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薇:她是鲁迅眼中的仙女,却遭遇头婚被婆婆咬断脚筋

远明读书 2024-12-16 14:52:00

“抓住她,打断她的腿!”

堂屋里,一名瘦弱女子,被丈夫紧紧摁在地上。

婆婆冲上前,恶狠狠地咬断了她的脚筋。

这名女子叫白薇,原名黄彰,是民国时期的一位杰出女作家。

其才华,与萧红、丁玲齐名,被誉为文坛一流人物。

她容貌秀丽,连言辞犀利、不苟言笑的鲁迅先生,都对她赞叹不已。

称她为“仙女般的人物”。

1945年,主席在重庆谈判时,还亲自点名要见白薇。

然而,这位才貌双全、照亮了一个时代的女性,却一生历经坎坷。

白薇曾这样概括自己的一生:生无家,爱无果,死无墓。

1/ subtitle

1893年冬天,白薇出生于湖南一个农村家庭。

她的父亲,早年留学日本,参加过辛亥革命和中国同盟会。

后又兴办学堂,但骨子里,仍保留着封建思想。

白薇出生的那天,恰逢民间传说的“阳祭日”。

这一迷信说法,导致她在家中备受指责和冷漠。

为摆脱“扫帚星”的厄运,白薇7岁时,就被母亲许配给隔壁村李寡妇的儿子。

16岁时,未婚夫患病,婆家为冲喜,强行让她成婚。

尽管她极力抗拒,但最终还是被嫁入李家。

陪嫁的,只有几箱不值钱的书籍。

这让期待丰厚嫁妆的婆婆大为不满,从此对白薇百般折磨。

稍有不满,丈夫便对她大打出手。

婚后生活如同噩梦,白薇的眼睛被打坏,脚筋被婆婆咬断,她不得不逃回娘家。

然而,父亲却认为她给娘家丢脸,将她赶回婆家。

幸运的是,白薇有一个开明的舅舅。

他偷偷将她,送到衡阳第三女子师范读书。

在学校,白薇的思想发生了巨大变化,她终于从封建礼教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某日,白薇的父亲和婆家人,突然气势汹汹地来到学校。

他们得知了白薇的行踪,意图将她抓回家。

幸运的是,在同学们的帮助下,白薇从学校公厕逃脱。

身带污垢和六块银元,匆忙登上了一艘前往日本的轮船。

抵达日本后,白薇囊中羞涩,仅剩两毛钱,且举目无亲。

为了生存,她不得不四处打工,做过佣人、家教,还在教堂打扫卫生、修剪草坪,甚至到码头做苦力。

尽管生活艰辛,她仍未放弃学习,边工作边补习日语。

三年后,白薇成功考入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文学专业。

在校期间,她创作了三幕剧《苏斐》,并发表在鲁迅主编的《语丝》刊物上。

这部剧,不仅为白薇打开了文学的大门,也让她陷入了爱情的漩涡。

2/ subtitle

《苏斐》公映后,一位名叫杨骚的年轻人,向白薇表达了倾慕之情。

一直缺爱的白薇,面对这份突如其来的关怀,显得有些手足无措。

起初,两人只是相互慰藉。

后来白薇发现,他们在文学、生活和未来憧憬上的看法,竟惊人地一致。

很快,白薇深深地爱上了年轻有活力的杨骚。

尽管,他比自己小六岁。

这是白薇的初恋,因此她格外珍惜这份感情,对杨骚的爱真挚而热烈。

然而,杨骚却是个情场浪子,白薇只是他众多追求对象中的一个。

不久,他便移情别恋于,一位咖啡馆女招待。

面对白薇的质问,他竟厚颜无耻地说:“我爱的只有你一个,但喜欢和爱是两回事。”

这句不负责任的话,却让深陷爱河的白薇原谅了他。

但爱情中,若男人爱你,你的痴情便是深情;

