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几年生育市场风气大变,原来很多家庭都重男轻女,现在都说女儿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谁家生了闺女比生儿子还高兴。
更多人愿意生女儿主要是因为经济负担小,觉得女儿比儿子好养,性格上乖巧听话,行为上不调皮,长大了也不用买房买车娶媳妇。
这种言论真是自私又过时,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的思想也要转变,男女是平等的,不管生男生女都要用心养育。
不过从某些方面看,其实养女儿更有压力,不信过10年再看看,生女儿的父母会比生儿子的更发愁!

放眼过去的上百年,养儿子确实经济压力更大,尤其是在农村地区,人们思想落后,养儿防老的观念根深蒂固。
从儿子出生起,父母就要开始攒钱,因为长大后要买房买车结婚,彩礼动辄数十万,房子要上百万,很多家庭要掏空几代人口袋才能让儿子建立小家庭。
但是女儿就不同了,自古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甚至有言论说女儿是“赔钱货”,只要给吃给喝,养大了总能嫁出去。

有的父母连女儿彩礼钱都私吞,结果一分钱陪嫁不给,真是里外都赚了。
渐渐地随着社会和思想进步,富养女儿的观念提出,父母们认为女儿也是自己的宝贝,一样要在经济上给予同等投入,甚至还会偏向于女儿。
比如独生女家庭,从小就给女儿好的教育环境,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购买学区房。

为了不让女儿输在起跑线上,给她们报各种兴趣班,学习跳舞、画画、弹钢琴等等,主要目的是希望女儿能拥有个人特长,以后走向社会有更多的选择权。
现在各种兴趣班费用可不低,动辄上万,甚至从小到大父母要投进去几十万,最后一无所获。
除了让女儿气质好一点,好像也没有起到多大作用,说直白点就是钱都打水漂了,落一个心理安慰而已。

有的家庭经济条件不错,还会考虑送女儿出国留学,好听点是出去镀金和见世面。
直白点说就是不想在国内卷,送出去可以感受异国他乡的风土人情,体验文化差异的特别性。
女孩子天生就是爱美的,她们本身的消费能力就比较强,大一点会喜欢买衣服,买包包,买化妆品,但是自己又没有工作,这些费用基本都是由父母来承担。

虽然这些消费品不是非卖不可,但会影响到女孩子的社交和自信心,在一个小团体中,如果自己显得过于另类,这样容易被排斥。
父母在经济上无法满足女儿要求,容易让她们走弯路,很可能会被外界诱惑,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去获取想要的物品,这就很危险了。
父母只能自己努力工作多挣钱,这样才能给女儿更好的经济支持,这样女儿在生活上确实能轻松不少。因此,同样是养孩子,从小到大的生活费、教育费等,女儿一点都不比儿子少,甚至还会更多。

很多父母都担心女儿的感情问题,尤其是到了青春期,小女孩容易恋爱脑,被男孩子几句花言巧语就欺骗。
不要觉得听起来很幼稚,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父母操碎了心。女孩子一旦陷入情感很难自拔,这就是我们俗称的恋爱脑,开销也会水涨船高。
因为要给喜欢的男孩子送礼物,处处替他花钱,以此来获得好感。而父母就会成为活钱包,必须随要随给。

女儿们的婚姻也是头疼的事情,父母担心女儿婚后受婆家欺负,担心女儿在婆家抬不起头,于是在结婚时会给出高于彩礼的嫁妆。
比如婆家给20万彩礼,娘家至少还要多掏出20万,这40万就是女儿以后小日子的启动资金。
如果女儿眼光不行,非要嫁给条件不好的男人,十头牛都拉不回来,父母明知道女儿婚后的日子会很难,但是无能为力,这时只能在经济上给出支持。比如婚前直接给女儿买套房子,或者是陪嫁一辆车。

在传统观念中,嫁女儿怎么可能会女方出钱,不要彩礼就不错了,但是如今不同。
很多父母会给女儿准备房子,一旦婚姻不幸,也是自己的“避难所”,更是女儿在婆家的底气,真是安全感满满。
倘若女儿选择了远嫁,以后要面临生子、工作、家庭矛盾等各种问题,娘家父母又不在身边,那种感觉很是无言语无法形容的。父母操心女儿,女儿也思念父母。

