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9年到198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了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在广西、云南边境地区,和越军进行了长达十年的边境局部战争。经过3600多个日日夜夜的生死较量,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解放军积累了同越军作战的丰富经验,在内部总结中对越军的作战特点进行了系统、全面、深入的研究。其中,越军的进攻作战特点是总结的重中之重。
我军缴获的越军资料显示,越军认为,山岳丛林地地形复杂、易守难攻,在这样的地形上实施进攻,应该充分地利用地形的有利条件,采取多路、多方向而有重点的围攻部署,实施夜间近距离的连续攻击;大胆的渗透、穿插、分割,各个歼敌;密切协同,果断指挥,独立作战。当偷袭不成转为强攻或昼夜进攻时,冲击前强调火力准备“必须在短时间内,猛烈地、连续不断地压制敌人,使之措手不及”,“火力准备一经结束,步兵要紧接着发起冲锋”。
而我军根据大量的战斗实践,认为越军为了贯彻上述进攻作战原则,在实际战斗过程中采取的具体战术动作,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1、多路冲击。营(连)一般从二至三个方向(其中有一个主要方向)上发起冲击。通常以少部分兵力正面牵制,主力则对我侧后实施主要攻击。进攻中普遍采用小群多路、多方向的冲击队形,当进至适当的距离时,每个方向上又分为数路,每路又以班、组散开队形,形成多路冲击。通常每组3至5人,组与组之间相距约10米,组内单兵相距3至5米。如1980年5 月16日,越军向我法卡山反扑时,在不到500米的正面上展开一个加强营,从三个方向成多路队形实施攻击。
2、近距离冲击。越军一般利用夜暗、不良天候或有利地形,秘密抵近我方前沿,在100至300米处占领冲击出发阵地。火力准备时,尽量利用断崖、峡谷、陡坡和丛林等隐蔽地形,采取匍匐前进、曲身前进或交替掩护,逐段跃进,迫近我方,有时甚至接近至我方前沿20至30米,炮火一延伸,即利用烟雾迅速发起冲击。当冲击受挫时,则在距离我方前沿较近的隐蔽地形上构筑掩体,等待下次冲击时首先跃起,突入我方前沿。如1979年自卫还击作战中,越军向我板烂地区进攻时,在猛烈火力的掩护下,多次利用我480高地东侧有利地形和射击死角,隐蔽进至距我前沿约50米的地方,突然发起冲击,曾三次突破我前沿阵地,后被我击退。
3、连续冲击。越军进攻时,为了控制某一战术要点,往往不惜代价连续不断的冲击。当冲击失利时,通常经过短暂的准备,调整力量后,再次在火力支援下发起冲击。如果白天攻打不下,即在夜间以班、排进行偷装。在两次冲击之间,为了阻止我方调整部署,有时派少数人员与我方保持接触,进行牵制和袭扰,为其下次冲击创造条件。如1979年自卫还击作战中,越军对我军117团9连坚守的代乃阵地进攻时,在12个小时内连续冲击18次,平均间隔约1小时1次。1980年越军向我法卡山反扑时,5月16日发起攻击11次,每次间隔1小时左右;6月7日发起冲击2次,相隔仅25分钟。
4、以火力掩护冲击。步兵发起冲击之前,通常进行猛烈的火力袭击,以集中火力打击我前沿要点为主,结合对纵深目标实施压制、扰乱射击。步兵发起冲击时,支援火力根据命令、协同或步兵的进展,适时的转移火力压制我方侧后和两翼目标,随时打击我方突然出现的火力点和有生力量,掩护步兵冲击。如1980年5月16日,越军向我法卡山反扑时,步兵发起冲击前,先以炮火对我前沿阵地进行破坏、压制射击,当步兵接近5号高地时,又集中炮火对4、5号高地进行齐射和急促射,同时还以部分炮火压制我翼侧火力;当占领5号高地后,其炮兵迅速延伸火力,封锁我道路,拦阻我增援部队。
总的来看,越军步兵进攻作战经验比较丰富,分队级别的指挥非常熟练,战术灵活、与随伴火炮密切协同,攻击精神旺盛,单兵技战术动作娴熟。虽然其大兵团作战能力不足,与我军较量明显处于下风,团以上部队作战层面全败无胜;但分队作战能力较强,在具体战斗中,是不容小觑的对手。
作者为历史学硕士,大学讲师,专注中越战争史。
微信公众号:南疆烽烟正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