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都是自私的,正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放在皇帝身上同样适用。九五之尊的绝对权力和地位,任何一位皇帝都绝对不允许别人觊觎自己的皇位,哪怕是自己事先承诺过共分天下,更不可能将皇位拱手让人。
李存勖是晋王李克用的长子,李克用死后承袭了晋王的爵位,然而由于李存勖年幼,之前李克用手下的诸多将领都不服从他,大权也被叔父李克宁所掌握。李克宁被诬告谋反后李存勖联合张承业、李存璋等人诛杀了李克宁,扫除了内忧,李存勖开始处置外患。
当时李存勖最大的对头便是后梁,此前双方战争大大小小不下二百余次,一直难分高下。朱温被亲儿子杀死发生动乱后,李存勖觉得灭亡后梁的时机已经成熟,便任命李嗣源为大将前往征讨后梁。李嗣源是李克用的养子,同时也与李存勖恩同兄弟。李嗣源取得灭亡后梁首战之功后,李存勖大喜过望,拉着李嗣源的手,并用头顶着李嗣源说道:“我能取得天下,都是你们父子的功劳,天下愿与你一起共享”。李存勖如此亲昵的举动让李嗣源颇为感动。
但人都有私心,李存勖也不例外,登基称帝之后李存勖又对之前说过的话感到后悔,他不仅没有和李嗣源共享天下,反而经常怀疑李嗣源。有一次荆南节度使高季兴前来朝见李存勖,李存勖肆意的夸耀自己的功劳,说天下都是靠自己一个人打下来的,将身边诸位将领的功劳全都一概否认,让众多将领十分寒心。
尤其李存勖十分宠信身边的宦官、伶人,这些宦官、伶人与朝中很多大臣都意见不合,李嗣源因为功劳巨大,常常被恶言诋毁。李存勖此时也怀疑起来这位当初给自己立下不世之功的哥哥,开始秘密监视他的一举一动,李嗣源请求外放,更是让李存勖心生疑窦,大为不满,幸好当时的枢密使李绍宏屡屡为他开脱,这才避免被李存勖残害。
李存勖纵使宦官、伶人作乱,又肆意插手朝政,惹得朝中上下颇为不满,终于在3年后魏州爆发了兵变。起初李存勖并不在意,只是任命心腹大将元行钦前往平叛,但很快河北各地相继发生叛乱,李存勖这才意识到危急,想亲自前往平定叛乱,但被群臣劝阻,只好让李嗣源发兵前往。
李嗣源行军至魏州城下时侍卫亲军却发生叛乱,将李嗣源挟持入城,与叛军合众一起攻打李存勖。而李存勖这边也都众叛亲离,纷纷离开李存勖而走,从马指挥使郭从谦也举兵在兴教门发生叛乱攻入京城,李存勖最终死于兵变。
李存勖死后不久,李嗣源拥兵进入京师,在李存勖的灵堂前继位,成为继李存勖之后的第二位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