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锂电池上市公司领湃科技日前公告称,公司副总经理王太斌先生的辞职申请,王太斌先生因已到退休年龄,且劳务合同到期,申请辞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辞去上述职务后,王太斌先生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9cbacf90f33692daf68f1925bf357cf.jpg)
资料显示,领湃科技是由湖南省衡阳市国资委控股的上市公司,以新能源电池和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业,2016年在深圳创业板上市,曾以0.05gwh的月装车量位列全国第15位。
不过,领湃科技是一家不折不扣的跨界企业,在近4年的时间里曾3次调整主营业务。
第一次是在2020年,彼时的领湃科技还名为达志科技,通过控股湖南领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跨界进入了新能源动力电池领域。
第二次是在2023年,新能源电池业务已转变为公司主营业务,领湃科技便计划剥离表面工程化学品业务,进一步聚焦新能源电池业务的发展。
第三次是在2024年,该公司正在出售动力电池电芯生产厂房的相关设备,剥离这块产能利用率极低、经营不佳的业务,此后将于储能领域。
显然,动力电池业务并未给领湃能源带来新生机。
回顾领湃科技近几年的财报,不难发现其跨界之路并非坦途。作为国内最早从事新型环保表面工程化学品生产的企业之一,该公司在跨界前尚有盈利。但自2020年跨界锂电以来,重资产属性的动力电池行业致使领湃科技一直处于亏损当中。
尤其是随着锂电行业迈入下行周期,电池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低价竞争激烈,中尾部企业突围愈发困难。
2023年,也就是领湃科技剥离表面工程化学品业务,全面聚焦新能源电池业务的首年,公司继续亏损2.09亿元,电池业务的产能利用率也从此前一年的61.05%直接降为3.70%。因此,剥离动力电池业务是领湃科技及时止损的选择。
不过当前储能市场在技术水平、成本控制、市场份额等方面的竞争日益白热化。作为储能领域的一名新玩家,领湃科考验与挑战还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