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北宋真宗时期,与辽国签订的“澶渊之盟”。使得两国保持了百余年的和平时光,为北宋后来的经济繁荣提供了稳定的环境。然而,有人认为”澶渊之盟”是在北宋军事实力,占据优势的情况下,主动退让而导致的结果。更因此在后世落下了“弱宋”的名声。公子以为这种观点太过于片面,今天公子从宋辽两国立国开始,多维度为大家详细解读“澶渊之盟”形成的原因。
北宋全盛疆域图
宋真宗景德元年十二月(公元1005年),经过一场大战之后,宋辽两国谁也无法消灭谁。再加上宋辽两国都不想再起战端,有议和的心思。于澶州城下经过多次讨价还价,终于签订和平约。后世把这一合约称为“澶渊之盟”。宋辽两国由此结束了,长达数十年的战争后,终于迎来了和平。
从此,宋辽两国约为兄弟之国,以白河沟。从此互不侵犯,有越境逃犯交由本国处置,不得藏匿。两国边境此后不得修建城堡,并且在边境设立市场,开展两国贸易往来。北宋每年向辽国提供“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的岁币。
辽国建立及对南下政策的转变公元907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国称帝,国号“契丹”,后到辽太宗时期改国号为“大辽”,后来又改回“契丹”,反复修改多次,于辽圣宗时又称“大辽”,为便于区分,本文统一称之为“辽国”。从立国到公元1005年“澶渊之盟”签订的近百年的时间里,辽国历经辽太祖、辽太宗、辽世宗、辽穆宗、辽景宗、辽圣宗共六位皇帝,而对于南下中原的政策不尽相同。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积极南下,掠夺财富人口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在位期间,契丹刚建国不久,小国寡民,兵力不足。因此,对中原王朝的政策是以掠夺财帛人口和逐步向南蚕食土地为主。然而经过几年的发展,辽国国内可以开垦耕种的土地,已经被开发利用。再想要发展壮大,只能向南扩张攻占领土。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剧照
当时中原尚处于后唐的统治之下,后唐使臣姚坤出使辽国时。耶律阿保机曾对姚坤言道:“若与我大河之北,吾不复南侵矣”。然而耶律阿保机的要求,却遭到了姚坤的果断拒绝。于是阿保机就把姚坤囚禁近一个月,逼迫其答应要求。随后间姚坤还是坚辞拒绝,耶律阿保机就降低要求。把整个大河以北的土地范围,缩小到了“镇、定、幽州”,此三州之地,希望得到姚坤的同意。
由此可见,耶律阿保机并无大举南下,夺取中原,攻略天下的野心和企图,此时的辽国只是为了积蓄力量,发展国力。
经过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二十年的潜心发展,到了辽太宗时期,辽国势力得以发展壮大。一度出兵中原,意图以武力夺取燕云之地。天显二年(公元928年),辽太宗耶律德光率军大举南下,进攻后唐,于定州被后唐军队打败。
后唐末年,石敬瑭欲取代后唐自立,但由于实力不足。遂向辽太宗耶律德光求援,表示事成之后,把“幽、蓟、派、莫、琢、檀、顺、新、劝、儒、武、云、应、寰、朔、蔚等十六 州”之地全部作为酬谢,割让给辽国。
“燕云十六州”之地,古今对照图
耶律德光大喜过望,立即回复石敬瑭,到秋天时起倾国之兵相助。石敬瑭在辽国军队的帮助下,顺利取代后唐建立后晋王朝。而辽国也得到了“燕云十六州”之地。也因此在石敬瑭在位期间,辽国停止南下。
但石敬瑭死后,新继位的石重贵。并不甘心向耶律德光称臣纳贡,也就导致了此后耶律德光三次举兵南下攻伐后晋。公元947年后晋灭亡,耶律德光更是一举攻占大梁城,把国号由“契丹”改为“大辽”。也因此后世有人认为,辽国至此有了久居中原,争夺天下之志。
