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勇去接陈锡联,出门妻子林斌交代:见面不要再喊他老陈

秀才说文史 2025-04-11 12:04:49

1975年9月的一天,时任新疆军区司令员的杨勇坐车正要出门,妻子林斌走了过来,她帮杨勇整了整衣领,说道:“见面不要再喊他老陈。”

原来,杨勇这是要去接陈锡联。

说起陈锡联,他和杨勇的友谊绝对称得上患难兄弟。

杨勇出生于湖南浏阳,陈锡联出生于湖北黄安。虽然地域不同,共同的信念最终使两个人走到了一起。后来,他们一个是5兵团司令员,一个是3兵团司令员。战场上两个人互相协作,并肩作战。

相比于战场上的亲密无间,战场下的陈锡联对杨勇多次出手相助。

历史特殊时期,杨勇遭到了冲击,被撤销一切职务,这时候,陈锡联顶住各方压力,把杨勇接到了沈阳,并扬言:“谁要是和杨勇过不去,就是和我陈锡联过不去。”一句话,挡住了那些想对杨勇动歪心思的人。后来见时机成熟,陈锡联又顶住压力,为杨勇复出争取机会,直到杨勇如愿以偿出任新疆军区司令员。

陈锡联不但工作上对杨勇无私的照顾,生活中两人也是一对好兄弟。无论是杨勇去了陈锡联家,还是陈锡联去了杨勇家里,都像是在自己家一样,两个人开开玩笑,打打嘴仗,没有一点拘束,陈锡联一直喊杨勇“老杨”,杨勇也喊陈锡联“老陈”。

在共和国的将军中,两人的关系绝对称得上好哥们。

既然杨勇和陈锡联两个人是多年的老朋友、好哥们。那么,林彬为什么还要交代杨勇“见了陈锡联不要再喊他“老陈”呢?难道是两个人关系出现了裂痕?

当然不是!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说说陈锡联为什么来新疆。

陈锡联这次来新疆既不是观光旅游,也不是走亲访友,而是参加活动来了。

1975年是新疆自治区成立20周年,新疆自治区决定举办一场庆祝活动大会,计划上报到中央,毛主席和周总理都非常支持,就派出了一个特别代表团前往新疆参加活动,代表团团长正是陈锡联。

当时,陈锡联是国家副总理,头上又冠着代表团团长的头衔,在林彬的眼里,陈锡联是中央下来的领导,又是杨勇的上级,如今身份不同了,为了彰显对陈锡联的尊重,所以,林彬才交代杨勇,见了陈锡联不要再喊他老陈。

那么,妻子林彬的交代,杨勇记在心里了吗?

当然没有!

在杨勇心里,陈锡联永远是那个身居高位不迷失,身处逆境能患难的兄弟,是生死之交,是他心中的老陈。

他清楚的记得,有一次,两人同时参加一个战友聚会,因场合不同,杨勇见了陈锡联喊了一声“陈司令”,陈锡联不答应了,说道:“老杨,咱俩认识这么多年,你喊我老陈也喊了很多年,今天见面你喊我一声‘陈司令’,我心里很不舒服。”

见陈锡联说出这样的话,杨勇知道他生气了,马上纠正喊一声“老陈”,陈锡联这才笑了。

后来,杨勇见面再没喊过陈锡联一声“陈司令”,一直都是“老陈”相称。

一声跨越军衔和官职的“老陈”,满含真情,是两人几十年如一日,用生死之交积攒下来的深厚情谊。

果然,当陈锡联一下火车,看到接站的杨勇,口中喊一声“老杨”,上来就是一个拥抱,俨然一对久别重逢的好兄弟。

回军区的路上,两个人走一路聊一路,甚是开心。陈锡联当场提出,取消军区安排的食堂,吃饭就去杨勇的家里。

林彬后来回忆说:“吃晚饭的时候,杨勇一口一个‘老陈’地喊着,还时不时给陈锡联夹菜,陈锡联的脸上一直挂满笑容,他们俩真的是一对生死之交,患难兄弟。”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