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8年至1880年,英国为了对抗俄罗斯,维护英属印度安全发动了第二次英阿战争。最终英军获胜,成功控制阿富汗。那么阿富汗是如何沦为英国附庸的呢?
1878年6月至7月,英国、法国、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等五国为了阻止俄罗斯对巴尔干半岛的扩张与维持当地的势力均衡,于是邀请奥斯曼帝国、俄国、希腊王国、塞尔维亚公国、罗马尼亚联合公国、黑山公国等国代表在柏林召开会议。最后在俾斯麦的调解下,柏林会议成功遏制了俄罗斯对巴尔干半岛的野心,维护了英国、奥匈帝国、俄国在当地的势力均衡。
俄国见自己在东欧的扩张受阻,立即把侵略的目光转向亚洲中部地区。不久俄国使团前往阿富汗喀布尔,拜访阿富汗埃米尔谢尔・阿里汗,这立即引起了英国的高度警觉。英属印度总督罗伯特・布尔沃・利顿为了防止阿富汗落入俄国手中,立即向谢尔・阿里汗表示,希望派遣一个英国使团前往喀布尔访问。
谢尔・阿里汗为了维护阿富汗的独立地位,免受英俄两国的侵略,于是一直在英俄冲突中保持中立。他本来就对俄国使团的不请自来感到担忧与不满,现在英国使团也不请自来,使他的担忧加剧,于是拒绝了英国的请求。但英国执意派出内维尔・鲍尔斯・张伯伦为首的使团前往阿富汗,结果遭谢尔・阿里汗遣返,未能到达喀布尔。
罗伯特・布尔沃・利顿对谢尔・阿里汗的行为十分不满,决定对阿富汗发动入侵战争。11月,英军分三路入侵阿富汗。21日,英国陆军中尉塞缪尔・詹姆斯・布朗率军抵达开伯尔山口,向当地的阿富汗守军提出让英军入境的无理要求。阿富汗守将吴拉姆・海德尔・汗果断拒绝了英军的要求,结果英军以此为借口,发动突袭。最后阿军迅速溃退,使得英军占领了开伯尔山口。
12月2日,英军在佩瓦科塔尔之战取胜,打开了通向喀布尔的道路。此后阿富汗军队迅速溃退,英军很快就逼近喀布尔。谢尔・阿里汗只得弃城出逃,向俄国求助。但俄国不仅拒绝帮助阿富汗,还要求谢尔・阿里汗向英军无条件投降。1879年2月21日,谢尔・阿里汗在惊恐中去世,其子穆罕默德・雅库布・汗继任阿富汗埃米尔。
穆罕默德・雅库布・汗即位后立即向英国妥协,展开停战谈判。5月26日,英阿签订《甘达马克条约》,阿富汗将大片领土割让给英国,阿富汗外交事务由英国负责。自此阿富汗沦为英国的附庸国,英国使节得以常驻喀布尔,英军也撤出阿富汗。阿富汗民众对此十分不满,于是十分仇视英国。
9月3日,阿富汗军队因为欠薪及对英国殖民者的仇恨,围攻英国驻喀布尔使馆,杀死使节路易斯・卡瓦尼亚里及其下属。英国对此十分震惊,决定再次入侵阿富汗。10月6日,弗雷德里克・罗伯茨率领英军在查拉西阿布大败阿军,再次攻占喀布尔。英国认为穆罕默德・雅库布・汗参与了对使馆的围攻,于是将其废黜,立阿布杜尔・拉赫曼汗为阿富汗埃米尔。
阿布杜尔・拉赫曼汗
穆罕默德・扬・汗・瓦尔达克因为阿布杜尔・拉赫曼汗为英国所立傀儡,因此拒绝承认他为埃米尔,而拥立穆萨・扬为埃米尔。12月,穆萨・扬率军围攻喀布尔城外的谢尔普尔英军营地。阿军虽然人数众多,但武器落后,战斗力低下,因此遭英军击退,穆萨・扬势力也因此瓦解。此后阿富汗反抗军又与英军爆发多次战斗,但均被英军击退。
1880年7月27日,自立为阿富汗埃米尔的加齐・穆罕默德・阿尤布・汗在迈万德之战大败英军,但自身也损失惨重。英军向坎大哈撤退,加齐・穆罕默德・阿尤布・汗因此乘胜追击,直逼坎大哈。弗雷德里克・罗伯茨率军增援坎大哈,最终击败反抗军,赢得了第二次英阿战争的胜利。《甘达马克条约》再次得到阿富汗认可,英军也在不久之后撤出阿富汗。
总的来说第二次英阿战争中阿富汗没有常备军队,依靠部落兵源对抗英军。但部落兵武器落后,战斗力低下,遇到英军一触即溃,导致英军迅速占领阿富汗,把其变为英国的附庸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