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门一打杂的偶遇朱元璋,因不识皇上请他喝酒聊天,结果官升十级

琉璃碎影集 2025-03-30 09:39:33

大明洪武年间的一个除夕夜,朱元璋一个侍卫也没带着,走上了应天府的大街。虽然说是冬天,但是应天城并不是很冷,而且也没有下雪。街上虽然张灯结彩,但是一个人也没有,毕竟是除夕夜,人们都在家里团圆,谁会出来逛街呢?

朱元璋漫无目的地走着,不一会儿便走到了衙门门口,这里平时没有什么人来。在这个平和的夜晚,衙门里本该空无一人。但是朱元璋却惊讶地发现,衙门里不仅有人,而且此人还在哼着小曲。朱元璋心想:这是怎么回事?怎么今天晚上还有人在衙门里?他是来偷东西的?

孤家寡人坐不住洪武一十五年,马皇后去世,令朱元璋伤心至极。虽然朱元璋后宫里的女人不止这一个,但是能跟着朱元璋从底层起家,一直担任朱元璋贤内助的女人,只有马皇后一位。要不说妻妾有别呢,在朱元璋这里,无论多少漂亮的小妾,也比不上这一位结发之妻。

尽管朱元璋十分伤心,但是人死不能复生,朱元璋能做的,也只有为马皇后准备一个豪华的葬礼,再配上一个尊贵的谥号。马皇后虽然去世了,但是她和朱元璋的长子朱标还在。朱元璋对这个儿子十分满意,但是儿子却不能理解父亲。

尽管朱标对于父亲杀害功臣的事十分反感,但是他依然十分孝顺。在马皇后去世的那一年春节,朱标一直陪伴在朱元璋身边。朱元璋为了这个儿子也是费尽心思,从朱标五岁开始,朱元璋就按照继承人的标准来培养他,不仅为他请来了名师,更是让他很早便接触了国事。

为了让朱标成为真正的下一任皇帝,朱元璋甚至安排朱标步行回老家,学着自己当年云游天下。这一路上朱标见到了很多百姓,也遇到了很多事,还拜了很多土地庙。朱标太子的名声在民间广为流传,人们对他也是一致好评。

“走进百姓中去”便是朱元璋让朱标出门历练的目的,他不希望自己的接班人是个不知人间疾苦的公子哥。在朱元璋的训练下,朱标成长为了一名合格的太子,没有人质疑朱标嫡长子的地位,更没有人质疑朱标处理政事的能力。

如果朱元璋去世的时候,朱标还在的话,靖难之役便不会发生,朱棣等人根本不敢跟大哥抢皇位。但是很可惜,马皇后去世的第十年,洪武二十五年,朱标也去世了。这对朱元璋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事放谁身上也接受不了,除了王莽。

朱标去世之后,朱元璋一下子苍老了许多,他苦心经营的未来,被老天爷一下子打翻了。原本在朱元璋的计划里,他要做一个恶人,将可能有反叛之心的有功武将,有夺权之心的有能文臣全都除掉,自己扛下这背信弃义的骂名。

等他死后,心怀仁慈的朱标当了皇帝,便可以宽以待人,收拢人心,让大明继续繁荣。但是朱标去世了,朱元璋在经历丧子之痛的同时,还要担心丧国之难,这让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该怎么办呢?尽管朱元璋将朱标的儿子立为了皇孙,每天认真教导,但效果并不好。

朱标去世的时候,朱允炆已经十几岁了,都已经快到大婚的年纪,肯定不如从小培养的亲儿子,而且朱允炆确实比朱标要蠢笨,从后边他当了皇帝就能看得出来。时间飞逝,又到了除夕团圆夜,这一年的除夕,朱元璋该怎么过呢?

当初马皇后去世的那年,朱标陪了朱元璋一晚上,如今就连朱标也走了,又有谁来陪着朱元璋呢?朱允炆说要来,但是朱元璋拒绝了,因为他总是能从朱允炆身上想起自己那短命的儿子;其他的儿子也说要来,朱元璋也拒绝了,因为他们并不是想来陪伴朱元璋,他们想要的是皇位继承权。

还有一些妃子也想来陪着朱元璋,但是朱元璋也没让她们过来。因为在朱元璋眼里,这些妃子们也不过是想着从他这里拿些赏赐罢了。除夕夜当晚,朱元璋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皇宫里,这时候的他才明白,什么叫做孤家寡人。

就像春晚经典小品《车站奇遇》中讲的那样,家里人少是待不住人的。朱元璋虽然是皇上,但是他不想就这么一个人孤零零地度过除夕夜。于是朱元璋从柜子里翻出了当年马皇后亲手给他做的衣服,扔下仆从和侍卫,一个人走上了应天城的大街。