若男人不爱你,你的痴情,便成了麻烦和不懂事。

对于白薇的宽容,杨骚非但没有感恩,反而感到厌烦。

为了摆脱白薇的纠缠,他不辞而别。

而恋爱脑的白薇,毅然放弃了官费读研的机会。

从上海追到杭州,再从杭州追到漳州,踏上了追夫之旅。

因爱迷失,白薇失去了理智与分寸。

面对白薇的执着,杨骚不胜其烦,回信称:

“相信我,我最爱的人是你,但我要去经历100个女人,三年后一定回来找你。”

这样荒唐的要求,白薇却卑微地接受。

她如望夫石一般,坚守了三年。

1926年,白薇回到上海,得到了鲁迅先生的鼎力支持。

期间,结识了众多文化名人,她的才华备受赞赏。

白薇的文章细腻深刻,充满力量,赢得了广泛赞誉。

她以笔为刀,为女性解放和进步呐喊,呼吁社会给予女性更多关注和尊重。

白薇的才华与努力,得到了文坛的认可,逐渐成为上海文坛的一颗新星。

白薇长相清秀,身材高挑,常戴一副金丝边眼镜,被鲁迅赞誉为“仙女”。

正当她的事业蒸蒸日上时,背负巨债的杨骚落魄归来。

白薇,再次不顾一切地接纳了他。

曾经的伤痛,仿佛随风而去。

两人开始筹备婚礼,白薇满心欢喜地忙碌着,从策划到布置,从预订酒店到挑选礼服,拍结婚照,发请柬,她都亲力亲为,乐此不疲。

然而,命运弄人。

婚礼当天,新郎再次逃跑。

留下妆容精致,却心碎不已的白薇,成为众人眼中的笑柄。

原本精心准备的婚礼,最终化为泡影。

杨骚的离开,不仅给白薇留下了情感创伤,还让她染上了梅毒。

身心俱疲,痛不欲生。

但白薇并未一直沉沦,她痛定思痛,重新振作。

最终,白薇走出了情感的困境。

并在鲁迅先生的引导下,踏上了革命文学创作的道路。

她加入了左翼作家联盟,积极参与抗日宣传活动。

用文字,为民族觉醒和解放呐喊助威。

白薇的抗日小说和戏剧作品,使她在中国文坛女作家中脱颖而出。

与郁达夫的《沉沦》、鲁迅的《呐喊》齐名。

九一八事变后,即便躺在病床上,白薇仍强忍病痛,创作了三部抗日剧本。

坚定地,站在抗日文化的前沿。

1938年,在重庆,白薇与十年未见的杨骚意外重逢。

当时白薇身患重病,杨骚寸步不离地,照顾了她七天七夜。

当杨骚提出重新开始时,白薇淡然回应:“忘了过去吧,悲剧我演够了,不愿再做悲剧的主角。”

她毅然决然地,结束了这段长达二十多年的情感纠葛。

3/ subtitle

1945年,主席前往重庆谈判,在周公馆亲自接见了白薇,称赞道:

“我记得你,你是湖南的,文章写得不错,继续努力。”

新中国成立后,年近花甲的白薇,申请到条件艰苦的北大荒农场工作。

在那里,隐姓埋名生活了七年。

之后,她又转战新疆,笔耕不辍,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学遗产。

1983年,为了撰写父亲的传记,杨骚的儿子专程来北京采访白薇。

当他介绍自己来自漳州时,白薇喃喃自语:“我从前的爱人,也是漳州人。”

晚年的白薇一直未再婚,无儿无女,孤身一人生活在北京。

1987年,94岁的白薇,走完了她坎坷悲苦的一生。

尽管,生活给予她无尽的磨难和孤独。

但她从未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文学事业的热爱。

白薇,就像一株生长在夹缝中的蒲公英。

没有肥沃的土地,没有充足的阳光和雨露。

却能在狭小的空间中,向着光明的方向奋力生长。

虽然,她对爱情的态度不值得效仿。

但她面对困境的坚韧精神,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热忱,却值得我们学习。

0 阅读:0

远明读书

简介:每日分享优质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