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四,我提了四样礼给姑姑拜年,母亲一句话让我愣在原地

情感情松 2025-02-07 19:52:44

大年初四,提了四样礼准备去给姑姑拜年,结果母亲一句话,说得我楞在了原地。

01

我出生在七十年代的渭北农村,这里虽算不上偏远山区,但条件也不是太好,曾经种地不是上山就是过河,不是人背就是驴驮。

小时候逢年过节,最大的愿望就是吃上一个白蒸馍夹油泼辣子,一斤肉要吃整整一个正月。

过年最大的愿望就是跟着父亲去姑姑家拜年。

姑姑家离我们其他并不远,大约不到十里地。但那个时候,交通工具就是两条腿。所以总觉得姑姑家好远好远。

姑姑家所在的村子旁边就是一个叫做某号信箱。

曾有一段时间,我们基本上都不太叫姑姑的村名,叫某号信箱。

姑姑和姑夫虽然都是农民,但因为村子和这个企业的家属区几乎混在了一起,做小生意的,开小饭馆的多,那里的农民比我们村的农民要有钱的多。

记得小时候,我最喜欢和祖母去姑姑家,而且去了一住就是十来天。

姑夫会一点厨师手艺,经常村里过红白事时会帮厨,帮厨回来都会带一些好吃的,甚至会带来一碗条子肉或八宝甜饭。

那个时候真的是我的口福。

02

有年夏天我和姑夫和侄子一块去家属区的市场玩。

正玩得高兴,突然见一个城里人叭的一声,将一个半生不熟的西瓜扔到了垃圾堆。

在他们眼里,那个西瓜根本不能吃的,可在我们这些农村娃眼里,有什么不能吃的。

那是一个多么好的西瓜呀,只不过是没有熟而已,又不是不能吃。

我和姑夫的侄子不顾那个城里人的笑话,急忙跑了过去,将西瓜抱起,跑回了姑姑家。

姑姑看到我俩抱了个半生不熟的西瓜回来,急忙说,瓜娃呀,这西瓜就没有熟,吃不成。

可我俩坚持说,没事,能吃、能吃,快给我们杀西瓜。

最终,姑夫怕我们吃了这个半生不熟的西瓜拉肚子,咬咬牙,从市场上买了个西瓜回来。

大年初三,给舅舅家拜年之后,我决定大年初四去给姑姑拜年。

当我刚准备把给姑姑拜年的四样礼品装到车上时,母亲突然说,你不能拿四样礼。一句话,把我给愣在了原地。

咋不能拿四样礼呢,我看我亲姑去呢,凭啥不能拿四样礼?我问道。

你现在拿四样礼去你姑姑家,你让你表哥明年来了咋拿,你表哥要五个舅呢?母亲直接说道。

03

记得小时候,那时候大家都比较穷,农村人拜年就是拿两个包子外加一把挂面。

家境好一点的,包子里包的是白糖或红糖,家境一般的,包子里包的白菜豆腐粉条,家境差点的,包子里只能包一些馒头揉碎后的馍花。

甚至还有一些家境非常困难的,只能拿两个圆馍。

后来,农村人的生活水平好了一些,挂面换成了白皮点心。

但那个点心说句实在话,真的不好吃,硬得能砸核桃。

再到后来,变成了一包点心一瓶罐头。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逐步发展到了一瓶酒和一包糕点。

当城市里人们都提着四样礼走亲访友的时候,一些农村人也模仿着拿起了四样礼。

不过这四样礼,许多都是包装看起来洋气阔气,但里面的内容没有多少。

表哥在村上当干部,这几年来拜年,礼品算得上比较独特。一大桶食用油,外加十斤红薯。

“舅,别看咱这红薯个不大,但都是有机红薯,我们村上流转了几百亩地专门种这红薯,增加了农民收入,村集体经济也有了收入。”表哥高兴地向父亲介绍着。

“这菜籽油也是咱们村集体经济搞的,村干部带头,走亲访友就送咱们村上的红薯和菜籽油。东西虽然不起眼,但绝对是真材实料。”表哥自豪地说道。

这好的跟啥一样,比你拿那些糕点和酒好,实用实惠还有移风易俗的作用。父亲听了连连点赞。

04

想着去年一年,基本上没有太去看望姑姑,所以我决定多买点礼品,可没想到母亲的一席话,让我有所顿悟。

“说句实在话,你拿的这些东西,你姑姑能吃几个,去了多和你姑姑坐坐,陪她聊聊天,拉拉家长比啥都重要。千万不能像网上说的拜年像送快递一样,那还不如不去呢!”

听了母亲的话,我急忙调整了礼品,既遵循了母亲所说的礼数,又饱含着我对姑姑一家的深厚情谊。

那天我在姑姑家呆了一个下午,说起了小时候在姑姑家的点点滴滴,那些关于半生不熟西瓜的趣事,还有姑夫帮厨带回美食的美好回忆,引得大家阵阵欢笑。

这个春节,因为母亲的提醒,让我对拜年送礼有了更深的感悟。

礼品不过是情感的寄托,真正维系亲情的,是那些岁月沉淀下来的温暖记忆,以及无论何时都紧密相连的心。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愿我们都能在忙碌中,不忘常回家看看,珍视这份血浓于水的亲情,让它在岁月的长河中,永远熠熠生辉。

0 阅读:0

情感情松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