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毛主席提议入朝军队名“支援军”,黄炎培反对:要师出有名

云哥侃车 2025-04-25 10:17:46

1950年6月份,朝鲜那边打起来了。没多久,战火就蔓延到了中国和朝鲜的边界,咱们国家的安全也受到了影响。

10月5号那天,中央政治局的人在颐年堂开了个会,主要就是商量朝鲜战争这事儿。经过一番讨论,最后还是毛主席拍板,他决定咱们得出兵朝鲜,支援他们,也就是抗美援朝。

不过,当抗美援朝的决定拍板后,主席就开始琢磨,咱这部队到底该打着啥旗号出征呢。主席琢磨了一阵,决定把去朝鲜的部队称为“志愿军”,其他人听了,也都没啥意见。

可就在快要决定名字那会儿,黄炎培立马跳出来反对,他直言不讳:“这么做,咱可就师出无名了啊。”

黄炎培究竟是何许人也?他为啥会这么说呢?

【出兵在即,主席为名犯难】

颐年堂会议一完事儿,毛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就立马琢磨起来,得找个啥由头去朝鲜帮忙。

要是直接让中国人民解放军去朝鲜打仗,那就等于明摆着跟美国说咱们开战了。

这会给美国提供一个发动更大规模战争的理由,跟我们当初抗美援朝、保护家园的本意完全相反。

要想既帮忙朝鲜人民,又不让美方找到借口,关键就在于这支前往朝鲜的军队得找个啥名头去。

针对这事儿,毛主席和周总理反复琢磨,最后决定来个干脆点的,直接用帮助朝鲜人民的说法来叫,于是军队的名字就成了“援助军”。

很多人对“援助”这个词都很认可,觉得它既说出了中国军队的行动目标,又体现了中国军队的人道关怀。

但毛主席心里老觉得不太对劲,所以在决定出兵前,他一直绞尽脑汁在想,到底该用啥名字好。

不少人都跟毛主席说,别再为这事儿费神了,赶紧把这名字给定下来,让军队用上吧。

但毛主席觉得,出兵得有个正当的理由,军队的名字也非常重要,得好好听听大家的想法,这事儿绝对不能粗心大意。

因此,毛主席并没有急着给军队起名字,而是先请了其他民主人士来,听听他们对“支援军”这个称呼有啥想法。

最终,经过一番努力,政务院副总理黄炎培的表述赢得了主席的高度认可。

【征求意见,支援改名志愿】

毛主席听说黄炎培特地为了“支援军”这个名称的事情来找他,心里头别提多乐呵了。

他知道黄炎培先生特别有学问,而且说话直来直去,肯定会给出更中肯的看法。

接着,毛主席自个儿走到中南海大门口去迎接,还吩咐警卫员去请周总理,一块儿来听听黄炎培老先生的看法。

黄炎培瞧见主席那么热情,心里的那股子紧张劲儿立马就没了。所以他一坐下来,就赶紧开口聊起了“支援军”的事情。

对于这个问题,咱们得多琢磨琢磨。

黄炎培望着那两位大人物,直截了当地道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说,自古以来,打仗这事儿,得有个正当的理由,要是理由不充分,说出来没人信服,那这仗可就难打了。

毛主席和周总理都点了点头,表示他们很赞成。

不过,那句话只是讲明了出兵的大方向,压根儿没提到“支援军”这名字得换成啥。

周总理笑着问大家:“咱们是去帮忙的,给朝鲜人民当支援军,这不是理所当然的事儿嘛?”

黄炎培听完总理的讲话,摆了摆手回应道:

不对头,这样称呼是否有正当理由,我琢磨着咱们还得再合计合计。

听到黄炎培那番话,毛主席和周总理心里头一琢磨,就明白他是指出“支援军”这名字不太合适了。

“总理,您看看这事儿,您觉得咱该咋办?”周总理询问着。

黄炎培慢慢站起来,踱步到挂着毛主席地图的那个地方,开口说道:

支援部队,说白了,就是派出去帮忙的。这个名字一听就知道,它们的主要任务就是给予援助。

到底是谁把部队派出去的呢?其实就是国家嘛。说到底,还不是咱们先跟美国挑起的战争。”

黄炎培说的话声音挺平和,但听在毛主席和周总理耳朵里,却感觉特别震撼。

他们琢磨给军队起名字,主要就是想避免给美军找茬的机会,不让战争闹得更大。因此,去朝鲜打仗的部队,绝对不能让人看出跟中国政府有关系。

但“支援”这个词却背离了原本的意图,说白了,它就是中国政府派到朝鲜去打仗的军队,所以这样做实在是不合适。

毛主席听完之后,微微颔首,说:“这话在理,确实在理。”

不过现在好像又回到了最初的问题,不说“支援”这个词,那到底该咋表达呢?

