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称帝时,东吴的权力格局是怎么样的?

喝下历史的鸡汤 2024-11-19 17:12:56

229年,孙权称帝。

对孙权来说,在分配权力时,总是面临着一个纠结的问题。

首先,孙权要保住江东基业,就必须要拉拢江东大族,争取他们的支持。所以,在权力分配时,就必然要大力使用,甚至依靠江东大族。

但同时,江东大族如果权力过于膨胀的话,又会威胁到皇权。所以,孙权在权力分配时,又要想方设法对江东大族做出制衡。

如此纠结,孙权该如何做呢?

丞相顾雍

丞相,乃百官之首。

显然,位高权重,为所有人瞩目。

孙权做吴王时,就设了丞相之职。当时,人们多推举德高望重的张昭,但孙权否决,先后以孙邵、顾雍为丞相。

孙权称帝时,顾雍自然也就由“吴王国”的丞相,变成了“吴帝国”的丞相。

孙权之所以以顾雍为丞相,用意有三。

1、团结江东大族。

顾陆朱张,被称为“吴中四姓”,是江东大族的主要代表。

其中,顾家的顾雍,是资历最深、名望最大的一个。

将地位最崇高的丞相之位给顾雍做,自然是拉拢顾陆朱张的重要一步!

2、信得过。

顾雍与孙权合作多年,早已是孙权的心腹之人。

当初,孙权被朝廷任命为会稽太守,但孙权不能亲至。于是,会稽郡丞顾雍替孙权代理太守之职,剿灭贼寇,安定民生,功勋卓越。

后来,顾雍又进了孙权幕府,在孙权身边为左司马。

一路过来,孙权对顾雍的能力、忠诚自然十分信任!

3、协调各派关系。

江东内部的派系关系是十分复杂的。

因此,孙权既需要依靠江东大族,又需要团结各派系。

顾雍为人谦逊、低调,很有长者之风,从不以势压人,极为擅长处理人际关系。

因此,能够将内部各派系凝聚起来,顾雍当然是合适的丞相之才!

不过,比起隔壁的丞相诸葛亮,东吴的丞相实权是要小得多的。

顾雍的主要职责是负责行政事务,在军事上并无实权。

上大将军陆逊:董督军国

就实权而言,陆逊更大一。当然,我们这里只是就东吴内部进行对比,不要拿隔壁的诸葛亮来对比,没有可比性。

孙权为了表彰陆逊,在大将军之上又设了上大将军,让陆逊来出任上大将军,右都护。

孙权称帝后,同年就去了建业,留下陆逊辅佐太子在武昌。

是岁,权东巡建业,留太子、皇子及尚书九官,徵逊辅太子,并掌荆州及豫章三郡事,董督军国。——《三国志.陆逊传》

当时的陆逊,既统领留守武昌的官府事宜,又掌管荆州及豫章等三郡事务,可谓是“董督军国”!

孙权如此重用陆逊,其中原因,我们自然不必多说。

即便仅仅以才能、性情而论,顾雍也是最适合的丞相,陆逊也是周瑜、吕蒙之后孙权在军事上的主要依靠···

让他们分列文武之首,既是拉拢江东大族,也是充分发挥他们过人的才能!

占据要职的江东大族集体

除了顾雍、陆逊分列文武最高官员外,东吴的其他许多要职也被江东大族所把握。

车骑将军朱然、卫将军全琮、前将军朱桓、左将军朱据等人,也都占据着显赫、重要的位置。

而且,江东大族的影响力,不仅仅只是数几个大官的名字而已。

在地方,他们既是将领,又是守令、田官,集地方军、政、经大权于一身。

各大族皆又部曲,享有世袭领兵权,兵力极为强大。比如:陆逊有部曲5000,朱桓有部曲万人,皆是私人财产,父死子继,其私兵之强大,远胜于中原大族,连魏国也不敢轻视。

经济上更是享有更多的特权,暴富!

可以说,江东大族,就是东吴政权的主要依靠,不仅对国家战略问题有发言权,更是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江东大族的膨胀,孙权是无法阻止的,他只能依靠江东大族。

然而,作为皇帝,孙权也不能一棵树上吊死,还是要扶持其他人物,以维系基本的平衡!

