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女秀才伍若兰,一个鲜为人知的名字,在危急时刻舍身保护朱德

思行说历史故事 2024-12-11 20:20:42

她的一生,是那样短暂,又是那样绚烂。

她是出生在湖南某个知识分子家庭的姑娘,父亲是私塾老师,母亲温柔勤劳,家中兄弟姐妹众多,她排行第五,从小聪明伶俐,倔强正直。

小时候,她的家人按照习俗,打算给她缠足。懵懂的她不明白什么是“缠足”,便任由家人将她按在床上,用白布一层层包裹她的小脚。布条越收越紧,小脚丫也越来越疼,她忍不住了,一边哭喊着“不要”,一边挣扎着,从大人们的压制下,逃出来,小手不断扯着布条,希望解放自己的双脚。

大人们阻止她,和她说:“这样做,是为了你好。”

她摇摇头,爬到木床最里面,坚决不让大人们再碰她的小脚丫。大人们实在拿她没有办法,只好放弃给她缠足。

族长知晓此事,大发雷霆,将她和她的父亲带到祠堂,让父女二人跪在祖宗牌位前认错,又命人强行给她缠足。

她迅速躲到父亲的身后,用稚嫩的声音质问族长:“为什么只有姑娘缠足?”

族长哑口无言,吞吞吐吐说那是祖宗流传下来的规矩,如果不缠足,将来会嫁不出去。

她反驳:“嫁不出去就嫁不出去呗,反正我就是不要缠足。”

据理力争下,她成为族里第一个没有缠足的小姑娘。

在师范学校读书期间,她接触到很多进步青年,在他们的影响下,阅读大量阅读书刊,思想有了明显升华。她开始参与各种革命活动,表现出无畏坚强的斗争精神。

1925年,经组织许可,她成为中共一员。转年,她在组织的安排下,重回故土,协助刘霞等人开展革命工作。由于她时常奔走在革命最前沿,遭到敌人的憎恨,敌人数次试图逮捕她,都被她成功逃脱。

1928年,她在乡亲的帮助下,又一次逃离家乡。这一回,她再也没有回去过。

也是在这一年,她遇到了一位改变她人生轨迹的革命同志。

二人的相遇很有意思。那位同志带领队伍夺回她的故土耒阳,进城后直奔县委驻地,一眼便看到门口两侧鲜红春联,不由问大家,那对联是谁写的?

乡亲们七嘴八舌告诉那位同志,这幅对联出自他们县城赫赫有名的女秀才之手。

同志生出好奇心,追问女秀才在何处?乡亲们将站在人群里的她推出去,给那位同志介绍:“她呀,她就是我们的女秀才!”

双目对视间,她的脸颊不禁染了几分绯红。在那位同志的邀请下,她参加了大家组织的庆祝宴会。席上,那位同志专门端着一碗酒来敬她,道是感谢她为革命胜利的付出。

她接过酒碗,小小抿了一口,不知为何,觉得自己的心脏跳动得更快了。

在那位同志和他的队伍驻守耒阳期间,二人的来往愈加频繁,对彼此的了解也越来越多。

某个安静的夜晚,她换了一身新衣服,来到那位同志的门前,仿佛要和他说些什么。同志看出她的目的,主动提议到河边走走。

在河边,二人开诚布公说了自己的心意,同志问她,知不知道当一个军人的妻子,要做好怎样准备?

她果断回道:“我知道,但我不害怕,哪怕牺牲,我也觉得值得。”

就这样,二人互诉衷肠,确定婚恋关系。

同年,二人结为夫妻,从此,姑娘成为这位同志身边一名得力助手,二人并肩和敌人作战,留下许多动人故事。

某一回,她回到井冈山,看到战士们在训练,放下行李便去找丈夫,表示自己也要跟着大家训练。

丈夫看着妻子略显疲惫的神色,劝说她休息几天,妻子不听,直言自己若不抓紧时间练习,将来如何上阵杀敌。

丈夫拗不过妻子,只好同意。

次日,妻子早早起身,去到训练场训练。丈夫工作间隙路过,发现妻子动作有些异样,便问妻子,为何用左手持枪?

