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载画像和“横渠四句”
北宋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张载出生在官宦世家,父亲张迪根据《易经·坤卦》为其起名载,字子厚,对张载寄予厚望。
张载天资聪慧,敏而好学。自幼在同龄孩子中便卓尔不群。史载:"志气不群,知虚奉父命"。少年丧父,使他更加早熟,因生活在边疆地带,与西夏接壤。张载从小便留心兵事。更因当时宋朝和西夏在边境军事冲突不断,让“少喜谈兵”的张载对于兵事更加激情澎湃。
张载画像
宋仁宗庆历元年(1041年),二十一岁到张载决定投笔从戎,写下《边议九条》,求见当时主持西北军政的范仲淹。希望能效命沙场,建功立业。范仲淹召见了这位异于常人的儒生,通过交谈,对张载大加赞赏,认为他将来必定成就非凡。但对他投笔从戎的志向有不同看法,说道:“儒者自有名教,何事于兵?”劝他潜心儒学,不要过多研究兵事。并送他一本《中庸》加以勉励。
经过范仲淹的指点后,张载回到家乡,刻苦研读《中庸》,其后又遍阅儒释道三教经书典籍。经常以书信向范仲淹请教。经过十余年的潜心研读,用心感悟。遂建立起自己的学术体系。庆历二年(1042年)时,范仲淹还特意邀请张载到庆阳,为抵御西夏而修建的大顺城,撰写城记以为纪念。
张载雕像
嘉佑二年(1057年),三十八岁的张载赴汴京,参加了被后世赞为“千古第一龙虎榜”的这届科举考试。并且高中进士。与程颢、程颐兄弟成为同科进士,被后世称为“北宋五子”的五位理学先贤,此次科举出了三位,被传为佳话。
张载以进士步入仕途,三任地方官,两次被宋神宗召回京城晋升。为官15载,为官期间,更是严明律法,劝桑兴农,施以德化之教。使得地方大治,百姓称颂,朝廷褒奖。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因胞弟张戬反对王安石变法,遭受牵连。随后辞官回到家乡横渠。在少年求学的书院崇寿院治学讲经,传道受业,总结一生所学。最终确立了自己的关学思想体系。
张载祠中的塑像
并在此期间著书立说。特别是一次悟道后,说出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一传颂千古的“横渠四句”。
也许大家对张载其人不甚了解,但他的“横渠四句”估计大家都是耳熟能详。“横梁四句”明确提出了天人合一的终极目标,清晰的阐述了实现天人合一所要走的道路。将个人的生命价值与天人合一的思想意义结合统一,变为整个社会安心立命的大同社会。
“横梁四句”此后,被历代帝王,官宦,士人所研读,并奉为使天下太平的思想理论依据。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更是成为中华民族的最高精神标高。因此张载在南宋理宗淳佑元年(1241年),被朝廷赐封郿伯,从祀孔庙,永享祭祀。实现了古代文人死后的所能得到的最高荣誉。即使到了近现代,还是有无数的学术大家学者研究“横渠四句”所传递出的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