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帝一生有“十全武功”,与其他武功相比,“清平大小金川之战”是代价最大的一次。
为了消灭大小金川,乾隆帝曾先后发起两次战争,尤其在第二次战争中,他投入60万兵力,耗费7000万两白银,前前后后打了五年才勉强取得胜利。
而在整个征讨大小金川的过程中,清朝多位名将折戟沉沙,川陕总督张广泗甚至因为作战不利而被乾隆帝处死,军机大臣讷亲也被赐死。
反观大小金川,偏居川西一隅,占据弹丸之地,人口不过数万人,兵力不过两万余人,却让乾隆帝束手无策。
那么,乾隆帝为何要花这么大代价消灭大小金川,清军又是怎么获胜的呢?
一、大小金川为何非灭不可
大小金川位于今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清朝的时候属于嘉绒藏区,之所以叫做大金川和小金川,是因为境内有两条金属矿藏丰富的河流。
尽管大小金川十分偏僻,但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西连甘孜,与康藏相通;东连汶川,扼守成都平原进入川西高原的咽喉;南接雅安,可以直通内地;北接川西高原,与青海、甘肃相通,是内地通往西藏、青海、甘肃等藏族地区的咽喉与桥梁地带。
简而言之,大小金川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有着巨大的战略价值,这么重要的地方,中原王朝当然十分重视了。
大约从元朝开始,中央政府开始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即任命少数民族贵族为世袭统治地方官,从而实现对各族人民的管理,加强中央政府在边疆地区的统治力。
到乾隆初期,川西地区的土司已经形成了各自的势力范围。
在土司制度下,土司是一个地区的统治者和土地所有者,掌握者当地的军事、政治和经济大权,百姓耕种其地,必须纳粮当差,并且土司去世后,可以指定亲属继承权力,中央政府据此下达任命状。
也就是说,土司有点类似于“土皇帝”,这显然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并且土司之间还为了地盘而大打出手,并让百姓无偿服徭役和兵役,甚至与中央政府对抗。
清朝为了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在云贵总督鄂尔泰的建议下,雍正帝开始在西南实施“改土归流”,即废除土司的世袭统治权,建立州县制,由朝廷任命的官员负责管理,称为流官。
改土归流推行之后,在贵州和云南取得了成功,在四川却遇到了阻碍,尤其是川西藏区,大金川土司为了保留世袭权力,竟然公然与中央政府对抗,阻碍改土归流的实施。
乾隆七年(1742年),大金川土司病故后,其弟莎罗奔继位,为了控制小金川,他将妹妹嫁给小金川土司泽旺,泽旺是个性格羸弱、没有主见之人,因此受制于妻。
乾隆十年(1745年),莎罗奔袭击小金川,生擒泽旺,将小金川吞并。
在此之前,清朝为了改土归流,对瞻对地区土司用兵,战争刚刚结束,就发生了大金川吞并小金川之事,因此朝廷无意马上用兵,而是采取檄谕相告的策略,以求息事宁人。
但是,莎罗奔并没有停止扩张步伐,竟然不顾朝廷命令,继续对其他土司发起战争,试图以此来扩充实力,从而阻碍中央政府在川西实施改土归流。
日益强大的大金川让朝廷看到了威胁,于是采取“以番治番”的策略,暗中让小金川、巴旺等土司配合四川巡抚纪山对大金川发起围攻,但以失败而告终。
大金川叛乱,虽然只是一个土司的叛乱,却让朝廷失去了对大小金川的控制,乾隆帝认为:
治藏必先治川,使四川各土司相安无事,则川藏大道才能畅通无阻。
