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三试秦孝公

祥谈娱乐 2019-05-28 16:27:18

公元前359年,在关东六国得不到重用的商缺来到了秦国,并交结了孝公 身边的宠臣景监,让他代为推荐自己。

时年23岁的秦孝公雄心勃勃,一心想要恢复高祖秦穆公的霸业,一扫秦 国积贫积弱的局面,所以他很快就接见了商鞅,并对这位来自东方的士子抱有 很大的希望。可是一番长谈下来,孝公听得昏昏欲睡,等到送走了商鞅之后, 他找到了景监狠狠地训斥道你找的什么人啊!净胡说八道,怎么能使 用呢?”

 

景监被国君骂了之后,非常窝火,回到府后,他便狠狠地埋怨商鞅,商鞅只 是一笑道我给国君讲了道家的帝道治国理念,看来他不感兴趣”。然后他就 求景监再让他觐见孝公

五天后,秦孝公第二次接见商鞅,这回商鞅又是长篇大论,孝公听得一头 雾水。商鞅回去后,孝公把景监又狠狠地骂了一顿。一肚子委屈的景监回府 后,再次埋怨商鞅说话不着边际,商鞅仍是一笑道:“这回我讲的是儒家的王道 治国,看来国君还是不喜欢!”然后,他就又求景监让他第三次觐见孝公。尽管 景监心里很不愿意,但他还是为商鞅争取到了第三次机会。这回谈话进行得 很顺利,虽然秦孝公没有马上任用商鞍,但还是肯定了商鞅是个可用之才。

 

景监又惊又喜,就问商缺个中缘由,商鞅笑道我这回跟国君说的是春秋 五霸的‘霸道’,国君似乎很感兴趣,有任用我的意思,我现在已经完全明白国 君的心思了,只要能再觐见一次,我保证他满意! ”

第四次的会见,商鞅将自己的治国之法和盘托出,孝公听得如痴如醉,两 人长谈了数天,尽欢而散。这让景监欣喜若狂但不知为何,他问商鞅到底说了 什么让国君如此高兴,商鞅道我向秦公进帝道和王道治国之论,秦公都认为 这些理论离得太久远,见效太慢,他要的是让秦国迅速强大起来的方法,于是 我就向他陈述了法家的强国之术,正对秦公的心思,因而使其大悦!”

从此,秦孝公以国政相托,重用商鞅,进行变法,终使秦国摆脱了积贫积弱 的局面,实力大增,逐渐成了战国时期的强国。

 

商鞅飞马人秦,结交景监,并迫不及待地让景监推荐他,希望得到秦孝公 的接见和任用。可在真正见到孝公之后,商鞅却卖起了 “关子”,向孝公分别阐 述帝道、王道和霸道三种政治理论,似乎又不急于说出自己的主张,这不但让 景监摸不着头脑,就是后世的读者也会有些疑惑。

商狹所处的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纷争最多,社会最动荡,政治制度变 化最剧烈的时代,为了生存’和发展,各诸侯国的君主们都对人才渴求之致,也 都纷纷打出各种旗号招揽天下贤才,而怀揣着各种学说和主张的贤士们也穿梭于各国之间,鹿售着自己的治国之道,以期实现自己的理想,一时间形成了 百家争鸣的热闹局面。可热闹归热闹,国君真正需要的是能够迅速使国家强 大的实用理论,而想要有所作为的贤士们也需要君主完全的信任自己,以国政 相托,全力地支持改革的推行。于是就有了君与士之间的双向选择。

商鞅在人秦之前,一直在魏国丞相公叔痤的府里做中庶子。魏国是战国 前期第一个通过变法强大起来的诸侯国,商鞅也是因为魏国的这种新气象而 将它作为自己的第一选择的。可是当他来到魏国之后,情况让他大失所望,虽 然魏国仍是当时的第一强国,但君主魏惠王已经没有了他的祖父和父亲的进 取之心,骄奢淫逸,好大喜功,缺少做大事的才能。尽管丞相公叔痤非常赏识 商鞅,并多次向魏惠王推荐他,但惠王一直都没有理会。公叔痤死后,商鞅觉 得在魏国已经没有任何机会,才选择去了秦国。

由于之前经历了不少的曲折,商鞅才会在入秦之后多次试探秦孝公,一是 弄清他的喜好,二是观看他的为人。直到商鞅彻底认准了秦孝公是一个真正 想要有所作为,并具有能成大事的才能的君主时,他才将自己的治国之道全盘 地告诉了孝公,得到了孝公的赞赏,从而将整个国政女给了他,并在之后的20 年中,始终不渝地支持他,终使商軟变法成功。

1 阅读:52
评论列表
  • 2019-05-31 15:33

    没有商鞅估计秦孝公或者秦惠文王应该是是秦国最后一位皇帝。

祥谈娱乐

简介:带你挑选家具材料和分辨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