根据《契丹国志》记载,皇后问及耶律德光发兵南下,攻打后晋的原因时,耶律德光的回答是:“石氏负恩不可容”。可见耶律德光的目的,是要惩罚忘恩负义后晋皇帝,并非要争夺天下。并且占领大梁城后,皇后也向耶律德光说过;“虽得汉地,不可居也,万一蹉跌,悔何指及”的话。因此,辽太宗时期也并无长期占领中原之意。
辽太宗耶律德光 剧照
辽世宗时期,辽国内部出现严重分裂,逐渐形成两股敌对的政治势力。以辽世宗为首积极南下、寻求扩张。另一派是以宗室燕王为首的实权派。其结果就是在辽世宗率军南下的途中,遭遇兵变辽世宗身亡。南下反对派从此控制辽国朝廷,辽国也不再兴兵南下,安守本分起来。
“北汉主自团柏攻周,帝欲引兵会之,与酋长议于九十九泉。诸部皆不愿南,帝强之。行至新州火神淀,燕王述轧及伟王之子太宁王沤僧等率兵作乱,弑帝”。
退守保国,以求安定
辽穆宗继位后,采纳辽国贵族反对南下的主张,对中原王朝不再侵犯,和平相处。然而公元959年,后周皇帝柴荣亲率大军北伐辽国,意在收取“燕云十六州”之地。大军连下三关,攻破瀛、莫二州,兵锋犀利,直指幽州。辽穆宗得到幽州急报后,悠然说道:“三关本汉地,今以还汉,何失之有”?可见辽穆宗连被破三关,失去两州都不重视,更别说南下中原,攻略天下了。
辽穆宗耶律璟 剧照
公元969年辽景宗继位,对待中原的政策,继续采取穆宗时代的旧例,和平相处。公元974年,北宋为求北方疆域稳定,全力攻略南方。就派使臣前往辽国议和,辽景宗立即派耶律昌术与北宋使臣,商议议和事宜,合约签订后。辽穆宗更是派使臣前往北汉,要求北汉共同遵守与北宋的和平约定,不得无故生事,挑起战端。
由此可见,辽穆宗这一时期的辽国毫无趁机南下灭宋的想法。事实也证明了这一时期,确实是和平时期。
兴兵南下,以战迫和
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北宋王朝经过数年的连续作战,彻底消灭了全国割据势力,实现基本统一。并于同年6月发兵北上消灭了北汉政权,之后兵锋转向辽国燕云之地。由此展开了宋辽两国数十年的战争历程。
兴兵南下的辽国军队 剧照
公元983年,辽圣宗继位,为了迫使北宋停止对辽国的进攻。开始频繁出兵,攻打北宋边疆地带。根据《辽史》记载,辽国每年秋冬季节,几乎都会发动攻打北宋的战争。目的在于破坏其民生经济和军工设施,从而使北宋停止战争,继续缔结合约,从而和平相处。另外,辽国还规定辽军出征后,撤军的时间限制。此更加证明了辽国的目的,并不是攻城略地,消灭北宋。
北宋立国及对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政策变化后周显德七年(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取代后周建国称帝,国号大宋,史称北宋。从开国到“澶渊之盟”的签订这四十多年的时间里。北宋共经历了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这三位皇帝。在这一时期,北宋的三位皇帝对辽国的政策,也可根据三位皇帝在位时,面临的国际环境分为三个阶段:
暂时议和,先南后北,积极筹谋
赵匡胤建立的北宋,是在后周尚未完成全国统一的基础上建立的。因此赵匡胤在位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消灭割据政权及势力,实行全国的基本统一。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先南后北”的统一战略。
“陈桥兵变”之后登基为帝的赵匡胤 剧照
公元974年,北宋派遣使臣前往辽国议和。赵匡胤在位期间,宋辽两国并没有发生战争。但赵匡胤与辽国的议和,只是权宜之计。合约的签订,只是为了在发起全国的统一战争中,使北方疆域稳定,不至于腹背受敌而已。
公元976年,北宋大军攻破金陵城,俘虏南唐后主及宗室,至此南唐覆灭。为视纪念,群臣上奏请赵匡胤改年号为“一统太平”。而赵匡胤的回答则是:“燕晋未复,尊可谓一统太平乎”?当时南方已基本平定,赵匡胤所指的“燕晋”,就是盘踞太原周围的北汉政权,和被辽国占领的“燕云十六州”之地。
宋太祖赵匡胤 剧照