并且,清朝发展到乾隆时期,统治阶层早已形成了“边疆一日不靖,内地一日不安”的思想模式。
再加上,清朝统治者就曾是偏安东北一隅的满族,也是少数民族,因此清醒地认识到,不管理好其他少数民族,推翻清朝的或许就是其中某一个。
也就是说,对于维护清朝的统治地位,乾隆帝有着强烈的危机意识。
因此,无论从哪方面来讲,乾隆帝对大小金川用兵,都是势在必行的,处理不好这件事,将牵一发而动全身,难保其他土司不跟着一起造反。
乾隆十二年(1747年)四月,乾隆帝命川陕总督张广泗率三万大军入川,第一次大小金川之役就这样爆发了。
二、第一次大小金川之役
乾隆帝让张广泗入川的想法是,希望通过大兵压境来迫使大金川屈服,并让张广泗将苗疆地区改土归流的经验用于川西地区。
张广泗入川后,对大小金川的认识显然不足,在态度上有些轻视,认为自己十拿九稳,可以借此机会再建奇功。
张广泗之所以会轻视大金川,是因为他了解到,大小金川虽然有两万多汉、土官兵,但这些人各怀鬼胎,多数人是在观望形势,并不真心跟着莎罗奔对抗朝廷,只要大兵压境,这些人肯定作鸟兽散。
可实际上,大小金川虽然内部有矛盾,但在外部矛盾面前,他们展示出了超强的团结力。
战争之初,张广泗确实取得了不错的进展,连续攻克了毛牛、马桑等地,就被迫投靠莎罗奔的小金川土司泽旺也趁机投降清军,形势一片大好。
但是,张广泗在进攻大金川的两个主要据点勒乌围和刮耳崖时,却遭受了巨大挫折。
为了打下这两个据点,张广泗将三万多将士分为西、南两路,一共七支军队,对这两个据点实施围攻。
战前,张广泗信心十足,乾隆帝也认为大功可成,并开始提前规划战胜后如何管理大小金川。
但是,战事十分不顺,清军一度十分接近两个据点了,却怎么都攻不下,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大小金川的地势十分险峻,群山环绕,而且都是坚固的石头山,土司们依托有利地形,在山上修建了许多据点,又在据点上建造了砖石碉卡,易守难攻。
只要土司们守住碉卡,就掐住了清军前进的通道,因此清军必须攻克碉卡。
但是,碉卡可不是那么好攻克的,清军每次架设梯子攀爬进攻的时候,碉卡里的土兵就射箭、放鸟铳袭击清军,还将满是铁刺的檑木滚下山,让清军如割草般倒下一大片,几乎每次进攻都损失惨重。
并且,大小金川的气候很恶劣,雨天多、晴天少,冷时多、暖时少,昼夜温差大,清军因为无法适应而经常生病,也给清军的后勤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再说大小金川的土兵,他们是当地人,适应环境,对地形也很熟悉,可以说是以逸待劳,本就占据优势,更何况他们异常凶悍,体力很好,单兵作战能力也比清军强。
战争开始后,清军两路大军虽然攻克了一些次要碉卡,但大多数碉卡都无法攻克,为此张广泗采取掘地道、挖墙孔、炮轰击等方式,但根本没什么大用。
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山上到处都是石头,清军的大炮运不到山上去,小炮又炸不动,其他武器又排不上用场,所以攻不下据点。
既然连炮都炸不动,那就更不要提掘地道、挖墙孔了,简直是徒劳无益。
张广泗又让人切断水路,想让土兵没有水喝,可水是从山上流下来的,他只能掐断下游水源,土兵可以到山上取水,这一招最终也失败了。
此前,张广泗也曾与苗疆地区的土司打过仗,但像大小金川这样难打的,他也是第一次见,尤其是攻打碉卡的艰难,让他感到绝望。
消息传回京城,乾隆帝也有些打退堂鼓了,于是下令张广泗退兵休整,待第二年开春再战。
然而到了1748年2月,张广泗再度进攻时,非但没有成功,反而被莎罗奔打了一次偷袭,结果损兵折将,进攻计划完全破产。
