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出现——关于教育:授人以渔,不如教你哪里有鱼

肆点和肆点 2025-02-10 02:27:51

DeepSeek 出现——关于教育:授人以渔,不如教你哪里有鱼谈教育之前,先考虑两个类似的问题:第一 截止目前,全国有大概2000万货车司机,260万出租车司机,有网约车驾驶证700万本(实际,全职,兼职网约车司机超1000万),以无人驾驶的发展趋势,超3000万的司机岗位,相当比例将被无人驾驶替代,就像,越来越多港口从吊装、港口内运输等,采用自动化,无人化;几百万个岗位,将在未来五年、十年,逐渐消失,怎么办?

第二,70后,80后,在1990年代,能设想2020年代的今天,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当年倡导教育重要性时候,有多少人真的重视了?今天,基于今天的这些变化,70后,80后,同样能想象20年后,2050年,00后30岁,那个时代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吗?如果你看不到20年后的样子,你能理解现在倡导职业教育的意义吗?

这两个问题,是传播焦虑吗?不是,在过去不久的十年,是扶贫攻坚十年——你就是生活在一个山旮旯里,国家都想方设法让你过上比温饱强些,离小康生活还有点距离的生活,——所以,大概率,所有人,都完全不用生计焦虑,唯一的焦虑,大概,也只能是,感觉被从时代的快车上,甩了下来。

我不是,因为DeepSeek出现,就开始谈教育问题,但是,个人关于教育、成长、就业的文章,也有三十几篇了,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超过100阅读的寥寥无几,超过1000阅读的屈指可数。原因三个:第一 文笔确实不行,一方面是文采不行,一方面是表达逻辑不行,常常词不达意;第二 观点过于不符合大众期望——不停的告诉大家“教育的重点,是逻辑能力,是身心健康,是独立思考,不是关注成绩,分数”——大部分人并不能接受这个观点,这不是“躺平”吗?消极人生观吗?第三 情绪超越理智——不能接受一个无名之辈,用这么肯定的主观口吻,感觉却是在笃定的陈述客观的事实一般,在讨论教育,讨论未来,讨论趋势;

今天,DeepSeek出现,越加证实了,个人对于教育的观点:《未来不太需要牛马,需要独立人格的你》——不要忧虑技术带来的冲击,技术总归是为人服务的,至少,在AI还未替代人成为文明主体之前,但这个担忧,不属于普通人担忧的范畴,至少目前如此。

2022年,基于个人在IT行业的从业经历,个人对IT技术的体会和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在《未来,哪些行业会快速增长?》,提出一个观点:关键是,普通人如何参与,即,你选择的空间在哪里?

就像,短视频的出现,少数人:极少数的精英,领着一班行业专业人士,打造了一个平台,获得极高的报酬;一些人:赶着时代的潮流,通过把短视频进行商业化,进行快速变现,高风险,高投入,有人血本无归,有人暴富暴富;大多数人:同样花钱,过去就获得一份商品,今天多花费时间(看短视频,看直播),于是多获得一份情绪价值;

DeepSeek的出现,就像短视频出现,他会带来变革,但是,技术是为人服务,总归是满足人的需求的,进行新的技术应用,进行落地开发。。。

唯一的焦虑,大概,也只能是,感觉被从时代的快车上,甩了下来。——————什么意思?

承认自己是个普通人。

教育的卷,本质是什么?是不承认自己孩子,没有比别人的孩子优秀;不愿意自己孩子,没有在人群中鹤立鸡群;不想让自己孩子,不够杰出、突出、胜出;本质就是,期望自己的孩子——站在金字塔塔尖,俯视众山小,一将功成。。。。。

本质,就是不接受自己孩子是个普通人。。。担忧孩子就业?讲真的,杞人忧天。为什么提倡职业教育?计算器出现了,还需要大量会打算盘的人吗?电子表格出现了,还需要大量善于用计算器的人吗?AI的出现,还需要大量善于制作表格的人吗?DeepSeek的出现,就像短视频出现,有两种人特别走俏:第一 会制造“工具”的人——开发平台的人,对应,研究AI的人;第二 会使用“工具”的人——善于使用平台的人,对应,善于把AI服务人的需要的人;

那这跟教育有什么关系?

关系就在于:未来,越来越多机器,AI,将代替重复性,缺乏创新性,创造性的人的劳动。

通俗的理解,过去的教育,是需要一大批,善于“捕鱼的人”——有各种专业技能的人,那是因为“鱼”不够,所以,需要培养很多“捕鱼的人”。

但是,今天,“鱼”的供给会越来越稳定,但是“怎么处理鱼”,这个,具有创新性,创造性的劳动价值将提升。

回到标题——关于教育:授人以渔,不如教你哪里有鱼过去的教育,更偏向能力教育——授人以渔,未来的教育,更偏向“思维”教育——哪里有鱼?世界上,有那些水域,不同水域有那些鱼,不同的鱼目前有什么不同的价值,这些鱼是适合钓、适合网捕、饲养、观赏、医用、食疗、生态。。。。。孩子,通过教育去了解这些,在了解和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相关技能,培养相关的能力,至于,他是要做个钓手,捕捞手,船员,科研。。。等等,是他自己的逐步成长过程中逐步确定的事情。

在DeepSeek还没爆火之前(今年,从文化自信,到教育,到文化产业的趋势,这些我相关文章都做出了相应的提前预判,快的一两个月,慢的一两年,现实都有相应的验证),我在《我们现在教育孩子,最需要什么?》一文中,提出,现在孩子最重要的能力是,培养:构建附近的能力看看这几年,

卢小开,一个东北六七县城市窘迫青年,因为其善于“构建附近的能力”,借助短视频的风口,如今越来越像一个成熟的企业家;鑫鑫在家乡,一个回家记录老父亲时不时卖一板二三百块钱的豆腐,借助父亲“构建附近的能力”,借助短视频风口,开始自己人生新的局面;肥娟,因为善良而乐观的积极“构建附近的能力”——有爱的对待小学生,如今转型成功,还开启了人生新的篇章——名人,创办文化企业;

过去,我们崇尚技术,是因为技术改变生活——提高了我们的物质基础;今天,我们开始在都市里,羡慕这些“构建附近”的人,是因为,技术让我们远离生活,我们(普通人)也不再追求技术带来的改变,于是,我们在精神上,需要回归生活。生活是什么?

这是2025年,许多人需要思考的。但是,不用紧张,因为过去短视的风口,很多人已经打出了样本,现在,只是更多人的人去思考,去践行,去发展。。。

当我们,开始思考,生活是什么?对于孩子,是否也要思考:教育:授人以渔,不如教你哪里有鱼?



0 阅读:2

肆点和肆点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