慰那些被吓到的乡亲们,很快啊,当地的生产生活就重新上了轨道。
在他们俩一起使劲儿下,武汉逐渐被建造成我军一个重要的后勤基地,给前线送去了大堆的武器和弹药。
新中国一建立,到处都需要重建和发展。王盛荣这时候摘下了军帽,不再当军人,转而在1950年接手了有色金属工业管理局局长的工作,他挑起了开采钨矿的重任。
另外,周总理给他设定了一个年度开采目标,要求超过一万吨。
说到这儿,就让人挺纳闷儿的,新中国成立那会儿,工业基础那么薄弱,虽说经济发展得靠钨砂矿,但压根儿就用不上万吨那么多,那为啥还要这么大动干戈地去搞呢?
由于新中国刚成立时工业基础较差,为了尽快实现快速发展,我们就得琢磨怎么从其他国家那里获取工业设备。
举个例子,咱们用钨砂矿这种资源,可以跟苏联大哥交换咱们国家特别需要的工业机器设备。
王盛荣接到周总理的紧急任务,一看时间紧迫,任务又不轻,立马就动身去了开采钨砂矿的那几个矿山地点。
王盛荣压根儿没想过,虽说自己心里已经打好了底,可到了现场才发现,开采的难度远超他的预料。
蒋介石撤退到台湾的时候,他给手下发了道指令:
让国民党军务必把大陆上的所有工业设备都搬到台湾去,一点都不能留。实在搬不走的,那就得全部砸烂烧掉,钨砂矿山也不例外。
现在,矿山上几乎找不到一台完好的机器,就连拉钨砂矿的卡车也是寥寥无几,这开采条件实在是太差了。
而且,就连矿山附近的工人街,那里的工人们也极度缺少挖矿的经验。
问过工人王盛荣后我才明白,其实早在那之前,国民党为了从美国那边得到好多武器和装备,就已经大规模地挖过钨砂矿了。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开发的结果都不太如人意。
就现在的实际情况来看,想再次开采钨砂矿真的是难上加难,更别说做到一年开采上万吨了。
先不说设备和再次开采的事儿,现在最紧要的是得搞定运输这块儿,而且在路上还得提防着土匪半路打劫。
那时候,新中国刚刚诞生不久,全国各地的偏远山区里还藏着好多土匪呢。
世间没啥过不去的坎儿,就看你有没有那份决心和毅力。
深入了解钨砂矿山的情况后,王盛荣意外地察觉,帮他解决当前难题的“妙招”,竟然是出自国民党之手。
没想到,蒋介石在香港某个仓库里悄悄藏了上千吨的钨砂矿。但国民党败得太快了,蒋介石根本来不及把这些钨砂矿卖掉或者运到台湾去。
所以,王盛荣专门去问了周总理,看能不能把这批钨砂矿拿出来卖掉,然后买些挖矿的机器和运矿的大卡车,好让以后挖矿的规模能变大点。
周总理稍微想了想,就点头答应了王盛荣的这个要求。
有了挖矿机器和大货车,钨砂矿的工作总算是走上了路子。但接下来,怎么合理开采钨砂矿这种资源,就成了王盛荣得好好琢磨的问题。
面对困难勇往直前,一直是我党秉持的好作风。
王盛荣老找矿业专家请教这行的事儿,碰到难题他立马就想办法搞定。
最后,王盛荣领头,带着矿山上的工人们一起努力,实现了每年挖出一万多吨矿石的目标。
工作完成得相当漂亮,不过在后来的“三反运动”期间,王盛荣以前卖过上千吨钨砂矿的事情被人给告发了。
虽然他最后亮出了能洗清自己嫌疑的证据,可多多少少还是受到了点波及。
1957年,毛主席到湖北考察时,心里忽然想到了当年救过自己一命的那个人,正好是湖北的老乡,于是他就琢磨着,要是能见上这位恩人一面该多好啊。
接着,毛主席问旁边的人关于王盛荣现在怎么样,没想到大家竟然都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调查结果显示,王盛荣目前在一家钢厂上班。
毛主席了解清楚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开口道:
让王盛荣去省冶金工业厅做个副厅长,给他副省级的待遇,并把他的党籍给恢复了吧。
【2.成为毛主席救命恩人】
