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袖珍“镜面人”怀孕,肚子两指宽成功生子,后来过得如何

远明读书 2024-12-16 14:52:39

2012年,在江苏省启东市的一家妇产科医院内,突然响起一阵严厉的斥责:

“你怀孕了?不行,你得立刻去上海,把孩子打掉!”

此言一出,原本喧闹的科室,瞬间陷入沉寂。

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那位发出指令的医生。

而他却似乎并未察觉,仍在竭力说服那位孕妇放弃孩子。

整个候诊室,顿时变得异常安静,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地盯着医生。

为何以救死扶伤为己任的医生,会提出如此建议?孕妇又是否会遵循这一建议?最终,这对母子的命运又将如何?

1/ subtitle

同年3月,在该医院的妇产科,一对“特别”的夫妇引起了注意。

男子身材魁梧,但左脚残疾,显然是小儿麻痹症的后遗症;

而女子则身材矮小,目测身高不足110厘米,腹部却异常隆起。

初见之下,医生误以为他们是“父女”,心中暗自疑惑是否挂错了号。

然而,在了解完具体情况后,医生的脸色骤变。

原来,这位残疾男子名叫杨海军。

而那位腹部隆起、身材矮小的女子,并非他的女儿,而是他的妻子苏晓琳。

这一事实,让医生大感震惊,感叹世间无奇不有。

但震惊过后,医生迅速恢复专业态度,开始询问苏晓琳的身体状况。

面对医生的询问,苏晓琳坦言自己怀孕了。

但由于自身身体原因,担心孩子会出现问题,因此前来检查。

起初,医生并未对苏晓琳的话,给予过多关注。

认为,她只是患有侏儒症而已。体内各器官,均能维持正常运作。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情况,却大大出乎医生的预料。

苏晓琳陈述完毕后,医生建议她先进行影像检查,以了解腹中胎儿的状况。

苏晓琳似乎对此早有准备。

医生话音刚落,她便转头望向了一旁的丈夫杨海军。

杨海军感受到妻子的注视后,脸上流露出无奈之情。

但在苏晓琳愈发严肃的眼神下,他最终叹了口气,递上了早已准备好的影像资料。

坐在一旁等待的医生目睹此景,心中虽有疑惑,却未言表,只是默默接过资料。

然而,当医生仔细审阅完影像后,脸色骤变,变得异常严峻。

在医生看来,苏晓琳此刻正面临生命危险。

原来,影像显示,苏晓琳的子宫,异常地位于大腿根部,而非正常的盆腔位置;

她仅有一个肾脏,且长在脊椎上方的背部;

心脏则位于脖子上,环绕着半圈脖子,呈巢状结构;

更为危急的是,胎儿已逼近她的喉咙。

医生看清影像内容后,惊得猛然站起,脸色铁青地看向杨海军。

医生难以理解,为何像苏晓琳这样病情严重的患者,竟会选择怀孕,这无疑是在冒险。

面对医生愤怒的目光,杨海军面露难色,欲言又止,最终只能沉默。

医生转而严肃地询问苏晓琳,是否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以及为何还要冒险怀孕。

苏晓琳微笑着回应,表示自己完全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并且,怀孕是她自己的决定。

听到这里,医生的脸色由青转红,随后发出一声低沉的怒吼:

“这绝对不行!”坚决反对!当你前往上海时,务必立即终止妊娠。”

这句话,出自一位妇产科医生之口。

他的首要任务,是确保孕妇苏晓琳的生命安全,因此情绪略显激动。

然而,尽管身为医者,他难以完全体会,苏晓琳作为准母亲的心境。

苏晓琳心中所系,唯有腹中的胎儿。

即便,她深知坚持生育,可能危及自身性命。

仍会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保留这个孩子。

目睹苏晓琳的坚定态度,医生内心深感震撼,同时也对她的特殊情况充满疑惑:

为何她的怀孕症状如此异常?她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2/ subtitle

苏晓琳,1984年4月,出生于江苏省、启东市、汇龙镇、亚光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