6月,乾隆帝调名将岳钟琪入前线,但因为岳钟琪与张广泗有矛盾,所以岳钟琪只当了提督,并无指挥权。
不久后,乾隆帝又将“能谙练机宜,识见在张广泗之上”的军机大臣讷亲调往前线担任经略,讷亲自信满满地奔赴大金川,根本不把张广泗放在眼里,因为在他看来,张广泗就是个败军之将。
张广泗、岳钟琪、讷亲三员将帅坐镇,拿下大金川的希望大大增加,但乾隆帝的这一做法有生搬硬凑之嫌,因为指挥层的矛盾太明显了。
讷亲奔赴前线后,没有与张广泗商议,就下令集中优势兵力攻打莎罗奔的老巢刮耳崖,结果被莎罗奔打得大败而归,大将买国良、任举阵亡,唐开中负重伤。
经此一役,讷亲完全没了傲气,面对大金川的群山峻岭和遍地碉卡,他感到束手无策,自此不再说进攻之事,后来干脆将大权交给张广泗,自己则躲在帐房之中不出来。
讷亲作为主将,避战心理太过明显,结果对军心造成了影响,此后几次作战,清军均告失利。
为了逃脱罪责,讷亲和张广泗分别上书指责对方,将战败的责任推给对方,此举让乾隆帝感到异常失望,于是将两人召回。
为了掩饰自己在大金川之役中的用人失误,乾隆帝将罪责安在张广泗头上,并以“失误军机”之名将其处死,不久后讷亲也被赐死。
1748年,乾隆帝再次下令开战,他让富察皇后的弟弟傅恒担任经略大学士出征大金川,为此他从各地调了六万大军,为大军配备了冲天炮、九节炮、威远炮等各种大炮,并拨银四百万两以供军需。
所谓九节炮,其实是像竹筒一样分九个节,可以拆开单独运输,等上了山再组装起来,这种炮其实不是啥先进武器,在欧洲已经很普遍了。
但是,乾隆帝的“防汉”心理很强烈,各种大炮都只能八旗军用,汉军要用的话,需要严格的手续和层层审批。
并且,汉军使用大炮的时候,需要满人侍卫在场,张广泗在金川前线的时候,乾隆帝也是万不得已才给了他威远炮,当然最后也没起到作用,因为根本运不上山。
像九节炮这种大炮,在第一次金川战役的时候,被乾隆帝摆在八旗军的仓库里放着,就是不拿出来使用,生怕出什么乱子。
等到第二次金川战役的时候,乾隆帝下了必胜决心,该拿出来的炮都拿出来了,战前傅恒也充满了信心,抵达金川前线后,很快就实施了围攻,但依然没完全拿下,原因是清军染病太多,光靠大炮不足以征服大金川。
撤退是可能的,因为这样太没面子了,傅恒便实施围困策略,大金川在被包围两年多之后,弹尽粮绝,人困马乏,已经无力再战了,万般无奈之下,莎罗奔才提出投降,岳钟琪代为受降,第一次金川战事就此结束。
综观整个过程,清军在军事上的突破其实不大,之所以能取得胜利,胜在有兵有粮又有钱,主打一个耗得起。
三、第二次大小金川之役
1771年,大小金川在经历了一系列动荡之后,竟然联手发起反叛,清军征讨的难度大大增加。
此时,大金川土司是莎罗奔的侄孙索诺木,小金川土司虽然还是泽旺,但大权由其子舍僧格桑掌握,而索诺木与大金川有联姻关系,这就导致大小金川沆瀣一气。
但是,与二十多年前相比,清朝国库更加充盈,军事发展也比较快,取得不少战争的胜利,乾隆帝因此更有底气,他甚至放出豪言壮语:
但能扫荡擒歼,为一劳永逸之计,即使再多费一千万两,朕亦不靳。
但是,尽管清军最后取得了胜利,但耗费的银两远不止10000万,达到了7000万之巨。
一开始,乾隆帝派遣温福、桂林分别从汶川和打箭炉进攻小金川,但战争还没开打,温福的大营就被小金川劫掠,战死四千多人,而后桂林也遭遇失利,导致第一次攻势瓦解。
鉴于前线绿营兵战斗力不强,主将也不给力,乾隆帝决定换帅增兵,将战功赫赫的大将阿桂派上了战场,这是清朝最顶级的武将之一,可见乾隆帝消灭大小金川的决心之大。
为了支持阿桂,乾隆帝不惜重金了组建京师健锐营、火器营、满洲索伦兵,还从多地调遣了八旗精兵给阿桂,而武器则由阿桂任取,各种大炮不再藏着掖着了,全部亮了出来。
最让人震惊的地方在于,乾隆帝为了把威力更大的大炮运到金川前线的山上,花了大笔的钱用于建造运输装备,并耗费重金让人运输,可以说是不计代价的。
