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前辈名家画风,描绘诗意山水

凝萨 2025-04-13 04:52:05

山水画里有什么,令人无比着迷。有人在山水画中感悟了天人合一,有人在山水中看到了人生哲理,还有人在山水画中读到了诗意。别看山水画只是描绘自然景致,其中包含的意蕴远远超越了自然属性。比如这几幅山水画是清代画家沈焯的作品,以历代名家诗句为题,师古人为法。欣赏这套册页,就能理解山水画迷人的原因了。

山色空蒙雨亦奇,形容下雨的时候远山笼罩在烟雨中。眼前景色烟雨蒙蒙,朦胧中看到山色青翠,仿佛仙境美景。描绘这种景色,古人找到了好方法,那就是用湿笔采用皴染结合的手法。所谓湿笔,可以简单理解为毛笔中含有大量水分,画面有一种湿漉漉的感觉。宋代米芾创造了米点皴,元代画家高克恭在米点皴的基础上,让烟雨景色更加生动。

沈焯 仿古山水册

沈焯为了让画面更加生动,用色彩描绘烟雨景色。画中有大片烟云,丰富了视觉变化。说实话,看米芾和高克恭的作品,技法的差异性不是太大。沈焯刻意用颜色表现出高克恭的技法特点。从画中可以看出,除了山色更加苍郁,在笔墨处理上更加精致。整幅画除了清新灵动,还有一种苍润厚重的美感。

下面这幅册页仿唐伯虎技法创作而成,以“人看流水闲”为题进行创作。很明显,沈焯在创作中弱化了唐伯虎标志性画法。他没有强调细节的丰富细致,而是在空间处理上做文章。小画要画出大视野,哪怕是局部景色也要让人联想到江山无限。沈焯用小中见大的手法,让人对唐伯虎的风格有了深入了解。

沈焯 仿古山水册

这幅册页很有意思,题跋讲述了他为什么画成这样。沈焯仿清初恽南田,画了一幅层峦景色。恽南田师法元代王蒙,用笔细密,构图饱满,画出山水华滋之美。王蒙在元四家中风格比较独特,他同时受到了赵子昂和黄公望影响,格外讲究笔墨。

为了让作品具有雅俗共赏特征,沈焯在临仿的时候色墨并重。很多人会纠结到底应该先墨后色,还是先色后墨。从这幅画中似乎找到了答案,墨色打底,晕染颜色,可以让画面显得厚重立体。倘若把顺序调整一下,估计就画不出这种味道了。

沈焯 仿古山水册

似乎沈焯对唐伯虎的画风格偏爱,这是由于唐伯虎诗书画三绝,在他的画中能够感受到诗意美。这幅江南春景,看起来简简单单,没有繁复细节,没有刻意炫耀笔墨功力。这种含蓄优雅的美感与江南景色十分契合,令人回味无穷。

画中有春风拂面,画中有平湖远山,画中有草庐雅士,看到画中景色令人忘记了俗世烦恼。无欲无求,平淡隽永,沈焯画出了文人心境。在沈焯心中,他希望唐伯虎的人生没有磨难。他用一幅大开大合的画作,让人感受到他对前辈的崇敬。

​沈焯 仿古山水册

诗意,不是把诗句翻译一遍就行了。真正的诗意是心态流露,情感表达,沈焯技法扎实,完成了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也完成了和画坛前辈的精神交流。

0 阅读:27

凝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