王盛荣,1907年在湖北武汉呱呱坠地,家里头穷得叮当响。老爸老妈就靠着一艘破破烂烂的小渔船,在水上捕鱼过日子。
王盛荣,才13岁大,就离开家乡,跑到上海一家纺纱厂谋生。
在上海,他亲眼目睹了那些有钱大佬的大手笔花钱方式。
心怀对命运的不满,他走进了上海纺织工会的大门,号召工人们要勇敢地站出来,跟命运较劲。
接着,他又投身到一连串的工人停工抗议活动中,并且在其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王盛荣这人特别拼,做事既大胆又心思细腻,性格还特别坚韧不拔。他那一身过人的本事,让我党注意到了他。经过一番考察后,他顺利加入了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党员。
1927年那会儿,蒋介石和汪精卫这俩人,一个接一个地跟革命翻了脸,之后就开始对共产党员还有国民党里的左派进步人士下狠手,大开杀戒。这一来,咱们党可真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打击。
为了革命能够继续发展,我们党急需找个隐秘的地方,商量接下来的打算,这重担最后交到了王盛荣手里。
王盛荣经过深思熟虑和实地查看后,初步决定把会议地点放在汉口的租界区域。因为那里有很多外国领事馆,敌人一般不会轻易进去捣乱。
开会那会儿,万盛荣挑起了保卫工作的大梁,确保了到场的每一个人都安然无恙,这事儿真挺值得一说。
这次重要集会,大家都记得很清楚,叫“八七会议”,会上我们党明确了接下来的行动方向,那就是“开展土地改革,并发动武装斗争”。
后来,王盛荣接到任务,去了苏联深造,然后在1930年回到了祖国。
之后,他踏上了前往井冈山的路,亲身经历了多次反“围剿”的战斗。特别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他英勇地救了毛主席一命。
1932年的时候,毛主席去了赣南那边做调查,顺便休养一下。可没想到的是,当地的反动民团竟然打听到了他的行踪。
一天晚上,毛主席住的地方不小心被敌人知道了,他们立刻在周围聚集了好多兵马,打算捉拿毛主席。
幸好守卫们十分警觉,敌人刚一靠近村子就被察觉,紧接着到处响起了枪声。
毛主席打算挪地方,可敌人早把这村子堵得严严实实,从各个方向都扑了过来。
尽管警卫拼力阻拦,敌人一时没法靠近,可他们终究守不了太久。
就在那万分紧急的关头,王盛荣火速带着队伍杀了过来,硬是在敌人的包围中打开了一条出路。
王盛荣这次出现,是因为他接到了一个紧急任务,那就是要尽快把毛主席安全地送回到井冈山。
等他跑到毛主席住的地方时,那边已经有几个敌人偷偷摸摸地靠近了毛主席,手里还握着明晃晃的刀。
王盛荣一看这情形,立马大吼了一声,把那几个敌人给镇住了。趁着他们转头的空档,王盛荣迅速掏出手枪,眨眼之间就把他们摆平了。
对手力量强大,咱们不能在这儿耗太久。
王盛荣要带着毛主席赶紧换地方,但毛主席身体还没完全恢复,走起路来挺费劲。
接着,他赶紧指示战士们找来一架简易的抬架,火速把毛主席抬走,迅速离开了此地。
幸运的是,事情最终平安无事,要是王盛荣稍微迟到一点,那结果可真是不敢往坏处想。
王盛荣这次在井冈山成功营救了毛主席,一下子就在那里出了名。不过,他的贡献可不止这一件大事,他还顺利完成了一个同样非常重要的任务。
1933年的时候,共产党在上海的部门因为手头紧,没钱运作,所以革命活动就难以搞起来了。
中央领导层努力想办法,给他们筹集到了大约75000美元的大额资金。大家商量后,决定派几个擅长隐蔽行事的人,分多次把这笔钱安全送到上海。
当金钱的诱惑摆在眼前,头两拨送钱的人都没能控制住自己的贪心,最后都不见了踪影,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
