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今天!
大碗城市调研,正式在本周开始。咱们的第一站,在哪儿?
成都!
为啥是成都?
根据今年一季度成都的最新数据,
新房成交27871套,同比增长19.77%;
二手房成交60100套,同比增长32.9%;
土拍市场,成都共成交32宗住宅用地。其中,10余宗宅地楼面价超2万/㎡,最高地价超4万/㎡,溢价率达100%;
房价方面,成都3个新房项目成交均价超6万/㎡,最高预售单价超16万/㎡。
数据显示,成都市场热得滚烫。
这样的市场,大碗没道理不实地去调研一番!
与此同时,
2021年,大碗曾在成都进行了一波深度调研。关于成都城市发展、板块变迁,以及对成都市场未来的期望,我们都曾一一记载。
如今,成都有新变化,也是时候重返成都一趟!
接下来,言归正传。
说起成都,全国人民都会想到那两个字。
安逸!
初到成都的第一份安逸,应当是14元的二两豌杂面。
这要是放在杭州,一定得20块钱起步。
但是,
我很快就安逸不起来了。
因为,今年的成都就像一台焦虑制造机器!
只要一进售楼处,你就会遭受价格焦虑、产品焦虑、区位焦虑的暴击……

满眼望去,全是涨价!
论成都的涨价速度有多快?
围绕着近期的土拍市场,有一句话非常经典:
成都楼面价从1万/㎡涨到2万/㎡,花了13年;
从2万/㎡涨到3万/㎡,花了5年;
从3万/㎡到4万/㎡,只用了16天。
听起来很夸张是不是?
实地感受一下,你只会觉得丝毫不夸张。
以大碗今日调研的首个板块,崔槐板块为例——
你能看到的是,一跳,再跳,还能跳的新房市场。
我们看的第一个项目位于崔槐板块2.5环内,户型建面仅分117㎡、140㎡两类。
此项目首批取证,均价约2.9万/㎡。
第二批取证,开始捆绑车位销售,一个车位约10万块;
第三批取证,连带上车位,均价约3.3万/㎡。
此项目,从首开到第三批取证,时间差仅半年。
也就是说,
短短半年,涨了四五十万。
很凶吧?
但我要是告诉你,涨价才刚刚开始呢?
再看第二个项目,位于崔槐板块的2.5环外——
差不多的价格,此项目起步面积达142㎡,大面积足足有187㎡。
由此,
起步总价又涨了70万。
最后看项目三!
这是今年华润在槐树店拿的一块宅地,楼面价达20400元/㎡,一举创下板块内地价新高。
按照2万/㎡地价,华润项目的售价保守估计为3.8万/㎡。
与此同时,此项目的起步面积很可能达到180㎡。
总价预计700万起。
这回,
起步总价涨了小两百万。
这就是当下的成都。
售价在涨!
面积在涨!
地价,未来的预期,也在涨!
成都楼市,好像就想这么左脚踩着右脚,直接冲上天去。
涨价还不可怕,
可怕的是,真的有人在为涨价买单!
今年一季度,
成都新房住宅成交均价约2万/㎡,同比上涨了13%。其中,“5+2”区成交均价更是达到了2.7万/㎡。
据统计,
2024年,成都新房住宅套均成交总价为226万。
2025年,套均成交总价涨到了260万。
仅仅一年时间,
成都人平均买房难度激增34万!
这可不得焦虑嘛!
同时,平均值之下,还藏着大不易。
2024年一季度,锦江区新房套均总价不到500万。
2025年一季度,锦江区新房套均总价达840万。
你看,一涨涨个二百多万,这可不得彻夜难眠地焦虑!

