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父母心中,最大的期盼莫过于儿女早日步入婚姻的殿堂。
然而,除了反复催促儿女婚嫁,父母们还能做些什么呢?这却成了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
诚然,不少父母费尽心思为子女置办房产、购车,他们认为这些是结婚的必备条件。
然而,环顾四周,我们会发现一个家庭拥有多套房产的现象屡见不鲜,数万元的车子也充斥着大街小巷,房产和车子已经不再是稀世之宝。
相较之下,以下几种情况中的父母,他们的困扰比起没有房产、车子更能阻碍儿女寻找合适的伴侣。

01 父母认同了不婚不育,鼓励儿女单身,不受婚育的苦。
自某个不被察觉的瞬间,张爱玲的至理名言,如同春风化雨,悄悄植入无数家庭的心灵深处。
那些父母,并未手握卓越的才智,未曾遗留令人羡慕的财富,也无力为子女铺就一条通往富饶的捷径,让他们在肥沃的职位上轻松揽获金币。
他们中的许多人,或许终身沉浮于社会的底层,依靠农耕、打散工、流水线上的辛勤汗水,艰难地维持着生计,仿佛挣扎在炼狱般的世间。
家庭纠纷与喧嚣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有的家庭早已支离破碎,离婚已数载。
他们用饱含血泪的经历,向子女传授着这样的智慧:“勿轻易涉足婚姻的泥潭,婚姻不过是束缚的囚笼;勿轻易生育,代代相传的贫穷,毫无意义。”
因为这一代人,已经尝尽了人生的苦涩,体验了育儿的艰辛,于是他们不愿让子女再承受类似的苦难,这似乎是出于一片慈爱之心。
但他们似乎忽略了,人生的辩证法告诉我们:若不愿在年轻时吃尽苦头,便将在暮年承受更多的苦楚。
在三十至四十岁的年纪,不结婚,不育儿,确实可以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即便收入微薄,也能悠然自得,因为没有了抚育子女的沉重负担。
但当岁月流逝,步入花甲之年,虽然有了退休金的庇护,生活也不会过于艰难。
然而,当行动不便,我们或许能依靠保姆的照顾,但问题是,我们的积蓄,真的足够支付保姆的费用吗?我们将遗产赠予他人,内心是否会感到遗憾?
如果选择居住在养老院,周围的老人都有子女的探望,而你却始终孤零零一人,那种孤独与苦涩,该有多么难以承受。
每一代人,都必须历经苦难的洗礼,方能成就非凡人生。
父母对子女不婚不育的认同,将所有幸福留给自己,这种思维无疑是短视和自私的。这一代父母,在晚年享受到了子女的孝顺;但子女却无子女孝顺,孝道由此断层。这难道不是父母在无意中既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子女吗?
错误的婚姻观和社会价值观,真的会为子女带来终身的遗憾与深深的痛苦。
02 父母坐等儿女养老,让儿女身边的人,望而生畏。
在“湖南都市”频道的一档节目中,我曾经目睹了一个令人感慨的故事。
故事的女主角名叫方宝琴,她邂逅了忠厚老实的何庆林。经过一番甜蜜的恋爱,两人携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何庆林的老家简陋至极,四壁空空如也,但方宝琴并未因此而有所嫌弃。
然而,当她定居下来后,方宝琴逐渐发现公公婆婆异常小心眼。在她坐月子期间,婆婆看到她吃了十二个南瓜,心疼得不行,忍不住抱怨:“这个儿媳实在能吃,简直就像一只饿猪。”
公公则因担心儿媳会离他们而去,竟然在地上故意放置钉子。当儿媳的脚被扎伤时,公公才安心下来。
而丈夫何庆林的态度也让人费解,他认为:“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
最终,在母亲的帮助下,方宝琴毅然选择了逃离这个家庭。
显而易见,这个家庭的问题在于心灵的贫瘠。他们既没有长远的规划,又对儿媳百般算计,同时还缺乏谋生的途径。
设想一下,如果你踏入一个新的家庭,发现有多位家人正等着你养活,你是否会感到恐惧?
即使你拥有超凡的能力,也难以支撑起一个大家庭。
对于一对新婚夫妇来说,如果他们需要养活四位老人,这无疑是一项巨大的压力。
实际上,一些年轻人除了要赡养父母,还可能需要照顾祖父母,这样的经济负担更是沉重。
如果一个年轻人遇到心仪的对象,对方却开口就说:“你必须照顾我一辈子,还要养活我的父母。”这时,恐怕会选择立刻逃离。
父母没有为自己储备退休金,而是等待儿女的赡养;父母以为为儿女购买了房子,就可以理所应当地依赖儿女。这样的状况,都可能让儿女的恋爱对象望而却步。
寻找伴侣,是为了共同享受甜蜜的夫妻生活,而不是将一大家人的压力全部承担下来。毕竟,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并非人人都能成为企业家或富豪。
03 父母什么都要管,设定了很多条条框框,儿女完全没有自主权。
在充满爱意的节目“爱要大声说出来”中,我们遇到了张苗苗,这位女儿在寻找爱情的道路上屡遭挫折,她的几段恋情均未得到母亲的认可。
母亲忧心忡忡地表示:“你的首位恋人,镜片厚重,自幼便佩戴,这难道不是遗传上的瑕疵吗?第二位恋人,虽是教师,事业稳固,北京有家,却生活习惯邋遢,家中杂乱不堪……第三位恋人,对母亲言听计从,而其母又过于强势。”
张苗苗泪流满面,哀求道:“求求你,别再逼我走上绝路。”
显然,母女之间的思维频道大相径庭,而母亲的言行似乎占据了主导地位。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瑕的人,也没有完美无缺的爱情。若是一味追求完美,那么将永远无法找到心仪的伴侣。
选择伴侣时,确实需要设定一定的条件,但条件过于严苛,只会适得其反。过多的条件,反而会成为爱情的绊脚石。
我们应该构建合理的条件,根据爱情的发展灵活调整,这样才能如同顺水推舟,顺利前行。
正如罗素所言:“爱情只有在自由自在的状态下,才能茁壮成长。将爱情视为一种负担的想法,只会让爱情凋零。”
人生道路上,我们会与无数人擦肩而过,但真正能够相知相守的,寥寥无几。
如果父母将儿女身边的潜在伴侣一概排除,儿女始终单身,成为“剩男剩女”,这也就不难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