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位国资高管入驻,职业经理人时代终结,万科未来何在?

江瀚视野 2025-02-08 11:01:20

曾经,房地产市场职业经理人化是市场的发展的大趋势,王石当年的退隐曾经引发过市场的热议,然而就在最近15位深圳国资的高管入驻万科,面对着国资的全面接手,让人不禁想问万科的职业经理人时代要终结了,万科的未来又该向何处去呢?

一、15位深圳国资高管入驻万科?

据搜狐财经的报道,万科迎来一批新中高层,内部任命10位深圳国资背景高管,涵盖战投、财务、法务等职能部门,以及开发经营BG本部多个核心岗位。

春节前最后一个工作日,深圳国资出手接管万科,郁亮辞去万科董事会主席,转任执行副总裁;祝九胜辞去总裁职务,不再担任任何职务;朱旭辞去董事会秘书职务。

深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辛杰被选举为万科董事会新任主席;同时,李锋、华翠和李刚三位深圳国资系高管,被聘任为万科执行副总裁,田钧被聘任为董事会新任秘书。

春节假期后开工首日,万科又迅速任命一大批新的中高管理层,分散至万科各业务板块,10人中6人来自深铁系企业,如深铁置业、深铁集团、深圳铁路投资建设集团。

随着此次任命,深圳国资进入万科的高管已达15人,“拯救”万科的节奏可谓紧凑,一个春节假期管理层大换血,迅速形成国资纵深管理的格局,全面接管万科。

万科的管理架构,由此也从“职业经理人主导”变为“国资主导”的混合所有制模式。

最受瞩目的郁亮,保留了副总裁职位,但在集团已经滑落到第三位。从分工看,他不再具体分管实际业务,主要是职责是辅助辛杰做好对接工作,同时进行战略研究分析。

二、职业经理人时代终结,万科未来何在?

近期,15位国资高管的入驻,标志着万科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变化不仅意味着万科职业经理人时代的终结,也预示着万科正在向混合所有制的国企方向转型,这场转型到底对万科意味着什么?我们又该怎么看这件事?

首先,万科此次管理层的大换血,涉及15位来自深圳国资系统的高管入驻核心岗位。这些高管涵盖了战略投资、财务、法务等多个重要职能部门,全面掌控了万科的内部运营。此外,万科总部及区域核心岗位的十余名新高管亦全数由国资背景人员担任,这一系列的调整无疑是万科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国资高管的入驻,标志着万科从职业经理人主导的模式向国资深度管理模式的转变。这一转变不仅体现在人事层面,更体现在公司治理结构和战略方向上。国资的介入,为万科带来了新的治理理念和运营模式,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其次,万科的职业经理人模式在过去曾经为万科带来了令人瞩目的市场表现。在这种模式下,万科拥有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职业经理人团队,他们凭借着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卓越的管理能力和高效的运营策略,使得万科在房地产市场中脱颖而出。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房地产行业,万科通过职业经理人模式实现了规模的稳步扩张和品牌形象的不断提升。万科的销售额逐年增长,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并且在全国多个城市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同时,万科在企业治理方面也表现出色,通过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有效地防范了企业运营风险,使得万科成为整个房地产市场上少有的平稳发展企业。

第三,然而,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深度调整,万科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困局。近年来,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持续收紧,市场需求逐渐萎缩,房价上涨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房地产企业的销售业绩普遍下滑,资金压力不断增大。万科同样面临着销售下滑和资金紧张的问题。为了应对市场变化,万科不得不采取降价促销、加快项目周转等措施来缓解资金压力,但这些措施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利润水平。此外,随着土地成本的不断上升和融资难度的加大,万科的经营成本也在不断增加,进一步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第四,虽然国资的介入为万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万科国企化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国资高管如何真正融入万科的企业文化和管理体系,与原有团队形成合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国资高管如何在保持万科稳健发展的同时,激发其创新活力和市场竞争力,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验。可以说,国资的介入为万科带来了诸多机遇,但万科国企化也只是第一步,未来的发展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真正把万科发展好,能否扬长避短,正在考验着万科的管理者们。

0 阅读:46

江瀚视野

简介:互联网与金融的有机结合,资深互联网金融观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