为了保证最后一笔款项能安全无误地送达中共上海局,上面决定让王盛荣亲自跑这一趟,邓颖超同志反复交代他,路上一定得特别谨慎……
王盛荣拎着那笔大钱,从江西启程,一路上历经艰辛,走了好几个月,最后终于一分不少地把钱安全送到了上海。
【3.抗日战争显神威】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打响,我们党在武汉地方建了个八路军的工作点。
上头领导专门让王盛荣去武汉,帮董必武同志一起干活。他这差事,说白了就是得跟国民党的大领导们打交道。
王盛荣不太擅长和人打交道,他心里头更想的是冲到前线去,跟日寇侵略者干上一仗。
他屡次向上级申请参加战斗任务,得到许可后,他前往了中原游击区,成了一支几百人队伍的政委。
王盛荣的能力和经历其实足以让他坐上更高的位子,但他并不在意这些。他现在心里头最想干的事儿,就是把那些日本侵略者从自己的地盘上赶走。
王盛荣他闺女以前这样说过她老爹:
我爸投身革命,不是为了显摆自己有多厉害,更不是为了抢权力或者捞好处,他就是一门心思地想让受苦受难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在土地革命那会儿,王盛荣领头的这支几百人的游击队,靠着一次次打仗的经验,队伍是越来越壮大。他们有个特点,就是不打没谱的仗,也不跟敌人纠缠不休。
王盛荣心里明白,光靠那么几次小打小闹,根本没法对中原的日寇造成实质性的伤害。
他的任务就是一点一滴地积累小胜利,慢慢削弱日寇的战斗力量,直到最后能彻底把他们从中国赶走。
王盛荣在抗击日寇的过程中,也没落下对付那些残害百姓、烧杀抢掠的土匪。他一边与日寇战斗,一边也不忘清除这些危害乡里的土匪。
他带领队伍打赢了一场人数悬殊的对战,以少胜多。
王盛荣靠着提前搞到的消息,带着人在一伙上千人的土匪必经之路悄悄埋伏好。等土匪一到,就把他们给收拾了,而且还拿到了好几百条枪和好几千发子弹。
之后,这支游击队伍被整编成了新四军里的第八团,而王盛荣则担任了政委的职务。
抗战胜利以后,王盛荣被安排去了东北。在解放军队伍里,他一直跟国民党反动派对着干,心里想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让全中国的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摆脱苦难。
王盛荣:在危机中勇救毛泽东的传奇经历王盛荣,一个名字背后藏着无数英勇事迹的人。他在一次紧急关头,挺身而出,从枪林弹雨中救下了毛泽东,这一壮举让人铭记于心。想了解这位英雄人物的传奇人生,可以访问这个链接:http://dangshi.people.com.cn/n/2014/0114/c85037-24117271-3.html。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王盛荣以他的智慧和勇气,多次化解危机,保护了许多重要人物的安全。他的人生经历就像是一部跌宕起伏的电影,充满了惊险和刺激。面对枪口的威胁,他没有退缩,而是选择勇敢地站出来。那一刻,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保护好自己的同志和战友。正是这种无畏的精神,让他在关键时刻救下了毛泽东,也为他赢得了无尽的尊敬和荣誉。王盛荣的一生,是奋斗和奉献的一生。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他的故事,将永远激励着后人,让我们铭记那段历史,珍惜今天的和平与安宁。
#百家说史品书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