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堂主。
最近“长安银行存款消失12亿”一事,闹得沸沸扬扬。
当然,结果也出来了,长安银行现在也发了官方公告。
先给大家梳理一下整个过程:
这件事最早是每日经济新闻8月16日的报道,说:
2019年4月至2023年5月,优策投资与长安银行签订《协议存款合同》,将“优策长实”、“优策长秀”、“优策月月盈3号”三只产品的募资存入长安银行宝鸡金陵支行、长安银行宝鸡科技支行私募基金专户。
到今年7月3日,银行协议存款仅剩下8.6万元,基金管理人还暂停了申赎业务。
同时,优策投资也发布了公告,表示第一时间联系了公安,还给长安银行发了律师函。
这件事的争执点,就在于这钱是通过网银转出去的。
可根据最初的合同规定:优策投资在长安银行开立的账户、是不能开网银的。
现在钱通过网银被划走了,这就很可疑了。
8月17日,长安银行对南都记者说:优策投资在长安银行开立账户后,长安银行依据优策投资与长安银行的补充协议和申请,为优策投资上述基金专户全部开通了网银,优策投资可以随时通过网银查询银行账户的交易明细和账户余额,不存在对基金专户余额不知情。
还说优策投资的声明属于误导投资人。
有意思的是,长安银行也向公安机关报案维权,同时也给优策投资送了律师函,
双方互送律师函,这就很有意思了。
另外,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信息显示,这三只产品涉及的托管人是海通证券和兴业证券。
界面报道说,托管人给出的说法是:“估值表的数据都是优策投资给的,托管人没有去找银行复核”。
所以你看涉及到的三方:管理人优策投资、托管人券商,还有银行。
各有各的说辞。
以上就是事情的大概经过。
再来看看事情的结果。
8月20日,长安银行发布官方公告。
里面提到了两点:
一是“12.52亿元存款丢失”严重失实。
二是“优策投资内部管理中可能存在违规违法行为”。
长安银行公告所传达的内容,已经很直接了:
12.52亿元存款丢失是假的;开通网银一事,可能是优策投资内部的问题。
现在既然长安银行发话了,我们还是以官方通告为准。
在不违反官方通告的基础上,我觉得有些内容还是可以跟大家聊聊的。
聊聊优策投资一开始是如何募资的?产品又是怎么设计的、优势有哪些?资本的玩法套路是怎样的?
先来看看这三只阳光私募基金产品,是如何募资的。
界面新闻记者披露了最初流传的一份投资者爆料信息:
从2019年2月19日开始,这三只“优策月月盈”、“优策长实”、“优策长秀”私募基金产品是面向全国、主要是北京、浙江、海南、福建、四川、贵州、甘肃、累计300多位合格投资人,募集了近百亿资金投向某银行的协议存款。
提取一下关键信息:“300多位合格投资人”和“近百亿资金”。
这样一算,平均下来,每个投资人拿出了3000万左右的资金。
界面新闻透露的这条网上流传的爆料信息,金额确实过于大了。
真实性如何,还有待商榷。
稍微给大家讲讲私募这个东西,是有很高门槛的。
考过从业证书的都知道,有这么一道题:
私募对单个投资人的最低金额,是必须不少于100万元。
哪怕被长安银行实锤假消息的12.52亿元,那么除于300多名投资人,平均下来每人是400万,
这400万,也是高于100万门槛的。
不得不感慨,有钱人是真有钱啊。
可是,有钱人也不傻,都精明得狠。
要让他们掏出这么多钱投这家私募基金,肯定是这家私募有过人之处。
第一个优势、稳定且收益可观。
8月16日,财新杂志特意做了一篇报道,文章披露:
优策投资下的一个产品:优策安实2号——主要采用的是以银行存款(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协议存款等各类银行存款)为主的现金管理策略。同时,当基金年化收益率小于8%,不计提业绩报酬。
那么问题来了,现在大银行的存款利率都很低,如何实现高息呢?
原因大概就是投在小银行的高息揽储。
可能有人会说,哪还有8%的存款利息?
这个就得说一下,当时的利息,可比现在高多了。
我翻了下21世纪经济报道在2019年的报道,
像存款送猪肉、送蔬菜的城商行、农商行,可真不少。
有的甚至给出了年化6.32%的揽储活动。
而优策投资推出的私募基金,也就是在那个时间段。
比如优策月月盈3号私募基金,是在2018年年底成立的,比2019年还要早。
概括来讲,优策投资主打同业存单,其产品设计就非常有优势:
一来是稳定,风险也就是R2的稳健等级,只比R1等级的货币基金高一点,
二来收益高,年化率又要比货币基金的收益高。
额外补充一点,这种协议存款,本来的存款利率,就要比一般的存款利率要高。
第一财经在2023年报道过这样一件事,说在2023年5月全国自律机制发达通知,要求商业银行协定存款利率上限:国有大行不得超过基准利率10个基点,其他银行不得超过基准利率20个基点。
要知道,这是发生在2023年的事,那么在这之前呢?协议存款的利率上限,又是多少?肯定是只多不少。
这也是能支撑优策投资私募基金产品年化率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在说服有钱人掏钱投资这事情上,又进了一步。
第二个优势,有强有力的背书。
这部分讲起来感觉挺危险的, 堂主直接引用财新杂志的原话:
工商资料显示,秀实投资层层穿透后,曾经的股东陕西西凤投资背后,确实有位于宝鸡的陕西西凤酒厂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西凤投曾持股西凤酒厂高达51%)
西凤酒厂这个名头,可不是随便什么人能扯上关系的。
那么这个秀实投资和优策投资基金有什么关系呢?
