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韩国坐拥令天下诸侯垂涎的宝藏,反而被列国诸侯围堵在中原腹地,无法扩张,称雄列国。而秦国通过战争得到之后,实力大增,东出函谷,扫灭六国,一统天下。
周室衰微不共匡,干戈终日互争强。
诸侯若解尊天子,列国何因次第亡。
唐代诗人周昙这首《春秋战国门再吟》,形象生动的描绘了,战国时期,周天子威严扫地,诸侯整日纷争不止的大争之世。
战国初期 韩国疆域图
春秋时期列国发生战争,都是以争霸为目的。但到了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就变成了以灭国兼并,争夺土地、人口、资源为目的战略方针,因此战国时期战争更加频繁,规模更大,更加惨烈。有时一战之胜败就关乎国家的存亡。因此,各国绞尽脑汁提高本国的军事实力。训练军队,提高士兵作战能力;发展军备,提高军队武器装备。
因据铁山,始有劲韩,安稳一时战国时期,韩国因坐拥“宜阳铁山”,大力发展武器装备,因此有“劲韩”之称。虽然小国寡民,困守中原腹地,无法扩张。但也没有被灭国,依旧战国七雄之一。但秦国在“宜阳之战”中的胜利,并且夺走了“宜阳铁山”。从此韩国迅速衰落,而秦国有了铁矿资源和冶炼技术,军事实力更加强大。大举东出,开启灭国之战时,山东六国之一的韩国最先被灭。
韩昭侯 剧照
战国初期,魏国率先变法,国力大盛,成为战国初期的霸主,吴起建立的魏武卒更是天下强军,时常攻打周边各国,而韩国有这样一个恶邻居,就别想着安心发展了,更别说攻打别国,扩张领土了。韩国唯一雄起的一次,还是在魏国的帮助下才把郑国灭了,占其领土、人口。
韩国被强国四面包围,北面是霸主魏国,西面的秦国打不过,南面的楚国更是庞然大物,无法撼动,东面赵国、齐国更是国力强大,与他们交战只有战败的下场,被夹在这几个大国之间再也无力向外扩张了,能守好自己的国土完整,不被侵占已是万幸。
申不害 剧照
但是,战国时期各国诸侯为了强大,都相继不同程度的变法改革,以求更加强盛。就连最为保守的燕国都在燕昭王的带领下变法图强。韩国当时的国君正是韩昭侯,他任用法家申不害为丞相力行变法。大力发展工商业,增加税收;改良农具,增加粮食产量,训练新军,保卫疆土。更是利用韩国境内的宜阳铁山,大力研发铁制武器装备和农具,更是把铁制武器批量生产,发展成韩国军队的制式武器装备。在武器装备方面遥遥领先于列国的青铜武器装备。使得各国诸侯不敢侵犯。韩国达到了有史以来最为鼎盛的时候,被列国称为“劲韩”。韩国当时武器装备的先进程度,《战国策》中有详细记载:
天下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溪子、少府、时力、距来,皆射六百步之外。韩卒超足百射,百发不暇止,远者达胸,近者掩心。韩卒之剑裁,皆出于冥山、棠溪、墨阳、合伯膊。邓师、宛冯、龙渊、大阿,皆陆断马牛,水击鹄雁,当敌即斩坚。甲、盾、(革是)、鍪、铁幕、革抉、(口夭)芮,无不毕具。以韩卒之勇,被坚甲,跖劲弩,带利剑,一人当百,不足言也。
秦夺铁山,如虎添翼,韩国衰弱但是在丞相申不害死后,韩昭侯晚年时。秦国为了夺取“宜阳铁山”,获得铁矿资源和冶铁技术。就任命甘茂为大将率十五万军攻打韩国重镇宜阳。因宜阳是韩国命脉“宜阳铁山”之所在,韩国有十万大军在此守卫。最终在甘茂不计伤亡的持续进攻下,韩军大败,被秦军斩首六万,余者尽降。
秦国和韩国的宜阳之战 秦军进攻路线
至此,韩国的军事力量不仅遭到了沉重打击,国土丢失。韩国赖以生存的国之命脉“宜阳铁山”,也被秦国夺走。
从此,韩国一蹶不振,再不复“劲韩”之名。而秦国经过“宜阳之战”的胜利,不仅彻底控制了崤山、函谷关,还打开了大举东出的大门,占据了战略优势。更是得到了“宜阳铁山”这一战略资源,和完整的冶铁锻造技术。使秦军的武器装备得到显著提升;使秦军的作战能力如虎添翼;使“虎狼秦军”之名响彻天下,威震列国。
公元前230年,秦国任命内史腾为将,率军十万开启灭韩之战。内史腾率军强渡黄河,狂飙突进,直取韩国都城新郑,一举破城,随后分兵攻占韩国全境,至此韩国灭亡。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先灭亡的国家。真是成也“宜阳铁山”,败也“宜阳铁山”。
秦灭六国示意图
“宜阳铁山”在韩国手中虽然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并使韩国得到了“劲韩”的美誉。可到了秦国手中后,“宜阳铁山”的作用被最大限度的利用,发挥出了最大的价值。加快了秦国扫灭六国的时间,降低了秦国兵力的损失。为秦军横行天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为何“宜阳铁山”在韩国手中发挥的作用,没有在秦国手中发挥的作用大,是因为韩国没有秦国更加重视吗?公子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并非是韩国没有秦国重视,因韩国小国寡民,国土面积狭小,还被分成两部分,宜阳战败后,国土更是被一分为三。这样的国土结构,使得韩国根本没有战略纵身,“宜阳铁山”的作用再大,这种情况下也发挥不了最大作用。
韩国虽然地处中原人口稠密,土地肥沃。但是韩国毕竟地域狭小,全国人口也不多。全国几十万兵力全部配备,“宜阳铁山”打造出来的制式武器装备,全国百姓都用上铁制农具。对于含铁量巨大的“宜阳铁山”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
秦国经历了商鞅变法后,国力大盛,又经历了历代国君的励精图治。综合国力更是领先于其余六国,拥兵百万,把铁制武器装备和冶铁技术运用于军队当中,所产生的威力必然使六国更加畏惧。在秦国手中“宜阳铁山”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结语公子认为,战国时期是青铜和铁器的交替时代。韩国虽然坐拥“宜阳铁山”,在韩昭侯的领导下,成为军队最早装备铁制武器的国家,风光一时。韩国的土地、人口毕竟是七国之中最少的,加上国土结构的特殊性,没有战略纵深。被夹在各个大国之间,很难平稳发展。即使国君再英明,先天不足的情况下,也难以成为战国初期魏国那样的强国。因此,公子认为“宜阳铁山”被秦国所夺,得到了最大的价值体现,使混乱的战国时代提前终结,国家迎来大一统,百姓不再遭受战乱之苦。也许这才是最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