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复,2035年辽源、白山、通化3市发展蓝图公布

城市中的每个角落 2025-04-02 02:50:54

吉林省人民政府近期批复了辽源、白山、通化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为三座城市擘画了未来十五年的发展蓝图。根据规划,辽源将打造国际级棉袜名城与先进制造基地,白山聚焦生态旅游与绿色产业,通化瞄准冰雪经济与医药康养产业。三座城市立足区位优势,分别明确了特色发展方向,到2035年将形成互补联动的区域发展格局,为吉林省全面振兴注入新动能。

辽源:从"棉袜之都"到先进制造高地

根据规划,辽源市到2035年将着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棉袜名城、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配套基地和轨道客车产业配套基地、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基地、公园城市"。这座曾以煤炭闻名的城市,正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2024年数据显示,辽源袜业年产量突破35亿双,占据全国市场份额的20%,产品远销40多个国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当地已聚集12家配套企业,上半年实现产值28.6亿元,同比增长17%。规划提出建设占地200公顷的袜业创新园,引进智能织造设备,打造全产业链生态圈。

白山:长白山下的生态经济样本

白山市的2035年蓝图明确要建成"生态森林城市和对外门户城市、践行'两山'理念试验区、全国著名的长白山旅游服务基地、长白山绿色食药基地"。作为长白山核心区门户,2024年1-5月接待游客量达52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当地正推进总投资50亿元的森林康养综合体项目,同步建设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目前全市林下参种植面积突破3.6万亩,蓝莓、灵芝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产值较三年前增长82%。规划特别强调生态保护,明确划定占市域面积75%的生态控制线。

通化:冰雪经济撬动转型发展

通化市规划提出到2035年建成"世界冰雪旅游目的地、全国知名的医药健康创新基地、北方康养休闲名城、吉林省南向综合交通枢纽与开放门户、特色农产品种养基地、绿色食品基地"。作为新中国滑雪运动发源地,通化冰雪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2023-2024雪季旅游收入同比增长43%。

医药产业持续发力,现有医药企业103家,今年前四月产值达62.3亿元。在交通建设方面,沈白高铁通化段预计2025年通车,届时到北京车程将缩短至3.5小时,规划中的通化国际陆港将连接丹东港,形成"通丹经济走廊"。

结语

三座城市的发展规划呈现出差异化定位与协同发展思路。辽源依托传统产业基础向高端制造跃升,白山深挖生态资源价值,通化则发挥冰雪与医药双重优势。数据显示,2024年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速均超过20%,表明转型发展已进入快车道。随着规划落地,到2035年将形成辽源先进制造、白山生态经济、通化开放枢纽的三角支撑格局,推动吉林省构建多点突破、全域振兴的高质量发展体系,为东北全面振兴贡献"吉林方案"。

0 阅读:13

城市中的每个角落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