界面新闻说了:多位投资者都是通过财富管理机构秀实投资购买了优策基金。
你再想想秀实投资之前的股东有谁,背后又是谁。
不出意外的话,秀实投资在向投资者销售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提上一嘴自己的强有力背书。
你想啊,要让有钱人心甘情愿拿出少则几百万、多则几千万的钱,
除了产品设计有优势外,还有就是一定会看这家公司有什么背景。
没背景的话,别说几百万,你就是把产品吹到天,估计几万块都很难募集到,
接下来看看每日经济新闻做的背后关系图:
优策基金转出去的钱,除了向基金投资账户转过款,还向三家外部公司转过款,分别是:
宝鸡凤凰岭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西安畅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宝鸡远大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那么这三家公司和优策投资有什么关系呢?
目前公开的报道来看,除了西安畅融投资没有爆出有联系外,
其他两家:凤凰岭投和远大资产、跟优策投资都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首先,凤凰岭投资是由远大资产100%控股,也就是说,这两家公司是子母公司。
宝鸡远大资产全资子公司——陕西先沁实业的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叫艾涛。
这个艾涛,也是陕西中匠文化的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兼总经理
而持有陕西中匠文化47.37%的股权,正是青岛贵直邺兴股权投资。
再深挖下去,这个青岛贵直邺兴股权投资,正是浙江贵直股权投资参股的公司。
换句话说,层层套娃背后,远大资产和、浙江贵直股权投资有关联。
恰巧的是,天眼查数据显示,优策投资和浙江贵直股权投资的大股东,均为杭州连芯投资。
另外,再讲两个很有意思的关键名字。
一个是岭投凤凰资的财务负责人李巍,同时出任了一家叫阡陌数字信息科技公司的监事
这家阡陌数字信息科技,其5%的股权,是青岛贵直邺诚股权投资持有的。
前面说了,这个青岛贵直邺兴股权投资,正是浙江贵直股权投资参股的公司。
另一个是浙江贵直股权投资的法定代表人顾晓冬,
这人曾先后担任远大资产副总经理和凤凰岭投资总经理。
所以你看,看起来很乱,其实都是在一个圈子内。
若还觉得很乱,我稍微简单梳理一下:
优策投资向两家外部公司转过款:凤凰岭投资和远大资产,且这俩家是子母公司,背后都指向了浙江贵直股权投资,而浙江贵直股权投资的大股东,也正是优策投资的大股东。
所以你看,兜兜转转,不还是一个圈子的嘛。
到这里,我们就算是理清了这几家公司之间的关系。
最后我们再来解答一个问题,优策投资的钱,最有可能流向哪里?
要想知道答案,我们得先捋一捋时间线。
优策投资这事、是每日经济新闻8月中旬的报道,紧接着舆论发酵。
可是在8月初,也就是8月6日的时候,上海证券报发了一篇报道。
标题是:艾绍远“暗控”ST步森,谁是幕后金主?
内容说得非常直白:不仅点出了宝鸡国资收购ST步森一事,又说了围绕ST步森运作布局的,还有秀实投资——秀实投资近年来通过直接、间接控制的投资平台持续为艾绍远及旗下“先华系”募资输血。
做过缅A的韭菜应该知道,上市公司带有“ST”字样,说明这家公司是风险警示股,比一般的股票,还要差一个档次。
不妨再来看财新杂志的标题:私募基金被指挪用举牌上市公司。
聊到这,你大概能知道为什么收益能那么高,高风险才有高回报嘛。
文末说一下,这期内容涉及到的数据、相关内容,我都说明了来源。
私募基金,不像之前给大家聊的岭南股份那样可直接展示净值数据,后者是可以在公开渠道查到相关数据的,
而私募,其新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自4月30日发布,经过了三个月过渡期,从2024年8月1日开始,要想查到私募净值数据,得通过基金托管人,除非你自己是投资人。
新规里说了,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展示和传递基金净值等业绩相关信息。
有意思的是,财联社还特意报道说:私募要上演“净值消失术”?
不过细心想想,也有道理,毕竟私募是真正有钱人才玩得起的。
你我什么身份啊?也配看私募的净值数据?
这几年关于私募暴雷的事情,不在少数。
比如今年5月份,20亿知名私募瑞丰达被实锤跑路。
中国经营报记者发现:瑞丰达时瑞一号单位净值为8.9543元,成立两年来收益高达795.43%,年化收益率191.25%。
这样的高收益,跟他在新三板“花式操作”有关。
你去看那些已经暴雷的私募,特点相当凸出:渠道广、花样多,收益高。
当然,雷也埋了不少。
现在资本市场上,再三强调两个字:信心。
要想市场好起来,都喊了很多次话了——关键还是信心,
可是信心的背后,是另外两个字:法制。
我是堂主,希望内容对你有所帮助,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