分陆逊之权1:大将军诸葛瑾

诸葛瑾,诸葛亮的兄弟,出身琅琊诸葛氏,属于“外来者”。

而且,诸葛瑾既不属于江东大族,也不属于“外来者”中比重较大的“淮泗集团”,没有什么根基和盟友。

因此,诸葛瑾及其子诸葛恪,都是孙权喜欢重用的。

孙权以陆逊为上大将军、右都护的同时,又以诸葛瑾为大将军、左都护。

所以,诸葛瑾虽然地位比陆逊稍低,但同样能够稍分陆逊之权。

而且,诸葛瑾这个人虽然打仗的水平不咋地,但是,与前面提到的顾雍类似,他也非常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所以,诸葛瑾虽然长期位高权重,分了江东大族的一些蛋糕,但他与陆逊等人的私人关系一直很好,也就是分了权,但并没有破坏团结。

分陆逊之权2:骠骑将军步骘

陆逊被任命为上大将军时,步骘被任命为骠骑将军。

骠骑将军,仅次于大将军(以及陆逊的上大将军)。

陆逊被召去武昌“董督军国”的同时,步骘被派去都督西陵,从陆逊手中接过了西陵。

西陵,既是吴蜀边境重镇,也在荆州上游,是“国之藩表”,国防体系中最重要的据点,没有之一。

因此,东吴在西陵一直保持着较强的军力。

步骘驻守西陵二十余年,既为东吴国防做出了重大贡献,也在内稍分陆逊及江东大族之权。

压顾雍之权:老臣张昭

张昭始终没有成为丞相。

而且,不久后,他又告老退位,交出了自己的部署,被改拜为辅吴将军,娄侯,地位在三公之下。

此后,张昭为《左传》和《论语》做注解,无俗事可做。

但是,张昭毕竟是张昭,他可是孙策留给孙权的“托孤重臣”,即便告老赋闲,他依然有着“入宫则拜孤,出宫则拜君”的独特待遇。

张昭为人比较直,脾气不好,因此,自然不适合做丞相,不然会影响团结。

但是,正因为张昭的脾性如此,退居二线,依然能够给所有人带来巨大的压力!

监督人:吕壹

酷吏,是许多雄主加强对大臣控制的重要工具。

孙权也喜欢干这种事情。

吕壹,是中书郎。

他的地位不高,但权力不小,是典型的位卑权重。

孙权让他“典校诸官府及州郡文书”,说白了,就是充当监督和纠察臣民的耳目。

吕壹深文巧诋,排陷无辜,即便是丞相顾雍、左将军朱据这样的人物也受到过他的迫害。

后来,因为得罪的人太多,吕壹遭到群起反对,并最终因纠举朱据贪污失实而被诛杀。

孙权将一切责任推到吕壹身上,甚至责问诸葛瑾、陆逊等人,为什么不提醒自己···

然而,想一想都知道,如果不是符合孙权的心意,区区一个吕壹,又怎么能如此嚣张呢?

孙权牢牢掌握集权

当然,前面说了这么多,我们不能忘记的是:孙权本人,才是东吴的皇帝!

孙权虽然借重江东大族,扶植一些其他派系,但是,孙权本人,牢牢掌控着最高权力!

顾雍虽为丞相,但是,除一般俗事外,大事都要由孙权本人拍板。

顾雍比较会做人,提出的建议,孙权采纳了的,就称是孙权之能,如果孙权没有采纳的,他就一直不说,以维持孙权的权威。

陆逊虽为上大将军,但是,陆逊没有调兵之权(自己的部曲除外),也没有重大军事决策的权力。

从史书记载的片段来看:朱桓等人有军事意见,都是直接向孙权汇报,孙权再视情况咨询陆逊的意见,最后什么意见由孙权自己来决断!

而即便是几次分兵作战中,陆逊、诸葛瑾等人所统之军,也常常不过万人,孙权则长期亲统号称十万之军。

总之,此时正年富力强的孙权,能够牢牢把持一切!

孙权以江东大族为依靠,建立了东吴。

他既依赖江东大族,又通过扶植一些其他派系制衡江东大族,还通过吕壹这样位卑权重的“黑锅”来监视、纠察江东大族,从而实现对局面的掌控。

依靠江东大族、制衡江东大族,并能长期维系总体团结(直到晚年“二宫之争”),孙权这个小儿,确实是有过人之处的!

0 阅读:154
评论列表
  • 2024-11-19 19:35

    张昭是主和派,谁来当东吴的主人都一样,就是希望能保证家族的利益。曹操第一次南下荆州,张昭主张投降,其本人又有影响力,附和声一大片,搞得孙权很被动。孙权称帝后没少给张昭穿小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