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10月11日,毛泽东完成在重庆的行程后,乘坐飞机返回延安。飞机起飞后,周恩来留在重庆依然很担心。他让电台持续和延安保持联系,就等着收到毛泽东平安抵达延安的好消息。下午一点半,红岩电台突然收到延安发来的紧急电报。周恩来看到"毛主席平安回到延安"的消息,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这才放心地去休息。毛主席在重庆谈判期间虽然只停留了43天,但期间面临诸多不可预知的危险。由于国共两党间许多关键问题尚未解决,他不得不提前返回延安。
日本投降后,蒋介石为了争取时间准备打内战,连续发了三封公开电报,邀请毛泽东去重庆和谈。当时国内外媒体普遍觉得这次邀请暗藏杀机,就像历史上著名的鸿门宴一样危险。党内多数同志都担心毛主席的安全,大家都不赞成他去重庆和谈。很多解放区的老干部都担心地说:"毛主席从井冈山开始就一直跟我们在一起,从没离开过部队和根据地。现在突然要去重庆跟蒋介石谈判,实在太危险了。"他们这么担心确实情有可原。就连国民党自己人都认为,蒋介石很可能在重庆对毛泽东下狠手。国民党高官王昆仑当时就直言不讳地说过,这次谈判纯粹是被逼无奈,根本不是真心实意的。蒋介石这个人特别会耍手段,一辈子都没把诚信当回事。他曾经抓过李济深,把胡汉民关在家里不让出门,最过分的是在西安事变后说话不算话,直接把张学良关了起来。这些事干得实在太狠,谁听了都害怕。
重庆当时是战时陪都,到处都有暗探和特务活动,这种紧张的氛围确实让人感到不安。但毛泽东主席考虑问题从不是只顾自己安危,经过慎重思考后,他最终选择前往重庆谈判。去重庆这一趟真是豁出去了,风险特别大。毛泽东心里很明白:蒋介石要是在重庆对他下手,简直轻而易举。新中国成立后,他谈起往事时说:"蒋介石邀我去重庆谈判,说要国共合作共建和平。出发前我跟中央打了招呼,要是我在重庆被老蒋扣押或者害了,就让刘少奇同志接替我的工作。"这次去重庆谈判,毛主席其实心里很清楚,可能这一去就再也回不来了。1945年8月28日中午前,毛泽东带着周恩来和王若飞,在蒋介石派来的张治中和美国大使赫尔利陪同下,坐飞机从延安出发了。当天下午三点半,他们乘坐的飞机降落在重庆九龙坡机场。当天晚上,在张治中等人的陪同下,中共代表团成员前往蒋介石位于林园的住所参加欢迎晚宴。
在酒席间,蒋介石对毛泽东说:谈判时有什么想法尽管直说,不用顾虑,所有问题都愿意听共产党的意见。他还再次提到"中国没有内战"这个老调。但毛泽东并不赞同这种说法。他详细回顾了十年内战和抗战时期的诸多事例,直截了当地反驳道:"说中国没有内战,纯粹是在撒谎。"关于国共内战的争议,可以说是重庆和谈时两党最早产生的不同意见。谈判过程中,蒋介石把自己的心理变化都写进了日记里。根据披露的历史资料显示,蒋介石表面上对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客客气气,实际上心里一直把他们当作敌人。比如他在9月8号的日记里这么写:"共产党提出的过分要求和违法行为,背后都有苏联在操控,我也只能选择默默忍受"。
9月20日的日记里写着:"现在最要紧的事就是对付共产党。这事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革命能不能成功全看这个了"。他在9月21日的笔记中写:"我反复思考共产党问题对国家的影响,现在主动权还在我们手里。不必担心他们搞破坏或出卖国家利益,我主张用讲道理的方式引导他们。"在谈判期间,毛泽东他们提出的要求,蒋介石基本上都没答应。比如重新选举人大代表、军队脱离党派控制这些关键问题,他都坚决不同意。毛泽东提出要把共产党的军队整编成48个师,但蒋介石那边只肯答应最多20个师。对于五个省主席、六个省副主席、四个市副市长以及北平行营主任这些职位,他认为共产党的要求太过分了,根本不想商量,直接就拒绝了。就在国共双方谈判陷入僵局时,蒋介石在9月27日携夫人宋美龄乘飞机前往西昌。去西昌的路上,他在报纸上读到了路透社记者采访毛泽东的新闻。毛泽东向媒体透露,解放区的正规部队人数超过120万,同时还有220多万民兵力量。这番话触动了蒋某心底的怨恨和积压已久的情绪。在他心里,共产党压根不是共同抗日的伙伴,而是"叛徒";毛泽东也不是他诚心邀请的贵客,反倒成了"祸害源头"。他在日记里罗列了"共产党的几大罪状",比如破坏抗日战争、搞地方割据、企图推翻政府等,字里行间都透露出恨不得立刻消灭共产党的强烈敌意。老话说得好,想找茬还怕找不到理由吗?
