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分享育儿干货内容,解决爸妈育儿烦恼,让爸妈和孩子一起快乐成长!
文 | 大果小果妈妈
所有的父母,在我们的孩子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别人向我们来告状。
“你家孩子和人打架了……”
“你家孩子有多动症,总是坐不住……”
“你家孩子嘴太多了,和人吵起来了……”
“你家孩子弄坏了我家的东西……”
“你家孩子偷钱了……”
千奇百怪的问题,可能随时会有发生,记得自己人生中第一次作为家长被告状,那一刻心情挺复杂的,觉得孩子长大了。
不知道同为父母的你们,在接到告状时,是何感受呢?自己又是怎么处理的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这个话题,不管你之前是怎么处理的,都请花一两分钟看看。
因为,孩子被告状后,我们家长的态度很关键!处理不当,很可能就是对孩子一生的伤害。
一、孩子被告状后,父母截然不同的态度,对孩子产生的不同影响有句话说:你是什么脾气,孩子就是什么命。
这个道理放在孩子被告状后,也很适用,父母什么态度,决定了孩子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被告状”,意味着孩子在告状人看来,是犯了错误的人。多数父母的反应,无非有这么两种。
第一种:不容孩子辩解,直接惩罚孩子
去朋友家做客那天,碰巧看到她在训斥读3年级的儿子“你怎么连女孩子都欺负?”,孩子委屈巴巴地站在墙角,说自己没有。
“还敢狡辩?要是真伤到人家的眼睛,你有多少能耐陪得起……”朋友跟我们说,她要被气死了,做错了还不肯承认,让他写检讨书就是不写。
我问他能不能跟我说说怎么回事,刚开始见她妈妈在没说,等他妈妈去厨房了,才委屈巴巴地说:“我没有欺负她,我就是捂了一下她的眼睛,我是喜欢她才捂的。”
差点没把我笑疯,小小年纪竟然搞起“暗恋”来。问他为什么不跟妈妈解释清楚,他撇撇嘴“就不跟她说,说了她又不信。”
孩子被告状后,父母不容许他辩解就直接判定他有错,让他承认错误,面对父母的不信任,孩子会‘懒’得解释,交流壁垒也就这么产生了。
以前有个新闻,说的是男孩很调皮捣蛋,经常被老师批评,批评完后再告诉他的爸爸。爸爸很生气,每次都不容孩子解释就惩罚他。后来,有天孩子在学校晕倒了,被检查出白血病,孩子说在学校也经常因为不舒服而睡觉。爸爸责怪孩子为什么不早点告诉他,孩子说了这么一句话:“你跟老师是一伙的。”
父母是孩子最相信最亲近的人,如果连父母都不给他辩解的机会,不由分说地惩罚他,孩子会觉得父母放弃了自己,宁愿相信外人也不信自己,那为什么还要说?
导致的后果就是,孩子有什么事情都不愿意再跟父母说,即使受了委屈也会选择忍受,不再向父母求助。
第二种:不由分说包庇孩子,替孩子辩解
有些家长面对孩子被告状时,不管三七二十一,觉得孩子不会犯任何错误;甚至明知道孩子犯错了,也不肯承认是孩子的错。
去年在上海迪士尼就发生了这么一件事。
一个8岁男孩在表演散场后,趁着人多,摸了一名女孩的屁股。女孩被“咸猪手”侵犯私处后,训斥了男孩几句,让家人管好这个孩子。
结果,熊孩子的妈妈不由分说地用很难听的话辱骂女孩,“你他X有妄想症吧你,长这个X样,还摸你屁股?”,甚至,还伙同随行两人一起对女孩轮番攻击殴打。
事后,派出所人员介入调查,最终,这名8岁男孩承认自己并非是‘无意中碰到了’受害人的屁股,而是故意用‘整个手掌揉捏’。
才8岁,就敢公然做出猥亵女性的动作,少不了家长平日里的纵容和包庇,熊孩子长大后,家长管不了,社会会替你狠狠地管教。
正如网友所言:熊孩子都是被熊家长惯出来的。
无独有偶,这样的熊家长不仅一个。
“你家孩子偷钱了”面对隔壁摊位老板的告状以及要求孩子还钱,熊家长气势汹汹地吼道:“老不死的,谁偷了,没偷就是没偷,你哪只眼睛看见了……”
事后,还不忘跟孩子说:“这种人就活该被偷,就该多偷点。”
长大后,这个孩子18岁那年,因为偷盗罪被抓了。
父母管教不力,只知一味护短,不分对错地纵容,于孩子而言根本不是爱他,而是将他一步一步推向了深渊。
二、孩子被告状后,父母这样做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直接惩罚孩子或急着替孩子辩解,都不是聪明父母所为,而且对孩子还有害处。
根据教育专家兰海老师的建议,三步走才是最有效的解决办法。
我们具体来说说,怎么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第一步:别急着认错,好好对待
当我们听到告状时,千万别急着认错,说“回去我一定好好惩罚他”,尤其是当着孩子的面,不能武断地把错误直接扣在孩子头上。
你可以跟对方说:“好的,我知道了,回去我一定了解清楚情况”或者说“谢谢你提醒,我回去好好问问他是怎么回事”。
这样既可以避免大人间的直接冲突,也是在维护孩子对你的信任。
即使真是孩子的错,也要注意方式方法,照顾到孩子的尊严。
孩子也是需要面子的。
第二步:稳定情绪,向孩子了解事实
听到别人说自己的孩子又犯什么错误了,很多父母就会很急躁,偏听偏信,直接问责孩子,噼里啪啦地就是一顿训。
但身为当事人,孩子有权利站出来为自己说一说,辨一辨。
不管孩子有没有错,不问缘由就让他认错,相当于逼着他自我攻击,从自己的正常行为里找茬。
心理学上有一种疾病叫「冒名顶替综合征」,患者往往认为自己不好,不配拥有好的,即使遇到好事也以为是自己冒名顶替的;若是遇到问题,不问缘由就将过错往身上揽。
所以,一定不要着急,先稳定好自己的情绪,再来好好问问孩子原因,了解事实,根据事实来判断。
第三步:错了陪孩子一起道歉,没错为孩子据理力争
了解清楚事情后,如果确实是自己的孩子做错了,可以循循善诱,以引导为主,让孩子认识到错误,再陪他一起去道歉,既可以消除孩子内心的恐惧感,又可以让孩子从中学习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果没错,一定要据理力争,为孩子翻案,不让别人冤枉自己的孩子,既可以赢得孩子的信任和依赖,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权益要敢于去争取,绝不委屈求全。
父母是孩子的避风港,也是孩子最坚强的后盾,当孩子被告状时,最需要的就是我们的支持、理解与引导,而不是责骂和偏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