妻子笑了,表示:“万一右手受伤,左手还能用嘛!有备无患。”

可丈夫当即严肃面容,教导妻子道:“胡闹,右手还没熟练,怎么就开始练习左手?”

妻子很不服气地回怼:“谁说我右手没有练好?”

丈夫明显不信,表示妻子没上过几次战场,怎么可能熟练。

妻子立马向丈夫发出比试邀请,丈夫欣然应允。经过一段小小比拼,丈夫不得不承认,妻子所言确实属实,她的右手已经相当熟练。

又有一次,妻子接受组织的命令,和一位女战士装成村姑模样,到县城取报纸。她们在集市随意买了一些棉花,再匆匆赶到约定地点,取回报纸,之后便往井冈山方向走。

途中,两个陌生人拦住二人,恶狠狠质问她们是什么人。

两个女同志早就察觉那俩陌生人跟了她们很长一段时间,被拦住也不惊慌,淡定回道:“我们在附近种地。”

对方又指着她们的口袋,问里面是什么?

她镇定回道:“棉花啊,买回来做衣服。”

对方不相信,要她们打开看看,结果发现藏在棉花里的报纸。

她从容将报纸拿出来,展开给对方看,解释道:“这是我从亲戚家里要来的,拿回去剪衣样用啊。”

对方见实在问不出什么,只得离开。

可不等两位女同志走太远,那俩人又追了上来。女同志们听到动静,一个带着报纸,往林中小路跑去;一个故作匆忙,带着那俩人在附近兜圈子,给战友争取更多离开的时间。

待到彻底看不见战友的身影,她才在某棵大树后停下,厉声质问对方为什么跟着她!

对方觉察异样,双双拔枪,准备向她射击时,已做好准备的她抢先扣动扳机,将其中一人打倒;接着在另一个人愣神,打算逃跑之际,又几枪夺走对方的性命。

这回惊险经历传到毛主席的耳中,毛主席拿着报纸,幽默和她的丈夫调侃,说:“这几份报纸可来之不易啊!是你妻子用子弹换来的哩!”

1929年,她跟着毛主席及她的丈夫往赣南方向转移。某天,他们在某个村子宿营,未料,夜晚时分,敌人悄悄将村子包围,形势变得非常危险。

她的丈夫当机立断决定先掩护毛主席等人撤退,可等到毛主席安全离开后,他却失去离开的最佳时机。

关键时刻,这个一贯坚强的女人拉住丈夫,急声催促丈夫赶紧找机会突围,自己留下来为丈夫掩护。

丈夫看看外面的敌人,又看看妻子微微隆起的腹部,坚持要妻子和他一起走。

妻子摇摇头,表示:“我们两个人走不掉,你快走,咱们不能没有你!”

说着,就把丈夫往屋后一推,自己转身走向前院。

在妻子的掩护下,丈夫很快冲出包围圈,与毛主席等人会合。

而妻子则在撤退时,被敌人一枪击中小腿,失去行走能力,落在敌人手上。敌人对她施以酷刑,企图逼问出组织的机密。可妻子始终咬紧牙关,未曾吐露一个字。

最后,敌人将她残忍杀害,那一年,她只有26岁。

她就是朱德的夫人,鲜少有人知道的革命烈士伍若兰。

伍若兰牺牲后,家人们总觉得别人是胡说的,伍若兰一定还活在世上某个角落,为革命事业继续无私付出着。

但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这个坚强勇敢的女子也没有回家,他们才不得不承认,他们的亲人,伟大的革命战士伍若兰,确实牺牲了。



参考资料:

《姑妈伍若兰:“双枪女将建奇勋”》

《井冈女杰──记朱德夫人伍若兰》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