毛主席琢磨了一会儿,觉得军队的名字要是跟中国政府没啥关系,那就只能是表示个人去打仗了。这样的、全凭个人意愿凑起来的队伍,应该叫......

琢磨到这,毛主席立马站起来往书桌那边走。他伸手到笔筒里摸出一根铅笔,把之前写在稿纸上的“支援”两个字给划掉了,然后在旁边工工整整地写上了读音一样的“志愿”。

写完这两个字后,毛主席转过身,把字递给周总理和黄炎培先生瞧瞧。

看到那两个字“志愿”明晃晃地摆在两个人面前,他开口说道:

我们不是跟美国打架,我们是自愿去的嘛!咱的老百姓自愿去帮朝鲜的老百姓,这可不是两个国家之间的仇恨问题!

周总理听完毛主席对“志愿”这个词的讲解后,心里琢磨着黄炎培先生刚才讲的那番话。

直接说了吧,二战前那场马德里保卫战,好多国家的军队都用了“自愿参加”这种方式,他觉得“志愿”这俩字挺合适。他一边点头一边肯定地说,这就是个好例子。

黄炎培对“志愿”这个词挺认可的,它既符合他讲的做事得有正当理由的观点,也能避免美国拿这事儿来找中国的茬儿。

然后他跟毛主席和周总理讲:“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打仗得有个正当理由,这样才能赢!你们领导时间宝贵,我就不多啰嗦了,没啥别的想法了!”

黄炎培走后,毛主席立马吩咐中央军委作战部,让他们动手起草个命令,说是要把东北军区和第十三兵团合起来,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

从那以后,中国军队在朝鲜打仗的部队,有了一个统一的称呼,那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后来,所有前往朝鲜参战的中国部队,都被正式叫做中国人民志愿军。

【志愿入朝,大显我军神威】

军队有了正式名称后,去朝鲜的各项准备工作都在按部就班地推进。

1950年10月8号那天,毛主席下了一道命令,说要成立中国人民志愿军。

通知说明,彭德怀同志将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总指挥官和政治负责人,他全权负责领导志愿军在朝鲜的战斗行动。

毛主席在那道命令里头,严厉批评了美帝国主义和他们的帮凶对朝鲜百姓的侵犯。他说,咱们志愿军去朝鲜打仗,那是伸张正义,是为了帮朝鲜人民争取自由,也是为了保护咱们中国老百姓和东方其他国家人民的利益。

命令发出的那晚,彭德怀总司令火速前往沈阳,去给马上就要去朝鲜打仗的志愿军战士们做最后的鼓劲加油。

但是,一瞅见那一列列装备齐全的志愿军战士,彭德怀心想,做战争动员好像真没太大必要。这些战士们,早就把生死看淡了,心里头满满的都是为国捐躯的决心,随时准备着为国家拼命。

接着,他迈开步子上了高台,端起了手里的碗,想和战士们说说知心话。

大家伙儿,咱们是志愿军,要不是美军逼到鸭绿江畔,我也不会主动请缨。现在他们欺负到家门口了,我自愿带头去打仗,你们想不想跟我一块儿上?

这话一说完,底下的战士们立马大声回应:“我们愿意!”