自她降生之日起,便伴随着一个不幸的消息:医生预言她可能无法活过15岁。

原来,苏晓琳出生时脊柱扭曲,后被确诊为罕见的“镜面人”病症。

即体内器官位置,与常人完全相反。

得知这一晴天霹雳后,苏晓琳的父母,长时间沉浸在悲痛之中。

家庭经济拮据,加之当时医疗条件有限。

苏晓琳的病情,几乎无法得到有效治疗。

于是,他们带着年幼的苏晓琳回到了老家。

岁月流转,苏晓琳逐渐长大,但疾病的阴影始终笼罩着她。

她的发育速度,远低于同龄人。

两三岁时,仍无法站立行走,只能终日卧床。

随着年岁的增长,虽然苏晓琳的身高,仅及同龄人的一半。

但她的求知欲,却日益旺盛。

看着弟弟每天欢欢喜喜地上学,她心中充满了羡慕。

于是,开始恳请弟弟,教她读书识字。

弟弟玩心重,缺乏教导姐姐的耐心。

因此,苏晓琳依靠《新华字典》和录音机中的歌曲自学文字。

她不仅自学完成了基础教育,还打破了医生预言的“活不过15岁”的命运。

成年后,苏晓琳立志自力更生,常以“活着,就要学习,就要找工作”自勉。

然而,求职之路远非易事。

她独自踏上旅途,却因身体残疾屡遭拒绝,甚至遭受嘲笑。

面对人情冷暖,苏晓琳未曾放弃,坚信既然能战胜医生的预言,坚持下去定能成功。

她日复一日地寻找工作机会。

据她所述,曾尝试过200多份工作,时间长短不一,但每次都全力以赴。

为了兑现自立的承诺,苏晓琳在玩具厂、内衣店、冥纸店等多处打工。

这些经历,在她看来都是宝贵的。

因为它们不仅让她自给自足,还有余钱补贴家用。

业余时间,她学会了上网,也因此结识了未来的丈夫杨海军。

2010年9月16日,在“残友之家”的中秋网络晚会上。

苏晓琳担任主持人,与来自河北廊坊、比她大八岁的杨海军搭档。

自幼患有小儿麻痹症,导致腿脚不便的杨海军,在一次晚会上初次邂逅了苏晓琳,两人迅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长时间的相处中,杨海军深受苏晓琳乐观态度的鼓舞。

而苏晓琳,也被杨海军的才华深深吸引,两人逐渐坠入爱河。

为了与苏晓琳共度时光,杨海军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在老家的工作,独自前往江苏启东与苏晓琳相聚。

苏晓琳,被杨海军的深情所打动,深感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2011年10月,在双方父母的祝福下,两人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

婚后半年多,苏晓琳被诊断出怀孕,这一消息让夫妻俩既兴奋又担忧。

特别是苏晓琳的母亲。

得知女儿怀孕后,内心充满了恐惧和不安。

她深知生育的艰辛,更担心女儿的身体状况,无法承受怀孕的压力。

因此,她坚决反对苏晓琳继续妊娠。

然而,一向顺从的苏晓琳,这次却坚决地反驳了母亲。

在苏晓琳的心中,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她要生下这个孩子。

这个孩子,不仅是她与丈夫爱情的结晶,更是,她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望。

面对女儿的坚持,母亲泪流满面。

她不愿因孩子的到来,而失去女儿。

然而,母亲并未意识到,此刻的苏晓琳,已经是一位渴望成为母亲的“战士”。

母亲的劝阻,未能奏效。

那么丈夫杨海军,对此持何态度呢?

当杨海军得知妻子怀孕后,初时满心欢喜。

然而,这份喜悦并未持续太久。

他便清醒地认识到,妻子的身体状况,根本不允许她怀孕生子。

他首先尝试,劝说妻子放弃这个孩子。

“你如果走了,我怎么办?”杨海军双眼泛红,对妻子说道。

但此时的苏晓琳,连母亲的劝说都不予理会,更不用说丈夫的了。

即将成为母亲的喜悦,让她深刻体会到“为母则刚”的含义。

她坚定地告诉丈夫,一定要生下这个孩子。

面对妻子如此倔强而坚定的态度,杨海军最终妥协。

他带着妻子,来到医院进行检查。

这才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3/ subtitle

医生在观察苏晓琳的状况后,坚决反对她生下这个孩子。

主要问题在于,无论是怀孕期间,还是生产过程中。

苏晓琳的生命安全,都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仅就她目前的怀孕阶段而言,所承担的风险,就比普通孕妇高出几十甚至几百倍。

