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这首词是北宋文人王观的作品,寄调《卜算子》。也许你没有听过王观是谁,他和秦观并称为词坛二观。王观是江苏如皋人,宋仁宗嘉祐年间金榜题名步入仕途。到了宋神宗熙宁年间他写了一篇《扬州赋》,就连皇帝都读过他的这篇文章。这首《卜算子》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好就好在写临别送行没有流露悲伤情绪。反而以风趣幽默的口吻进行祝福,打破了常规写法,让送别词作有了新鲜感。
这首词有个题目叫《送鲍浩然之浙东》,鲍浩然生平经历不详,从词中可以看出他和王观是好朋友。王观填词的时候在越州,鲍浩然要去浙东,也不知道将来能否重逢,送别之际有很多心里话要说。既然是心里话,未必都是悲切之声。王观开朗豁达他就劝朋友珍惜沿途的风景,享受旅途生活。
送别发生在暮春时节,春水像美女流动的眼神,春山像美女蹙起的眉头。想要问问你将要去往何方啊?当然是山清水秀、风光宜人的好地方。刚刚送走春天,又要送你远行。如果你路上走快点儿,到了浙东还能享受春日风景。祝你一路顺风,一定要把春天的美景留住,享受你的人生。
整首词都是祝福,都是开心。为什么王观要这么写呢?他完全站在了朋友的角度,在创作中进行换位思考。朋友要远行,应该是早已规划的行程安排了。既然无法留住朋友的脚步,索性就祝福朋友一切都好。
到底什么才算好呢?王观想到了一个绝妙的角度,文人雅士喜欢春天,那就祝福好友跟着春天的脚步同行。在此基础上,王观还祝福朋友赶上春天的脚步,挽留春天。王观并不是盼着朋友离开,他在上阕写道“眼横波”暗示交情匪浅,“眉峰聚”暗示依依不舍。用一个问句,把隐藏的情绪淡淡流露出来。他没有仰天长啸、眼含热泪,只是说“千万和春住”。
朋友是什么,就是观点相近、情意相投、有共同话题的人。鲍浩然去追寻春天的脚步了,王观就不能阻挡。很多文人写诗填词,没有写出这层关系,只是一味地诉说痛苦。从境界上看,不如王观作品新颖别致。他们在心灵上是有默契的,他们没有必要像普通人那样过分看重离别。毕竟,心中的念头可以跨越万水千山,对朋友的惦念不会被山海阻隔。这样的友谊让人羡慕,这样的朋友我也想要。
很多人评价这首词用了“不落俗套”这个词。仅凭这份认可,就足以让王观在送别词这个创作领域放出光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