一旦远嫁的女儿在生活上遇到困难,父母最想先想到的就是经济帮扶,时不时的给女儿打钱。
如果外孙没人带,娘家父母也得自己上,甚至女儿一家都会回娘家常住,日常生活开支基本都是父母来支撑,对于年迈的父母来说压力挺大,但是又不忍心不管。
哪怕是工作上也会存在女性歧视的问题,女儿原本有不错的工作,但是结婚后就要生孩子,以家庭生活为主,肯定要影响到工作,甚至还会被公司以各种名义辞退。

经济基础觉得上层建筑的道理大家都懂,婚后女性一旦做了家庭主妇,那真是很“危险”的行为,别说帮助娘家了,很多时候还要娘家父母的帮助。
当然,嫁得好的女儿也有,但并不多,现实生活还是挺残酷的,父母都是过来人,怎能忍心看到女儿在婆家受罪,只有出钱出力给足娘家底气,女儿才能过的更好。

有些地区还流行招上门女婿,多数都是没有儿子的家庭,等女儿到了结婚年龄直接找赘婿。
那么一切婚礼费用都是女方来说,包括准备婚房、装修、酒席、彩礼等等。
结婚以后还要助力小夫妻俩生活,有了第三代还要帮忙带孙,一点不比养儿子轻松,这种情况可以换个想法,那就是帮人家养儿子。

自古养儿防老,所以有的家庭会多生儿子,认为多子多福,可看看现在的养老现状,早就由养儿防老变成养老防儿了。
儿子们生活压力也大,也有自己的小家庭要养,所以女儿们也需要承担给父母养老的义务。
尤其是独生女家庭,本身就没有哥哥和弟弟,等父母老了,生病住院、照顾吃喝一切事都要女儿承担。

可女儿早就出嫁了,有自己的小家庭,还要照顾男方的公婆,面临的是四个老人,说没有压力是假的。
这个压力不仅是经济压力,还要付出一定时间和体力,女儿和儿子相比,她们体力本来就比较差,在照顾父母时会显得力不从心。
如果女儿不当家的话,一味地照顾娘家父母会影响到夫妻感情,对于女婿来说,丈人丈母娘不是自己亲生父母,肯定会另当别论。
有女儿的家庭,父母会早早为自己的养老生活做打算,年轻时就要按时缴纳社保,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是必不可少的。

这样老了起码有口饭吃,经济上也更加自由,总比伸手和女儿要钱强,那样还要看别人脸色。
养老存款也必须有,等父母年龄大了,行动不便,身体也没有以前硬朗。如果没有足够的养老存款,可能连进医院的资格都没有。
因为无法保证女儿就有钱,或许女儿的日子也很难,自己都朝不保夕,那有精力和金钱去照顾父母。
现在年轻人崇尚不婚主义,有的女孩子都三十多岁了还是单身,甚至连结婚的念头都没有。

一旦选择了躺平,父母可能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一直养着女儿,除了吃喝住行之外,还要帮她们缴纳社保,防止女儿老无所依。
听起来很可悲,所以父母要从小教育女儿独立,而不是一味地崇尚“富养女儿”,这里指的是精神富养,而不是言行上铺张浪费。
只有女儿们能经济独立,思想独立,有承担家庭社会的责任感,这样不仅能养活自己,父母老了也会有所保障。

在如今的社会背景下,父母们就不要再纠结生儿生女了,更不要单纯的以为生女儿就能减轻压力。
其实该出的钱一分都不少,从养育、教育再到成家立业,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父母操心,甚至比养儿子更操心。
当女儿出生后,父母要帮助她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要有重男轻女的思想。
即便家中还有男孩子,也要尽量一碗水端平,这样兄弟姐妹之间才会更加和睦,也会更加独立。

参考资料:
“生女儿没压力”,用不了10年,生女儿的父母会比生儿子的更发愁
2023-10-14 08:55:16
生女儿没压力,用不了10年,生女儿的父母会比生儿子的更发愁
巫三万商业2024-01-05
生女儿没压力?不用10年,生女儿的父母会比生儿子的更发愁
2023-02-16 12:35:25 来源: 文文爸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