当新房总价无上限地拔高,会发什么?
正如锦江,当新房门槛从500万猛然拔高到840万——
500万预算的买房人,从锦江跑到了崔槐板块。
从锦江挤兑出来的买房人,变向加重了崔槐板块的竞争,而随着崔槐板块的涨价,也将有一批买房人转战二八板块。
你看,
成都的焦虑,还在自上而下地加重。

涨价焦虑背后,是成都人的产品焦虑。
成都为什么这么能涨价?
当我看到这张图时,我找到了答案。

请注意这张图其中的重点:容积率3.0以下的低密改善。
一个将住宅容积率3.0以下称之为“低密改善”的城市,说明这个城市过去的开发模式一定是高容积率、高密度的。
事实确实如此。
追溯成都过往的土拍历史,
2006年-2015年,成都宅地的容积率在4.0以上;
2015年-2020年,成都宅地的容积率在3.0以上。
也就是说,
往前数个10来年,成都住宅全是这样的。
超高层。

高密度。

塔楼。

成都人,甚至都不在乎南北朝向。
而随着近几年,成都市场逐渐改善化,新规之后,成都迎来第四代宅——
清一色的板楼;
规正的南北朝向;
阔绰的大门、丰富的水系园林、下沉式庭院会所……

当然,还有第四代住宅的最强优势。
超高的得房率。
下图为成都120㎡的餐客厅实景图,餐客厅面积可达40㎡。
该户型实际得房率达110%。
即实际到手面积达132㎡。

至此,
成都楼市的住宅产品,完成了从老年机到智能机的彻底蜕变。
从老年机到智能机,会发生什么?
大面积的淘汰!
从2018年-2024年,成都的二手房挂牌量在持续推高。
2018年,仅7万余套。
2024年,则高达25万套。
翻了三倍有余。

紧接着,
新房价格将狠狠地甩开二手房价。
由于,
新房产品越做越好,二手房只有更撇没有最撇;
新房全面改善化,二手房全被刚需接盘。
所以,
新房价格越来越高,二手房价格越走也低;
2021年,成都新房平均单价1.6万/㎡,二手房平均单价1.7万/㎡;
2024年,成都新房平均单价1.9万/㎡,二手房套均总价1.4万/㎡;
而总价差则更惊人。
2021年,成都新房套均总价193万,二手房套均总价124万;
2024年,成都新房套均总价231万,二手房套均总价129万。
从70万涨到了100万。
这些数据,组成了所有成都人的一句心声:
置换越来越难!
用销售的话来讲,
现在卖一套老房子,加点钱能买一套新房。
以后说不定要卖两套。
这就是成都人的产品焦虑——
新房与二手房的状态,如鸳鸯锅一般泾渭分明。
清汤是二手房,
红汤是新房,
随着鸳鸯锅越煮越久,红汤越来越辣,再能吃辣的成都人也不一定遭得住。

手握三四百万,也没得选的成都人。
2024年,成都新房套均总价达231万,但成都买房的难度可不止231万。
首先,二环内已经没有新房可选。
成都二环内全是老破小,单价不到两万,虽说是市中心,但房产市场早已经去中心化。
相反,成都不少板块的二手房价都已经超过市中心。

其次,咱们按方位来看。
成都北,号称“成都叙利亚”,毫无价值可言;
成都西,多为二手房,核心区域几乎无新房;

成都南,贵得买不起。
金融城,均价3.8万/㎡,动辄200㎡起步;
大源,前些日子土拍楼面价拍到了3万/㎡;
麓湖,那就更不用提了……
所以,
成都三四百万新房还能买在哪儿?
唯有成都东!
更确切地说是,成华东。
崔槐板块、二八板块!
3环以内,成熟的万象城商圈、新晋顶流东郊记忆,听说可能还会来个山姆……
不知不觉中,三四百万预算成都能选的也只有成华东了。
但是,但是,
这毕竟也只是成华东呐!
一个以“文创”为产业核心的片区。其中,主要为工业遗址的改造,如东郊记忆,以及音乐、动漫、游戏等产业。
而城南能撑起3万+的房价,靠的可是行政力量、金融产业、科创产业……
更何况,
成华的供应量已经足够大。
近三年,成华区已经供应新房超3万套。
2025年一季度,已经出让了7宗宅地,合计600多亩的面积。
未来,成华区还有大量的厂房要拆,大量的老旧小区将进行旧改,也意味着仍有大量的潜在商品房供应。
这就是成都人的区位焦虑——
看得上的,买不起。
看不上的,也即将买不起。
当然,
焦虑的成都人,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了。
前段时间,位于成华东二八板块的某项目开盘——
126套房源,合计700多组参与摇号。
每套房源平均5组家庭在抢着买。
事实证明,2025年的成都人,消除焦虑的办法好像只有一个——
买一套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