“初 ,太祖别置桩库,尝密谓 近臣曰:“石晋苟利于己,割幽燕以赂契丹,使一方之人独限外境,朕甚悯 之。欲俊斯库所蓄满三、五十万,即与契丹约,苟能归我土地民遮,则当尽此金帛充其赎直。如曰不可,朕将散滞财,募勇士,稗图攻取耳。”
通过上述史料记载,更加可以看出,赵匡胤与辽国的议和只是暂时的。从称帝之处就在为收回燕云之地,而暗自筹划。同时也表明,赵匡胤的内心想法,只想收复被辽国占据的燕云之地。并无覆灭辽国,彻底统一北方想法。
兴兵北上,战败后转为战略防御
赵光义继位后,彻底平定南方,使其纳入北宋的统治之下。继而把战略方向转向北方,直接撕毁合约。于公元979年,亲率大军征伐北汉政权,一战而消灭北汉。之后携大胜之威,直取幽州。与耶律休哥率领的辽国援兵,大战于高粱河,此战北宋大败而归。
宋太宗赵光义 剧照
于公元986年,北宋再次派遣大军伐辽,意在收复燕云之地。结果,又被辽国打的损兵折将,大败而还。在经历了两次大规模兵败后,使得兵力衰弱。
并且此时的北宋境内动荡不安,民变不断。再加上辽国不断起兵南下,攻打北宋疆域,骚扰不断。如此内忧外患之时,北宋王朝经过君臣廷议后,决定调整对辽战略,由主动进攻转变为战略防御,放弃对燕云之地的收复。把重心放在国内,全面梳理地方,镇压民变,安抚百姓,发展民生。
被动防御,主张和平稳定
公元997年,宋真宗继位后,由于北宋朝廷的重心在于发展民生,镇压民变上,使得此时的国内局势趋于稳定。但北宋与辽国接壤的边疆地区,却是灾难重重。由于辽国持续不断派遣骑兵,对边疆地区骚扰不断。更是掳掠青壮男女,抢夺财物,毁坏房屋农田,给边疆百姓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宋真宗赵恒 剧照
虽然北宋积极防御,边军将领率军抵抗。但辽国骑兵战术灵活,绝不恋战,速度极快。使得北宋边军常常疲于奔命,而收效甚微。同时也为北宋的防御战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而此时北宋朝廷内部和民间,罢战议和的呼吁日渐高涨。因此,对于宋真宗来说,收复燕云之地,进而灭辽,是极为不现实的事情。
北宋与辽国的综合国力比对“燕云十六州”之地的战略地位以及发达的农牧业,在当时无论是对于北宋还是辽国,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燕云之地的争夺所产生的战争,都将是比拼国力的大规模征战。国家的稳定性与综合国力的强弱,都直接关系到战争能否继续下去,甚至会左右战争的走向。
经济民生及社会稳定
一、北宋
北宋是在五代时期的最后一个朝代后周的基础上建立的,五代时期,中原大地经过长达近五十年的混战,使得社会动荡不安,百姓流离失所,大量人口因战乱而丧生,土地荒芜而无人耕种。民生经济早已崩溃,粮食短缺。
北宋在剿灭地方割据政权,平定中原,实现国家统一后。还没来得及发展民生,劝农耕桑,稳定社会。就开启了对于燕云之地的收复,数次大败后。又持续与辽国展开了,长达数十年的战争。使得稍有起色的民生经济,又遭受重创。
北宋军队行军 剧照
而且,北宋王朝为了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施行“恩逮于百官而唯恐其不足,取材于民不留其余”的政策。使社会矛盾进一步恶化,致使百姓怨声载道,农民起义不断。
在宋太祖、太宗这一时期,北宋境内农民起义,先后就有兖州周弼起义、关中杨萃起义、渝州杜承褒起义、渠州李仙起义、四川王小波起义以及福建农民起义等,六次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其余小规模起义更是接连不断,时有发生。
这也说明,百姓厌战,即使有个别野心者起义造反的话,如果没有社会基础,百姓没到到死亡边缘,根本无人响应。由此可见当时的百姓,已无法再承受战争所带来的沉重负担。此时的北宋急需休养生息,稳定民生,安抚百姓,劝农耕桑。发展已经处于崩溃边缘的经济。
驻守城池的北宋军队 剧照
二、辽国
