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勃列日涅夫掌权后,立即恢复了被赫鲁晓夫废除的特权制度。
在特供商店领域,以“小白桦商店”为基础建立了官方的外汇贸易网络,专门销售进口商品,并规定只能使用外汇进行支付。
从那时起,这里成为苏联权贵阶层独享的消费天地,普通苏联百姓无法靠近那些令人向往的货柜。
因为这个地方象征着特权和财富,成为社会阶层分化的象征。
“小白桦商店”这类特权供应商店首次亮相可以追溯到1936年斯大林时代,在莫斯科分布着三家主要的大型商店,分别是“古姆”、“楚姆”和“莫斯科”。
这些商店不同寻常,它们是专为外国游客和外国人设计的独特商店,只允许使用外币进行结算,商品种类也十分繁多。
顾客可以从商品目录中挑选所需的商品,通过苏联对外贸易银行进行转账,这为苏联赚取外汇提供了途径。
然而,随着苏联特权阶层的崛起,这些为外国人设立的商店逐渐演变成了苏联权贵阶层的专属购物场所。
因此,有人常说:“那两棵‘白桦树’是为官员和支付得起支票的人准备的。”
1964年,苏联特权阶层推出的代表人物勃列日涅夫,解体“被退休”的赫鲁晓夫成为苏联的新话事人。
赫鲁晓夫在权力掌握期间,对苏联内部的特权和贪腐问题采取了坚决的打压措施,这也是导致他被迫下台的主要原因。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很快就恢复了苏联特权阶层的“合法”权益,包括实施终身任期制、建立特权体制等。
而“小白桦林商店”则是专门为苏联特权阶层设立的特殊商店,旨在满足他们的奢华需求。
在这些特殊商店中,苏联上层人士得以购买国内稀缺的食品,如鱼子酱、蝗鱼、鲑鱼和进口伏特加。
此外,还有各种“资产阶级”的享乐用品,如法国白兰地、苏格兰威士忌、美国牛仔裤、瑞士巧克力、意大利领带、奥地利皮鞋、英国呢绒、法国香水、德国晶体管收音机、日本录音机等。
这一系列的奢侈品购买成为苏联特权阶层的日常,彰显了他们与普通人的巨大差异。
在苏联国力不断增强的过程中,苏联普通人民手中的财富逐渐增多。
与此同时,“小白桦商店”为了生意更好,把社会阶层划分玩得明明白白,开始根据不同的等级制定了商品标准:
第一种标准,为各国使团和外国游客提供苏联特色商品的购物服务;
第二种标准,为苏联权贵和拥有海外亲属的居民提供进口商品的购物服务;
第三种标准,为那些在黑市获得外汇券的有能力的苏联普通人提供的商品服务。因此,普通苏联百姓有了与权贵们一同进入“小白桦商店”的机会。
只要能够获取一些外汇,并将其兑换成专用的商店购物券,他们就可以购买那些在苏联普通商店或杂货店中难以找到的商品。
当然,如果你的外汇来源不够合法,或者在周围遇到警察询问时难以交代清楚外汇的来源,那么你只能选择老老实实地进去吃牢饭。
为什么苏联的一般民众会用手中的金银等财物去黑市兑换外汇,然后冒着坐牢的风险也要涉足“小白桦林商店”呢?
这并非是为了追求苏联上层人士独特的消费体验。
而是因为苏联特殊的供给制度和不平衡的经济模式,导致了普通民众需要的日常商品和食物极度稀缺。
他们需要排长队等待购买日用品,有时甚至需要排队一两个小时,最终却只能面对空荡荡的货架。
为了满足基本的日常需求,苏联的一般民众迫不得已将手中的金银等财物用于兑换外汇,并冒险涉足“小白桦林商店”以购买必需的生活用品。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苏联的干部阶层,他们不仅享有特供商店的待遇,还会在“小白桦商店”购买进口商品。
每逢周末,“小白桦商店”门口都会人头攒动,汽车停满街道。
持有合法证件的苏联权贵和他们的家属纷纷排队等候进入商店购物。
与普通民众不同的是,他们可以自由进出,无需担心警察的盘问,这使得他们能够更轻松地获取所需商品。
在偏僻巷子里,同样有人排起了长队。
苏联普通民众虽然有权进入“小白桦林商店”,但他们却只能涉足专门为平民设立的商品售卖区。
对于苏联的权贵们而言,这里是寻找国内无法获得的享乐用品的地方;而对于普通人而言,造访这里则是为了购买生活所需的日用品。
这种现象凸显了苏联社会存在的巨大阶级落差和贫富不均。
一个小小的特供商店,就是苏联权贵和普通民众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