衙门小吏乐逍遥朱元璋走在大街上,此时的百姓们已经玩够了,想放鞭炮的孩童们也被大人们赶回了家。街上的人寥寥无几,很快便一个也不剩了。朱元璋漫无目的地在街上走着,也不知道他心里想些什么。突然,朱元璋听到街上传来了一阵歌声,好像是有人在哼小曲。

朱元璋还以为是自己幻听了,此时此刻,又怎么会有人在大街上哼小曲呢?但是朱元璋又仔细听了听,发现自己的耳朵没出问题,确实是有人在哼小曲。于是朱元璋顺着声音找去,居然来在了应天的衙门门口。

朱元璋心中疑惑,自己明明下令给官员们除夕节放假了,怎么可能有人在除夕还不放假呢?于是朱元璋走进了衙门,看到大门后面有一个小吏正坐在那里喝酒。这个小吏看到朱元璋进了衙门,还以为他是一个没有家人的孤寡老人。

当时朱元璋穿了一身平民衣服,孤身一人在除夕夜的大街上乱晃,倒也不怪这小吏没有认出来。这个小吏将朱元璋拉进大门,邀请他坐在自己对面,一起吃菜喝酒。朱元璋已经很久没有这么随便过了,还是有点放不开。但是三杯酒下肚之后,两个人之间的气氛便缓和了许多。

朱元璋主动开起话头,他询问这名小吏:“你为啥除夕夜不回家啊?”这小吏有点叹了口气说道:“我是担心这衙门里丢东西啊,所以才来值班的。”原来,这名小吏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家就住在街口第二个门里。

从很小的时候开始,这片地方就流传着一个传说:元朝末年,也是一个除夕夜,百姓们都吃不起饭,就在这个时候,这应天城里出现了一个飞贼。他在除夕夜偷偷地进入了衙门,将衙门里官员私藏的粮食都偷了出来,分给了百姓们。从此之后,他每年除夕夜都会出现,直到朱元璋称帝的那年。

虽然在大明建立之后,这个除夕夜飞贼就再也没出现过了,衙门也就不再派人守着了。但是这个小吏是今年刚来衙门的,他很担心飞贼再次出现,因此他没有守着家人团圆,而是主动来到了衙门守夜。不过这个小吏倒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好,至少他还能自娱自乐。

这个小吏讲完故事后,还夸了朱元璋两句:“咱大明朝的皇帝就是好,能让百姓们吃上饱饭。只要能吃上一口饱饭,谁会费劲偷东西?这衙门有半年没开过张了!”朱元璋听完之后很开心,自己这些年的努力可算是没有白费,只要百姓们安居乐业,朱元璋这皇帝也算没白当。

跟着小吏聊了一会儿,朱元璋的心情稍微缓解了一些,他也该回皇宫里去了,不然一会宫里该着急了。这个小吏见朱元璋要走,赶紧扶着他站了起来,想送他回家。不过朱元璋摆了摆手,并没有让这个小吏知道自己的身份。临出门的时候,朱元璋说了一句:“咱们很快会再见的。”

这小吏还以为这位大爷的意思是说:还来找你喝酒。但是朱元璋的意思是:明天我就让你上朝。第二天大年初一,百官都来给朱元璋拜年,朝堂上站满了人。朱元璋让人将昨天晚上的小吏带进了皇宫,还带到了宫殿里。

这个小吏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他也只能战战兢兢地跟着走,一直到见了朱元璋他才放松下来,但是他立刻又有些担心。昨天晚上喝了些酒,有没有说出一些大不敬的话,他自己也不记得了。万一真说了什么让皇上不高兴的话,他今天是难逃一死啊。

不过朱元璋并没有治他的罪,而是将他昨天晚上在衙门值班的事讲给百官。百官听完之后都对这个小吏大加赞扬,搞得这个小吏怪不好意思的。随后朱元璋便说要赏赐这个小吏,就当众人以为朱元璋会拿些钱将这个小吏打发走时,朱元璋直接将这名小吏任命为了知府。

从一个没有品阶的小吏,直接连升十级,成了正三品的知府。朱元璋相信,这样一位有责任心的官员,是一定能治理好一方土地的。由此可见,朱元璋虽然被冠上了滥杀无辜的罪名,但其实朱元璋的真实形象还有待商榷,因为清朝对朱元璋的抹黑实在太严重了。

朱元璋是否真的是动不动就杀人的皇帝,其实并不能确认,大量的民间传说和清朝伪史让朱元璋这个人变得很奇怪,好的时候特别好,坏的时候又特别坏。至少从这个故事来看,朱元璋也并不是什么不讲理的人,还算是个好皇帝。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