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学中医者,半途而废者几过于半。
自学中医者,浅尝辄止,或只停留在喊口号阶段的更比比皆是。
为何如此?原因自然有很多,比如受时间、精力和学习能力的限制,比如因医学实践机会少而逐渐兴趣索然,比如因工作、收入等方面的考量等等。
究其各种原因,多在于未发现真正中医之美和中医真正之美。
中医之美并不是能够很容易领略到的,正如山之绝美者总在绝高绝险之处,不经一番艰难攀登肯定是无法得见的。
一般认为中医易学而难工,相比较于西医中医确实有这样的特点。不过中医的入门也不像有些人说的那么简单,只要看上两天书,对阴阳虚实了解一二便算是入门了。这也是太低估中医了,正如会个鲤鱼打挺就算是武术入门了吗?能哼个叨瑞咪就算是音乐入门了吗?当然不是。
即便是一些在专业院校经受过多年系统教育的学生,或是已经从业多年的中医大夫,尚未入门者也并不少见。
没有入门,便无法领略中医之绝妙奇美。
而一旦入了门,认识到了中医的本相,便绝对不会再半途而废了。
中医的入门并不是那么简单。
虽然有些人天分很高,但如果不能博学勤思,多多实践,且没有名师指点,非但空耗岁月,而且还容易走火入魔,误入旁门。
自学中医者对此需更加注意,因为这些问题更容易出现。
自学中医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不但是进入了一个陌生的领域,而且还要受到学习能力、时间、精力的制约,更会因实践机会少、收益少且不明确而失去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
自学中医而有所成、有所得的人,都是值得羡慕的。
自学中医没有考试、考核的羁绊,学习可以不必循规蹈矩,也更有目的性,这是自学中医者的优点,但这个优点有时也是缺点。有目的的学习可以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但往往因为缺乏基础性的、系统性的中医专业知识而对所谓的办法缺乏辨析能力。
自学中医者,因为多是带着问题学,并希望能更快的找到更简洁、更有效的办法,所以也会很自然的产生找到一个学习中医的“终南捷径”、一个能广而用之的“秘方”的心理。
这种心理很正常,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心理有时会对学习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而有时因急功近利则会对学习形成阻滞。
比如近几年流行的“一天学好中医”之类的速成班,以及网上层出不穷的偏方、秘方等都是利用了人们的这种心理。
在自学中医者当中,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黄元御的《四圣心源》、郑钦安的《医理真传》、李可先生的《危急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等书很流行,虽然这些书也是学习中医的必读书目,但这些书的流行也多少反映了学习中急于求成的心理。
学习中医有终南捷径吗?又有没有广而用之的秘方呢?
如果有的话,这个终南捷径一定是《伤寒杂病论》,这个秘方一定是“经方”。
对《伤寒论》的态度,对《伤寒论》的熟悉程度,决定着一个中医的水平。
这既是我个人的切身体会,更是众多先贤的肺腑之言。
特别是对于自学中医人士而言,对中医的学习如果能围绕着《伤寒论》进行,便能走很多弯路。如果有其余力,反复精读全篇,背诵下主要条文,是最好不过的,然后再参考名家注解、医案,所谓终南捷径,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均莫过于此。
什么时候觉得《伤寒论》文采斐然,读起来感觉津津有味,您的中医水平肯定已经很高了。
张机以后绝大多数中医书籍都是对病用药,后世中医很多都说一人一方,这就是对中医的误解。应该是一症一方才对。就拿伤寒里的一两来说,现在很多都是按3克计算,而按张机时代换算一两应该是5克计量,三两就是15克。我就是自学中医,没有老师指导,更没人给指导,关键在于理解原文,看原文具体在说什么,要有悟性。中医难在要懂张机每条原文在说什么,要懂得当时张机看到的病症跟现在的有些不一样,但是这些病症都有共同点,只要找到这个共同点就可以准确无误的用方,也就是通篇伤寒杂病论的中心思想,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症治之。虽然张机没有把所有病症都记录下来,只要学会张机的辩证思维,你就能准确辩证和准确用方。中医永远是对症用方,只要是对病用方就已经偏离了中医本意。
经络~中医的精髓。针对所有的问题。但。不代表解决所有的问题。《黄帝内经》经络通 百病不生。以此引申为~经络能调理百病(五脏六腑的病变)。砭(石头)。针。灸。药。按跷。导引。我们的祖先为何将一块石头放在第一位置??为何把(药)放在第四位置??问题就在这里。当代的人死心塌地的去深挖中医将药(秘方)。经络~瘀堵了~百药不灵。作为中医人。这个道理都不懂??
哇。中医真好历害的捷径。一边说着中药之秘在于量但又不知道自己如何定药量。还有脸教別人如何写药量(中医竟然连写药量和根据什么写药量都分不清。以为只要方子有药量就表示根据什么写药量。更有不去解決药量如何來而怪别人提出药量如何來,搞的中医不知道如何來那才天经地义,知道如何來才叫十恶不赦。真是人间极品)。说毒性吧。一句有毒是吃一吨拉肚子还吃一克死人分不出。说经验吧。搞得好象吃一克无毒一亿次就能证明吃二克就有毒啦。说症吧 又搞得在说病重吃二克能有效但在病轻时這二克就会无效一样。都说医者父母心。吃的越多效果越大。咋的中医的医者父母心就是喜欢看自己的孩子病的越久越好吗。难道药都有效啦。还无理由限制药量不是想看病的越久越好吗。难道效果越大之下还能病好的越慢吗。这一个正常父母看见孩子生病的心态吗(中医竞然有连医者父母心指急病人之病痛都不知道。还能拿钱财为医者父母心,更有中医连药量如何来的前提是药有效都不知道,搞得药都无效,还有必要讲药量。在真是人间之极品.)
中医和西医的区别是,西医治病的依据是每一个疾病都有诊疗指南,而且这个指南是不断更新和变化的,一般每隔里面都会根据近几年的随机对照试验增添一些新的内容,理论依据基本属于一级证据,总体来说是不在不断进步!中医治病靠个人经验,很多人吹嘘古籍,或者吹嘘个人经验,并没有证据支持,不思进步故步自封,被淘汰是必然!
中医只要会忽悠就行
[静静吃瓜] 没必要。 [狗头] 多喝热水,穿秋裤不要着凉。[doge] 不偶染风寒,就不会得后面伤寒引发的病了。 [狗头] 那些多是古代不懂治病,医生也少,甚至很多地方没有医生,延误病情导致病的越来越重。 [doge] 没有捷径,读的越多越好。 [狗头] 读懂多少算多少。 [静静吃瓜] 读不懂,会背也没用。[doge]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狗头] 自学中医一般都是为了解决自身的问题。 重点学习。 [do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