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童年至成年,我们一直接受着这样的教诲:“忠厚者不遭亏损;即使偶尔受损,亦非深重之害。”
涉足职场,众多领导者常常语重心长地告诫:“绝不可让忠实可靠之人遭受不公待遇。”
细细品味,便会察觉,诸多关键机遇,关乎命运的重大转折,若错失良机,被他人先行一步占据,自己便永无逆袭之机,只能默默吞下那苦涩的哑巴亏。
于是,任何事物的把握,都有其精准的尺度,务必避免“过度则不足”的尴尬境地。在这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我们需要明智地把握每一个细节,以确保不致失衡。

01 人太老实,必有灾殃。
在《水浒传》中,林冲一亮相,便与众不同,顶着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师的显赫头衔,生得一副“狮头环眼,燕颔虎须”的英勇相貌。
他还拥有一个既美丽又善良的妻子,张氏。
一日,张氏前往东岳庙烧香祈福,不期而遇到了高俅的义子高衙内。
高衙内是个贪淫好色的恶棍,一瞥见张氏,便起了歹心,企图将她纳为己有。
高衙内买通了林冲的知己陆谦,故意将林冲引出,灌得酩酊大醉。与此同时,他偷偷潜入林冲的宅邸,企图对张氏行不轨之事。幸亏林冲及时返家,方才阻止了这起悲剧的发生。
阴谋未遂,高衙内又生一计。他特意派遣手下将一把宝刀卖给林冲,随后又设计让林冲携刀前往白虎堂,与太尉相见。
这出“误入白虎堂”的戏码,使得林冲身陷囹圄,终被贬至沧州。
失去林冲庇护的张氏,遭受高衙内无休止的纠缠,最终含泪自尽。
深究此事的前因后果,不禁令人深思——一个身怀绝技的勇士,为何会失去自我,并无力保护爱妻?
细想之下,不难发现,林冲的本质是忠诚朴实,但也暴露出几处致命的弱点。
首先,他过于轻信他人。林冲一旦见到陆谦,便将其视为善良之人,未曾想过防备。
古人有云:“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林冲却忽略了这一点,忘记即便朋友也可能心怀叵测。
其次,他总是力求避免纷争。面对好色的高衙内,林冲并未激起斗志,反而希望对方能自行收敛。
他总是秉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样的心态虽好,却恰好助长了恶人的嚣张气焰。
再次,他习惯于顺从安排。高俅是他的上司,面对高俅的指示,林冲总是言听计从。
在被流放的途中,公差董超、薛霸屡次对他施加压力,林冲也总是逆来顺受,如同真正的囚犯般顺从。
这一点,在他刚加入梁山时也显露无遗。面对上司王伦的猜忌与刁难,林冲也是忍受了下来。
最后,他不敢展现真我。林冲虽然武艺超群,但在与人交往时,却总是隐藏自己的实力,即便吃了亏,也只会默默忍受。
例如,在野猪林中,公差将他绑起,他便束手就擒。若非鲁智深及时赶到,林冲恐怕早已命丧黄泉。
过于忠厚老实,只会让人任意欺凌,任意侵占你的所有。如此,又怎会有光明的前途呢?
02 敢于高调,日渐强大。
后来的林冲,历经磨难,终于脱胎换骨,变得更加强大。
他被迫投身梁山,却又听闻妻子离世的消息。从此,他再无任何牵挂,开始抒发豪情壮志。
面对那位不称职的梁山首领王伦,林冲与智多星吴用携手,将他废除。
在梁山众好汉的数次征战中,林冲每次都全力以赴,屡立奇功。在英雄排位时,他脱颖而出,位列第六。
归顺朝廷之后,林冲南北征战,成为了一名令人敬畏的战士。
举例来说,在征讨王庆的战役中,林冲与呼延灼、董平在内的十名将领驻守宛州西侧,斩杀了敌军主将张寿;他还曾在红桃山一役中,击毙守将雷应春,以及统军先锋周积。
最终,林冲被追封为忠武郎。
有句俗语:“谦逊为人,高姿态行事。”
作为普通人,我们或许不能像林冲那样在战场上拼杀,但在改变命运的过程中,偶尔展现一下高姿态,也是必要的,让人明白我们并非善茬。
首先,在利益分配上,要“高调”地宣扬规则。
世间万物,无规矩不成方圆。尽管众人皆知此理,但在执行规则时,许多人却动起了歪脑筋。
你应当理直气壮地宣传规则,并身体力行地践行。这样一来,规则就会成为你的护身符。
在秦朝末年,陈平在为乡里人分肉时,就严格遵循规则,赢得了众人的尊敬。他曾自豪地说:“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
后来,陈平成为西汉的开国功臣。规则,让他如鱼得水。
是你的权益,就在规则所及,你应当据理力争,你的退让,实际上是对他人侵犯的纵容。
其次,在展示自身能力上,要“高调”地彰显才华。
众所周知毛遂自荐的故事,但真正能做到的人却寥寥无几。
如果你勇于展示自己的才华,定会得到周围人的支持,改变命运的机会也会大大增加。
看看那些刚刚走出校门的护士们,她们从不轻易承认自己是“新手”,而是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经过几次尝试,她们就能游刃有余。
最后,在遭遇不公时,要“高调”地反抗。
有句话说得好:“不高调反抗,不公就难以得到重视和解决。”
与其低声下气地求人公正对待,不如挺身而出,指出对方的错误。
社会上有一种现象:“谁闹谁有理。”虽然看起来有些极端,但其中也蕴含着一定的道理。当你勇敢地站出来,高调地抗争,对方往往会在压力下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