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相晏婴外交趣事

祥谈娱乐 2019-05-28 16:30:08

晏婴(约前5  8 5—前5 0 0年),字仲,谥平,世称晏平仲,齐国夷维(今山东高 密)人,齐大夫晏弱之子。他以生活节俭,以谦恭下士著称。据说晏婴身材不 高,其貌不扬,但他是齐国杰出的政治家,也是齐国历史上唯一可与管仲并称 的一代名相。他从齐灵公二十六年(前556年)袭父爵为齐国大夫,历事齐灵 公、齐庄公、齐景公三代国君,齐景公时为国相。

晏婴身为相国,曾多次代表国君,或接待使者,或出使四方。在历次外交活动中,晏婴总是以其机智善辩,折冲樽俎,不辱使命,出色地完成了外交任务,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晋平公准备攻打齐国,派范昭前往齐国观察刺探有关情况。齐景公设宴 招待他。酒喝到尽兴时,范昭故意挑衅试探,先是提出要用景公用过的杯子饮 酒,接着佯醉让奏周王的乐曲。晏婴识破了使者的心计,给以针锋相对的回 击,全都拒绝了他。事后他向景公解释说:“范昭为人,不是浅陋而不懂礼仪, 而是想试探我们君臣,所以拒绝了他。”后来,范昭回国报告晋平公说:“齐国是 不可以攻伐的,我想试探一下他的礼法行为,而被晏子识破了。对此孔子高度 评价说:“夫不出于樽俎之间’而知千里之外,其晏子之谓也。可谓折冲矣。; 为不出筵席之间,而退敌于千里之外。从而阻止了一次不义之战,维护了国家 的安全。晏婴重视以礼治国,他把重礼的思想成功地运用到外交活动中去。 强调诸侯相交以礼为先,反对诸侯间的无礼和非礼之交,让列国宾服。

有一次晏婴出使吴国,吴王听说晏婴非常机敏且善于辞令,便想嘲弄晏婴 一番。当晏子到达吴国时,掌管接待的侍从官按吴王的吩咐对晏婴说天子 请见!”晏婴一听非常吃惊,心想齐、吴都是诸侯国,吴王怎么可以自称天子呢? 这不是有意蔑视齐国吗?随后他想出了对付的办法,但并未动声色。“天子请 见!”侍从官连喊三声,晏婴装聋作哑,一声不吭。侍从官飞报吴王,吴王只好 亲自出来接见晏婴。晏婴见吴王出来,便首先施礼,然后问吴王:“我是受齐君 之命来贵国的。我是一个糊涂人,而糊涂人常常受骗。方才听侍从官高喊天 子请见。您既然以天子自称,那我今天就是踏上天子之朝了。不过请允许我 大胆问一句:原来的吴王应放在哪里?”吴王听后十分恼怒,但又无可奈何,只好改变了称呼,行了诸侯国的礼节,与晏婴正式相见。吴国朝廷中的官员见到 这般情景,私下里无不赞叹:晏婴真是一位勇敢机智的外交家。

晏婴经常出使各国,他虽然身材矮小,但他庄重的举止,威严的气势,应对如流的言辞,倾倒了各国诸侯,完成了与诸侯修好的外交使命。

晏婴出访鲁国时,鲁昭公问他怎样才能使国家安定,民众归服?晏婴回答说:“我听说傲慢大国,轻视小国,国家就危险;轻率断案,加重赋税,百姓就会离散。侍奉大国,辅助小国,是安定国家的根本保证,谨慎断案,减轻赋税,是聚集百姓的 办法。”

 

此后晏婴又出使鲁国时,鲁昭公却突然说我听说贵国的君主是一位邪僻不正的君主,为什么凭您的德行,却去 侍奉他呢? ”晏婴略加考虑后回答说我没出息,我的族人又不如我,依靠维持 祭祀祖先的族人有五百家,因此我不敢选择国君。”晏婴走后,鲁昭公对人说: “晏婴是仁德的人啊!他使齐国外无诸侯侵扰的忧患,内无国家不振的忧虑, 却不自夸炫耀•’谦虚不自满,本是安邦定国,却托词是为了供养族人,晏子可称 得上是仁慈仁德之人了。”

楚王宴请晏婴饮酒,喝得酒兴正浓时,两个官员绑着一个人来见楚王,说是齐国人犯了偷盗罪。楚王看着晏婴说齐国人本性善于偷盗吗?,,晏婴反唇相丨几说我听说,橘树长在淮水以南就结橘子,生长在淮水以北,就成了枳子,叶子虽然相似,那果实的味道却不一样。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水土不同啊。现在这个人生活在齐国不偷盗,进到楚国就偷盗,莫不是楚国的水土使人善于偷盗吗?”晏婴的回答使楚王瞠目结舌。他心悦诚服地对晏婴说:“圣人是不可以戏弄的,寡人反而自讨没趣了。”晏婴使楚,当受到楚国君臣侮辱时,以机智善辩,讽嘲了楚王的无礼和愚蠢,维护了齐国的尊严,提高了齐国的声誉,更使自己名显诸侯

0 阅读:2

祥谈娱乐

简介:带你挑选家具材料和分辨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