蒋介石罗列的那些"罪名"清楚地表明,即便国共联手打赢了抗战,他骨子里对共产党的敌意丝毫未减。这种极端的敌对情绪,从一开始就决定了重庆谈判很难有圆满的结果。蒋介石在日记里列出的那些罪名,可不光是随便说说泄愤的。他写这些东西是有实际目的的,就是为后面抓捕毛泽东并给他定罪做铺垫。其实毛主席和周总理他们早就想到,这次去重庆肯定是危机四伏,处处暗藏杀机。为了确保毛主席的安全,周恩来费尽心思做了周全的安排。毛泽东还没到重庆时,周恩来就给负责重庆红岩八路军办事处的钱之光、徐冰和张明发了一份绝密加急电报。他在电报里特别强调,一定要把各项准备工作都安排妥当,尤其是安全保卫方面。连毛主席的警卫人员安排、住宿条件、伙食供应和车辆调度这些细节,他都亲自过问并给出了明确要求。毛泽东入住桂园后,仔细查看了卧室的床铺和座椅。他平时总是紧跟在主席身边,两人同吃同住,几乎从不分开。为了让隔壁的毛主席能好好休息,周总理在屋里走路时只穿袜子不穿鞋;每次陪毛主席外出参加活动,他都会走在前面留意四周,像保镖一样保护着毛主席的安全。在参加酒宴时,他总是主动先和大家碰杯喝酒,这样就能避免有人往酒里做手脚害毛主席;吃饭的时候,他也总是先试吃桌上的菜,确认没问题后才让毛主席动筷子。多亏周恩来精心安排的保护措施,国民党特务始终找不到下手的机会。与此同时,蒋介石虽然想抓毛泽东并给他定罪,但美国苏联这两个强国都在给他施压,让他不敢轻举妄动。国民党背后有美国撑腰,所以绝对不能招惹美国。但蒋介石觉得苏联已经元气大伤,表面强大实则虚弱,正是对付共产党的最佳时机。10月5日的日记里,他写下这样一段话:"不用太顾虑俄国那边,眼下最要紧的是清除内部叛徒,彻底消灭共产党势力,治理好国内事务,确保政权稳固。"很明显,蒋介石这时候已经下定决心要扣押毛泽东,哪怕因此得罪苏联也在所不惜。但与此同时,他心里也拿不定主意。
共产党刚带领解放区老百姓打赢了抗日战争,要是国民党这时候发动内战,肯定会引起国内外一片骂声。要是事情没办好,很容易就会让大家寒心,最后身边的人都离你而去。当蒋介石还在举棋不定时,毛泽东已经在10月9日向他正式辞行。蒋介石突然带着宋美龄飞往西昌,这等于直接切断了与毛主席的对话渠道。国共两党最高层的谈判局面,实际上已经宣告结束了。早在10月1日,周恩来就正式向国民党提出,希望尽快让毛主席回延安。毛主席急着赶回延安,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美国和苏联对他的态度发生了变化。美国特使赫尔利当时向中共明确表态说,国共之间的矛盾属于中国内部事务,应该由中国人自己处理。这实际上等于宣布,美方不再负责保障毛泽东在重庆期间的人身安全。与此同时,周恩来去见了苏联驻华大使彼得罗夫。对方很客气地表示,苏联大使馆不会插手有关毛泽东人身安全的事务。
多种原因交织在一起,最终让毛主席决定提前结束重庆之行。10月10号下午,周恩来和王若飞,跟王世杰、张群在桂园客厅里一块儿签了《双十协定》。第二天清晨,毛泽东在张治中的陪同下坐车前往九龙坡机场,随后搭乘飞机离开了重庆。客人离开后,蒋介石一个人在林园里转悠,边走边想:"共产党终究不是一路人。"蒋介石在重庆与毛泽东多次打交道后,越发感到这位共产党领导人是个难缠的对手。但他依然信心十足,觉得在未来的竞争中一定能赢过毛泽东。可历史最终证明,这可能是老蒋这辈子下得最臭的一步棋。毛泽东在重庆待了43天,这段时间充满了变数和危险。但凭借毛主席高超的政治才能,再加上周恩来精心安排的安全保障,最终这次重庆之行顺利结束。没过多久,事情果然像共产党预料的那样发展。蒋介石按计划挑起了内战,但国民党军队最终被打败,中国从此迎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