10月8号晚上,那声音传得老远老远,让每位战士心里都烙下了坚定的信念,伴随他们一辈子。

那天晚上,东北那边集结的十多万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一个个把头上的八一帽徽摘了下来,换上了志愿军的制服。他们心里装着保卫家园的坚定信念,浩浩荡荡地朝着朝鲜战场出发了。

10月25号那天,咱们的志愿军118师突然对在两水洞那边,靠近中朝边界的南韩军第6师发动了强大攻势。

因为我军管理严格,行军前没泄露任何行动方案,所以,我们只花了一个小时就攻下了两水洞。

这场战斗让南韩军队完全没有防备,他们有的赶紧丢掉武器,有的则抱头乱跑,乱作一团。

由于我军进攻速度极快,他们压根儿没空琢磨这些突如其来的部队究竟是从哪儿冒出来的。

到了26号大清早,志愿军118师和120师联手,从南北两边一起攻打,成功占领了温井。到了这个时候,美军才从南韩那边的前线报告里知道,原来中国军队也加入了战斗。

不过,麦克阿瑟还是坚持认为,中国政府没胆子真的派兵去朝鲜,他觉得情报里提的中国军队,最多就是些小队伍,意思意思参与一下。所以,他决定让美英联军顶上,接替南韩军队,继续往中朝边界那边推进。

碰到来势很猛的敌人,志愿军高层决定用从侧面绕过去,再加上正面直接攻击的战术。这样一来,就给敌人设了个大大的战略圈套,让他们前后都被咱们包围了。

最终,美英军队在与我们的对战中,老是打败仗,没办法,11月3日他们只能全面退到清川江以南。

我军总共打伤了敌人一万五千多人,完全打破了麦克阿瑟想要在感恩节之前占领整个朝鲜的美梦,赢得了抗美援朝首次战役的大胜。

【美方发觉,只得自食苦果】

第一次打仗那会儿,毛主席为了搞懵美军,特地吩咐我们和朝鲜人民军,别把志愿军参战这事儿往外说。

这让美军一直对中国军队是否会参战感到不确定,而且麦克阿瑟这个人固执己见、自以为是,他压根就不认为中国政府有胆子真的派兵参战。

所以,我军瞅准时机,突然出击,把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打得落花流水,损失惨重。

不过,随着战斗形势的推进,美国军队慢慢察觉到,中国部队其实已经到朝鲜参战了。

这时候,毛主席觉得是时候慢慢把志愿军参战的事儿告诉大家了。要是再藏着掖着,等美军那边回过神来,他们很可能会拿这事儿在国际上大做文章,到时候战争只会越闹越大。

所以在11月5号那天,毛主席给彭德怀发了电报,跟他说可以在战报里头直接说这次打仗有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参与,还特别提到志愿军战士们打得特别勇猛。

这个消息漂洋过海传到美国,杜鲁门一听就火了。他之前就跟麦克阿瑟打过预防针,说中国说不定啥时候就会插手朝鲜的事,让他别去撩拨人家,得想办法把战火局限在朝鲜半岛内。

可麦克阿瑟压根没把他的建议当回事,甚至还派飞机去轰炸了中国的安东。现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已经入朝打仗,并且连连取胜,反倒是把他自己弄得挺尴尬。

杜鲁门心里明白,他错失了首先公布中国军队进入朝鲜作战的时机,同时,他也清楚自己不能主动挑起对中国的战争。

从国际法的视角审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并非以官方或国家名义,而是作为中国民间志愿力量的代表,他们以辅助和支持的角色介入这场战争。

所以,中国和美国在表面上并不是敌人。

但杜鲁门心里其实清楚得很,美军碰上的那些人民志愿军,实际上就是中国的正规军队。

而且中国政府挑了这个时机,宣布志愿军去朝鲜打仗的事儿,这样一来,美国就找不到啥借口了,同时还大大鼓舞了朝鲜军队的士气。

但是,这会儿他啥也做不了,哪怕嚷嚷着要用原子弹吓唬人,也挡不住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进攻步伐。

到底,美国政府还是得自个儿吞下这难咽的果子,他们正式认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这个名头,就是想说明中美之间没真打起来,好让国内的百姓还有其他盟国心里踏实点。

【结语】

朝鲜战争,大家老说它是咱们国家的站稳脚跟之战。那场仗,咱们真是打出了威风、亮出了实力,硬是把当时全球最厉害的国家的军队给打回去了。这样一来,中国就赢得了好一段长长的和平发展时间。

在这场战斗中,中国人民志愿军靠着守护家园、不怕牺牲的劲头,成为了一支真正能战胜美国军队的钢铁之师。

0 阅读:53

云哥侃车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