即便,苏晓琳能够幸运地度过十月怀胎。

但在最后的生产过程中,鉴于她体内脏器的“特殊性”,就连经验丰富的医生,也无法保证她能否平安走下手术台。

此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苏晓琳和丈夫杨海军都是残障人士,这个腹中的胎儿是否遗传到了什么隐性疾病,目前尚不得而知。

这些问题接踵而至,让医生倍感纠结。

但无论医生如何为难,苏晓琳始终坚持自己的决定——她要将孩子生下来。

看着这个个子不高、总是面带笑容的准妈妈,医生最终选择了让步。

随后,医生为苏晓琳进行了更加全面的检查。

幸运的是,腹中的胎儿像妈妈一样坚强,发育状况一切正常。

得知这个结果后, 苏晓琳立刻抱住丈夫,夫妻俩激动得泪流满面。

他们轻轻抚摸着隆起的腹部,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这个孩子,承载着他们对未来的所有希望。

婚后,苏晓琳一直渴望成为母亲。

常幻想孩子叫她“妈妈”,想象孩子软糯可爱的模样。

这份幻想,已让她感到无比幸福。

然而,由于身体构造特殊。

苏晓琳的孩子发育呈斜向,B超显示孩子的头在左胸,脚在胃部右侧,且她的胃异常狭小,仅约两指宽。

为确保孩子获得足够营养,苏晓琳每天强迫自己进食。

但孕期反应强烈,每次都会呕吐。

尽管如此,她仍坚持不懈,反复尝试进食与呕吐,稍作休息后再继续。

丈夫目睹妻子的痛苦,心疼不已,却说不出放弃孩子的话。

因为孩子,已成为妻子的全部。

孩子安全地在苏晓琳腹中待了六个月,此时胎儿头骨已顶到她的肋骨。

苏晓琳回忆道:“那种痛苦,真的难以言喻。”

怀胎七月时,苏晓琳身体已不堪重负,急需剖腹产,否则母子均有生命危险。

但当地,无医院敢承担此风险,医生与医院均难以承受压力。

在苏晓琳夫妇焦急万分之际,一则新闻带来了转机。

新闻提到一位,曾为袖珍人接生的张姓主任医师。

苏晓琳迅速上网搜索,找到张主任所在医院的电话,并立即拨打了过去。

苏晓琳,恳切地请求张主任为她接生,她说:

“如果你不帮我,就没人愿意接手了。”

张主任深感医者父母心,在了解苏晓琳的具体情况后,与医院专家组进行了详细讨论。

最终决定,为她进行剖腹产手术。

尽管有强大的医疗团队支持,外界对这台手术仍持悲观态度。

多数网友预测,结果可能是一尸两命。

为减轻苏晓琳的压力,张主任和医院,主动承担了所有外界压力。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苏晓琳已开始安排自己的后事。

这位坚强的母亲,从小便以笑容面对生活。

周围的人,无不被她的乐观态度所感染。

在与丈夫深入交谈后,苏晓琳找到张主任。

提出,如果手术出现不测,希望捐出自己的眼角膜。

她还幽默地劝张主任放松,笑称紧绷着容易变老。

张主任被苏晓琳的乐观态度所安慰,决心全力以赴,确保她和孩子的安全。

经过一系列检查,确认苏晓琳身体状况良好后,她被推进了专门准备的产房。

丈夫杨海军和其他家人,在外焦急等待。

当天,苏晓琳母子平安的消息,迅速在网上传开。

作为国内首例镜面人成功产子的案例,这一消息引发了众多祝福。

病房里,苏醒后的苏晓琳,抱着三斤六两的儿子,满脸喜悦。

孩子没有遗传到任何不良隐性基因,非常健康。

随后,苏晓琳被安排住院休养,早产儿则被送往保育室接受特别照料。

如今,苏晓琳一家过着平淡而幸福的生活。

儿子已经十多岁,身体健康,充满活力。

一家三口,经常一同外出散步。

母亲坐在小推车上,儿子细心地在后推送,父亲则拄着拐杖紧跟其后。

这样的场景,常吸引路人驻足观看。

或许,这正是许多人心中最美好的画面。

0 阅读:1

远明读书

简介:每日分享优质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