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紧急下达5000万元抗旱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全省小麦抗旱浇麦和保粮稳产工作。
4月中旬以来,河南遭遇持续性强风天气(多地阵风达8-10级,局地15级),叠加降水偏少,导致全省近五成气象观测站麦田表层土壤缺墒,豫北、豫西及南阳、信阳等地旱情尤为严重。
截至4月中旬,全省近五成气象观测站干旱比例达49%,部分地区超过60%。
气象部门预测,4月下旬至5月上旬仍无明显降雨,干旱可能加剧。
河南全省多地启动抗旱应急响应机制,成立抗旱服务队,确保“能浇尽浇”。
河南全省都在积极抗旱,有人却在高唱“丰收的架子”,到底谁在说谎?
国新办4月18日举行一季度有关经济数据例行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高兴的表示:今年的小麦有“四个最”,底墒最足、出苗最好、缺苗最少、植株最壮,一眼看去,整整齐齐、浓绿浓绿的,颜色特别正,丰收的架子已经搭起来了。
一遍是河南人在河南农田里农历抗旱保收,一般是司长大人在北京的新闻发布会上高唱“丰收赞歌”;
奇葩的是这样的事情竟然发生在同一天,到底是谁在说谎?
这件事情不由得让人想起去年,河南官媒发布《麦田治愈》小视频翻车事故。
当时也是河南全省在积极抗旱,但是部分官媒将注意力放在麦田治愈上面。
它们疯狂的夸赞麦田风景好,非常治愈,是大地满是绿色写下的诗句。
一遍是老农民的辛苦抗旱的背影,一遍是媒体记者的诗情画意。
极大的反差立即引发了网友的口诛笔伐,最终这则小视频被紧急删除。
这次农业部专家再次在河南麦田翻车,主要还是脱离群众太久了。
可以肯定的是潘司长大人看到的麦田肯定和网友看到的不一样。
这件事情如果持续发酵下去,估计不仅潘司长要倒霉,河南有些人也要倒霉。
无论这些人是出于何种目的做出这样的事情,但是老天爷是不懂人情世故的。
河南的小麦是不会因为一句“丰收的架子已经搭好”的夸赞,就真的丰收。
河南是中华粮仓,谁在这件事情上搞鬼,就是坑全体国人。
河南粮食总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小麦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强,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作为全国粮食主产区,河南的粮食生产对稳定全国粮食市场、确保粮食供应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8亿亩耕地红线主要在河南,可以说河南在替全国人守饭碗。
2024年夏粮总产757.06亿斤,增长6.64%;秋粮总产创新历史纪录,全年粮食总产达1344亿斤。
河南就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基本盘,河南粮食安全了,我们的饭碗也就安全了。
河南就是我国的的基本盘,也是国家最后的底线。
河南省耕地面积为1.127亿亩,在全国各省区中排名第3位,仅次于黑龙江(2.58亿亩)和内蒙古(1.39亿亩)。
河南以占全国约6%的耕地,贡献了全国约10%的粮食,尤其是小麦产量占全国1/4强,体现了其粮食生产的高效性。
每年调出600亿斤粮食,河南是全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可以说河南用最少的土地养育了最多的中国人。
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千万不能弄虚作假。
河南就是中国人的根,只有这个根不出问题,中华民族就一定能崛起。
没事儿,不缺我们河南这点麦子,炼你姥娘的钢铁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