辽国自公元907年建立国家后,经过数代皇帝的励精图治。到了北宋初年,社会经济结构已经从传统的游牧业,发展成为以畜牧业和农耕业为主的多元化经济结构。畜牧业作为辽国的传统行业,受到历代皇帝的重视,使得辽国的畜牧业发展到:
“羊以千百万为群,纵其自就水草,无复栏栅,而生息极繁。马群动以千数”。
由此可见,当时辽国畜牧业是何等的兴盛。
而农耕业,自耶律阿保机的祖父时就极为重视。辽国立国之后,每次南下俘虏人口以充实国内,大力发展农耕业。为保证农耕业的安稳生产,自耶律阿保机开始就,减少战争发生的次数,降低赋税,并且鼓励契丹人从事农耕业。
特别是在获得渤海、燕云之地,使辽国的农耕业面积极速扩大。最终成为农牧并重的社会经济结构。极大提高了辽国的粮食产量,使得不仅能满足本国所需。更是在公元975年,北汉遭受北宋攻打时,援助北汉政权二十万旦栗米。
冲锋中的辽国军队 剧照
宋太宗发动两次针对辽国的大规模战争,使辽国的社会经济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从此之后,辽国频频兴兵进攻北宋。但出征军队并不配备粮草,采用就粮于敌的劫掠政策。快速弥补之前两次大战的创伤,并且对于本国的人口增加,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反而使得北宋边疆百姓,无法耕种,流离失所,社会经济遭到极大的破坏。
军事力量相差悬殊
据《宋史》记载,北宋开宝年间,全国军队有39.8万人,其中禁军精锐19.3万人。到了至道年间,全国军队发展到了66.6万人,禁军精锐35.8万人。此时北宋军队虽然有所增加,但是随着西夏的崛起,并且频繁骚扰边疆,掠夺百姓,侵占土地。使得北宋朝廷还要分兵防备西夏。因此陈兵宋辽边疆,抵御辽国的军队只有20万人左右。
宋辽两国军队作战 剧照
而辽国的总兵力,根据《辽史》记载:“二帐、十二宫 一府、五京有兵 一百六十四万二千八百。宫丁、大首领、诸部族,中京头下等州,属国之众,皆不与焉”。而且辽国皇帝亲自统领的精锐军队就有50万人,其中大部分都是久经沙场的骑兵。
北宋军队虽然经历了统一战争的洗礼,多为百战老兵。但多为步兵,骑兵数量极少。而辽国则是以骑兵为主步兵为辅的军队结构,并且北宋的军队总量远不及辽国军队的数量。北宋的军事制度是“军无常将”,战时由朝廷委任,就造成了兵不识将将不识兵,打起仗来僵硬死板,往往错失战机。
而辽国全国军队各有统属,闲时由各自首领统辖,战时汇聚由皇帝统一协调指挥。这就使各级将领对于自己所率军队了如指掌,战时指挥如使臂膀。并且辽国军队多数为游牧民族,作战时灵活多变,来去如风,并且骁勇异常,更兼将领指挥有度。所以在军队素质上北宋也是远不及辽国军队的。
缔结“澶渊之盟”油画
正因为如此,北宋在两次大举伐辽意图收复燕云之地,被辽国打败后。对辽策略由积极进攻转变为被动防御。继而在辽国大兵压境之时,被迫签订城下之盟。
公子结语辽国六代皇帝,均没有举兵南下入侵中原,夺取天下的想法。而北宋几次兴兵北伐,也只是想夺回被石敬瑭割让出去的燕云之地,更加没有想要破灭辽国,彻底平定北方的想法。辽国对待北宋的态度,还是非常愿意和平相处,远离纷争的。北宋立国之初双方签订合约,相安无事。
自从宋太宗举兵北伐,夺取燕云之地失败后,北宋因国力不支。对辽战略被迫转为被动防御,数次向辽国派遣使臣请求重新议和,因北宋拒绝交还后周时夺取的瀛、莫二州,而被辽国拒绝议和。从此辽国频频派兵攻打北宋,目的就是迫使北宋放弃对燕云之地的争夺,并且交出瀛、莫二州。
公元1004年,辽圣宗与萧太后亲率大军攻打北宋,同时派王继忠为使,出使北宋与之和谈,但北宋还是拒绝交出瀛、莫二州。因此,辽军才继续南下,陈兵于澶渊城下,迫使北宋和谈。最终以宋真宗尊萧太后为叔母,每年给辽国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作为不交出瀛、莫二州的补偿。宋辽两国重新缔结合约,北宋彻底放弃对“燕云十六州”的争夺。事实证明,此后数十年宋辽两国确实相安无事,和平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