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咱们党的老前辈吴信泉中将,听了党的呼唤,自个儿提出来要退休,说是要把位置空出来,给那些年轻有为的干部们。
退休后,吴信泉老同志把心思全放在了撰写39军的战斗历史上。因为他上了年纪,妻子俞惠如心疼他,就提议说,写战史这事儿,不如让秘书来帮忙整理记录,这样也能轻松点。
吴信泉听完之后,眼神变得异常坚决,他摆了摆手说:“写战史这事,可不是闹着玩的,得严肃对待,这是对牺牲战友们的最好纪念。这事啊,我得自己动手干。”
刹那间,吴信泉仿佛耳朵边响起了轰鸣的枪炮声……
【一、39军赢得首战胜利】
1930年的时候,吴信泉加入了红军的队伍,没过多长时间,他就正式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
往后几年,吴信泉总是冲在最前线,一次次在战火硝烟里奋战。他参与了从第一次到第五次的反围剿大战,最后还走完了长征全程。
要说吴信泉这辈子最闪耀的战斗瞬间,那肯定是他在抗美援朝那会儿。
1950年10月份,39军以及后来被称为万岁军的38军等这些顶尖部队,是头一批去朝鲜打仗的精锐。那时候,39军的领头人是吴信泉。
大家都知道,志愿军跟美军第一次正面干仗是在云山那地方,这场仗是吴信泉带的头。他们碰上的硬茬子,是美军那个牛气冲天的王牌,骑兵第一师,据说这支队伍160年来都没尝过败绩,确实是个狠角色。
11月1号那天,39军原本打算收拾掉南韩的第一师。但吴信泉一到云山,却发现情况有变,韩军和美军正在交接班。更糟的是,39军的炮兵兄弟们还没到。不过,吴信泉眼睛一亮,觉得这可是个狠狠打击敌人的好时机。
接着,吴信泉当机立断,把攻击时间往前挪了两个半小时。他大声喊道:“没炮咱就跟敌人肉搏!”话音未落,他自个儿就先朝着敌人冲了过去。军长这么一带头,39军的战士们个个都不怕死,奋勇向前。
就这样,39军用着一股不要命的狠劲和超强的战斗力,硬是把美军打得屁滚尿流,一口气干掉了美军1800多人。这第一仗赢了,美军不败的神话就被咱们打破了,志愿军战士们信心爆棚。后来啊,连日本军校都把云山战役当成了经典战例,编进了教科书里。
39军在朝鲜战场上竟然抓到了一个完整的黑人连队,这事儿在朝鲜战争里真是少见。因为这,美军后来决定,再也不让黑人单独成建制地组队打仗了。
【二、常胜军军长】
1950年12月6号那天,志愿军把平壤给攻下来了,39军可是头一个踏进平壤的志愿军队伍。
横城反击战是第四次战役中的一场硬仗,吴信泉带着39军,跟其他志愿军一块儿,把美韩联军打得落花流水。他们一共干掉了3300多个敌人,创下了朝鲜战场上单次战役歼敌最多的纪录。这事儿一出,连美军的头儿麦克阿瑟都忍不住感慨:“39军,真是让人头疼得厉害。”
在第四次战役快结束时那场防守战斗里,美军那边的范弗利特将军,他琢磨着用“大炮加钢铁”的法子,想把咱们的39军给打垮。但咱们这边有吴信泉指挥,39军的战士们愣是顶住了美军每天好几万发炮弹的狂轰滥炸。
说起来朝鲜战争,39军那可是志愿军里少数几个一直打到底的队伍。在这三年里头,39军干掉了敌军足足六万人。
最让人佩服的是,39军从未打过败仗,这事儿连被誉为“万岁军”的38军都没做到。好多39军的战士都骄傲地说:“38军是万岁军,那咱39军就是永远赢的军,咱可从没输过。”
【三、极有党性的开国中将】
1955年的时候,吴信泉得到了中将军衔。听说他老婆俞惠如知道后,心里有点为老公不平,直接就说:“打完抗美援朝的第三次战役,你可是西海岸指挥部的二把手,那位置跟准兵团级差不多,我觉得吧,你该得个更高的军衔才对。”
吴信泉一听,立马火了,直接训话:“说这些有啥用,中央给我中将衔,我就挺知足了。我投身革命,可不是奔着升官发财去的。”
其实,关于吴信泉的妻子是否为军衔的事感到不平,这事儿到底是不是真的,现在已经没办法查证了。但不少历史研究者都觉得,这很可能只是个传说,没那么靠谱。
说到底,吴信泉的老婆俞惠如,那也是从抗战时候就开始投身革命的老战友了,党性原则强得很。在吴信泉的革命历程里,俞惠如那可是从头到尾都无条件支持着他。再说了,吴信泉虽然战场上立下大功无数,但实话实说,从哪方面来讲,他离评上上将的标准都还差那么点儿。
比一比就能明白,那个在抗美援朝时表现超群的38军军长梁兴初,他还做了西海岸指挥部的二把手。不论是解放战争还是抗美援朝,他的战功可真不赖,绝不比吴信泉差。到了1955年授衔那会儿,梁兴初也是被授予了中将的军衔。
咱们聊聊吴信泉在革命路上的经历和职位。吴信泉的革命生涯,那是一步步走过来的。看看他都担任过啥职务,经历过啥,就能知道他是个不简单的人物。他在革命队伍里摸爬滚打多年,资历深厚,职务也越来越高。每一步都走得扎扎实实,那可是真刀真枪拼出来的。
说起来,吴信泉的资历并不算特别老,他是在1930年才加入红军队伍的。在红军那会儿,他干到的最高职位就是师政治部主任。要当上上将,红军时期最少也得是个师长级别的职务才行。
举个例子,像许世友上将,早在长征开始前,他就已经是个军长级别的大领导了。
抗战刚开始那会儿,吴信泉干的活儿是团政委,这官儿放到军衔上,跟中将是一个档次。要想当上上将,那得是团长的级别。
到了1949年那会儿,吴信泉还只是39军的政委。从大革命一路走到抗美援朝,吴信泉的军衔和立的战功,按说也就够得上个中将。说实话,在抗美援朝那会儿,吴信泉立的战功可真不小,但即便如此,他还是够不上上将的资格。
得明白,志愿军里的头号副司令邓华,他的军衔也就只是个上将。
1992年,吴信泉在快不行的时候,跟老婆交代说,等他走了,千万别给国家添乱,也别花国家的钱。他希望葬礼能简单点儿,就用他自己的工资来办。有家里人送他最后一程,他就心满意足了。
吴信泉对他的12个子女说,等他不在了,他们得继续跟着党,坚信革命的道理,做人得朴实,好好为社会主义建设出力。
吴信泉是个实实在在、不图回报的共产党人,心里头只有党和人民。到了他晚年时候,他还是坚持实话实说,动手写39军的战斗历史。虽然年纪已经很大了,但为了能给后人留个真真切切的39军故事,吴信泉啥事儿都自己动手干。可让人难过的是,一直到他走的那天,39军的军史还没能出版。这真的是吴信泉一辈子挺大的一个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