在这么大的支持力度下,阿桂打起仗来自然得心应手了,再加上他不愧是名将,在充分了解了大小金川的局势后,采取了突袭、分化瓦解等策略,又有大炮的加持,所以不断取得胜利,很快就灭掉了小金川。
乾隆帝眼瞅着战事取得了重大进展,便让福康安赶往前线,试图一举灭掉大金川。
当时,清军分三路大军向大金川展开进攻,但均未取得突破。
就拿阿桂这一路来说吧,他虽然连续拔掉了几处碉卡,但在进攻大金川的门户噶尔拉山之时,却遇到了阻碍。
原来,噶尔拉山延绵二十余里,守备十分森严,土兵在此建有碉卡14处,且相互联络、应援,碉卡外有石墙环绕,墙外则有木栅栏,栅栏外还挖了深壕,壕中布满尖刺,可谓层层布防。
清军虽然有大炮,但如果要一一摧毁碉卡,需要的炮弹量太大,且清军难以在山中展开,因此阿桂的进攻以失败而告终。
其他两路清军也遇到了与阿桂类似的情况,总之大金川的防守十分严密,让清军束手无策。
这还不是最惨的,之前投降清军的小金川,却在大金川的策应下当了内应,大小金川合力将清军董天弼部军营给洗劫了,清军死伤惨重。
土兵还趁机夺取了大板昭一带的卡座、营盘,并攻下了清军设在喇嘛寺的粮仓,抢走大批粮食弹药等物资,给清军的后勤造补给成了极大影响。
得知土兵抢掠粮仓,阿桂火速派遣援兵,温福甚至亲自带队支援,但土兵十分狡猾,竟然在半路设伏,将温福部拦腰斩断,然后分而击之,温福率军抵抗,结果不幸阵亡,其部下二万余人中折损了四千多人,包括文物官员一百多人。
遭此大败,清军全线撤退,乾隆帝在热河问询后,当即大怒,任命阿桂为定西将军,让其继续继续主持征讨事宜。
此后两年,清军经历艰苦卓绝的战斗,伤亡无数,也耗费了无数钱粮,最终通过围困和步步蚕食的策略,迫使大金川投降。
四、灭大小金川到底值不值得
抛开第一次大小金川之役不说,仅第二次战役,乾隆帝就花了7000万两白银,前后从全国抽调60万兵力,整整打了五年时间,为了消灭大小金川,乾隆帝把压箱底的武器都拿出来了。
这个代价不可谓不大,到底值不值得?
毫无疑问,打大小金川是没有错的,掌握每一寸土地都是必要的,毕竟土司制度的存在,对清朝的国土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必须将其消灭。
对于清朝来说,不消灭大小金川,将无法有效掌控川西,甚至会因为大小金川的存在,在全国出现千千万万个大小金川。
改土归流在全国推行,唯独在川西遇到阻碍,以大小金川为首的土司对抗朝廷,不灭之不足以树立典型,之前的努力也将白费。
拿下大小金川之后,清朝在此有效推行了改土归流,废除土司制度,设置州县,清朝取得了通往西藏的重要通道。
并且,平定大小金川之后,清朝在其他地区推行改土归流就变得顺利多了,因为土司们不愿意自己成为第二个大小金川。
平定大小金川,清朝可以有效保卫西藏,比如之后廓尔喀之役,清朝之所以能顺利入藏并取胜,正是得益于大小金川的平定。
对西藏进行有效控制之后,清朝就完成了准噶尔汗国的包围,这为日后消灭准噶尔汗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所以,别看大小金川只是一个小地方的世袭统治者,似乎对清朝无足轻重,但消灭它的意义却是十分重大的,是乾隆帝全局统筹的关键一环,这一点从他第一次征服大金川之后,就马上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并派遣驻军就可以看出来。
当然了,有人批评乾隆帝为了平定大小金川,花了太大的代价,这不可否认,但原因多方面的,我相信不是乾隆帝的本意,乾隆帝的本意是维护国家的完整和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