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属个人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文 | 大果小果妈妈
父母沉重的爱和高期望,成孩子想要逃离地牢笼一天晚上,妈妈正在睡觉,深夜突然睁眼,发现17岁的儿子彬彬就站在床头,吓了一跳。
然而,没等她开口,儿子就一把掐住了她的脖子,还对她一阵殴打。
满脸淤青的妈妈,最终逃到了楼下的保安室,将就了一晚。
第二天一早,儿子看到妈妈脸上的伤,一脸无辜地问:"妈妈你怎么了?"
这下,妈妈才意识到问题大了,看过专业医生后才知道,儿子这种情况属于抑郁症的一种。
妈妈怎么也没想到,好好的一个孩子怎么突然就得了抑郁症?
追本溯源,妈妈后悔万分,悔不该当初事事操办。
一年前,家人把孩子送到加拿大读高一,寄宿在别人家中,但因为自理能力很弱,时不时地会被寄主家嘲讽,他又不敢和家里人说,就自己一个人消化。
慢慢地,他变得越来越不爱说话,严重时,不吃饭也不洗澡,更是被寄主家嫌弃。
妈妈听说后,推掉了手上的生意,跑到加拿大专门照顾儿子的饮食起居,让儿子只管用心读书就好。
但是,儿子的情况丝毫没有好转,还出现了厌学情绪。
日积月累的心理压力,让这个17岁少年情绪越来越低落,渐渐患上了抑郁症。
父母沉重的爱和高期望,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压力,也是想要逃离地牢笼。
比起名牌大学,孩子心理健康更为重要热播剧《小欢喜》中,陶虹饰演的妈妈宋倩对高三女儿乔英子就是如此。
为了让女儿专心学习,考上清华北大,宋倩辞去本职工作,一心一意照顾女儿的饮食起居,同时,也非常严格地管控着女儿,不准女儿玩乐高,不准女儿再去天文馆,不准女儿做任何浪费学习时间的"无聊"事。
在宋倩的心里,女儿就应该是第一,考第二就是失败,高三就应该拼命学习。
但结果呢?乔英子开始逃课,成绩下滑。
最后,因精神压力过大,抑郁奔溃要跳海自杀,被诊断为中度抑郁症。
此刻,宋倩才恍然,与成绩相比,孩子的健康、平安和快乐更为重要。
心理学家李雪说:"一个身体只能承受一个灵魂,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风,孩子实际上已经精神死亡。"
《奇葩说》曾提出这么一个辩题:如果能为孩子一键定制完美人生,你要定制吗?
想必很多父母都会毫不犹豫地按下"定制"键,理由就是"为了孩子好"。
不管是17岁高中生儿子,还是热播剧中的乔英子,父母对他们的爱,都毋庸置疑,但又恰恰是父母这份沉重的爱,把孩子推向了深渊。
青少年犯罪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就曾说过:"孩子在父母高压下,虽然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智力水平,却因为心理不阳光,容易出现抑郁症自杀这类问题。"
宋倩女儿英子就是典型,智商非常高,但内心压抑,最后抑郁试图自杀。
李玫瑾教授还强调:"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阳光和智力二者相比,阳光比智力更重要。所以,我宁可让孩子上不了名牌大学,也一定要让他活得快快乐乐。"
可现实是,很多父母的关注点都是孩子的智力,孩子的学习成绩上。
其实,我们既希望孩子能考个好大学,又能有个健康的心理,这不是每个父母都期待的事吗?
要想鱼和熊掌兼得,我们该如何做呢?1、端正"我是为了你好"的态度,现身说法
父母之所以不断替孩子操心,就是站在"我是为你好"的出发点上,不断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
这在心理学上,也叫作"非爱行为",指以爱的名义对最亲近的人进行非爱性掠夺:我为你付出这么多,你必须要听我的话,否则就是不孝,就是白眼狼!
于是,为了孩子好,变成了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安排。
如此一来,孩子当然会逆反了,最好的法子就是自己亲自给现身说法,比如说,你想让孩子认真读书,你自己先拿起书本;你想让孩子少玩游戏少看电视,你自己先少玩少看,带孩子多去户外等等;你想让孩子考个好学校,自己先定个学习目标,努力做到给孩子看。
2、给孩子试错的机会,不事事包办
错误是学习的好机会,孩子需要有自己成长试错的空间,在家里,父母要多让孩子参与到家务劳动中来,也要让孩子学习怎么自理。
一个拥有自理能力的孩子,不管走到哪里,父母都能放心些。
明星蔡少芬一直都被粉丝公认为明星中的"教育家",近几天就因为让6岁女儿煮饭上了热搜,在她看来,孩子动手能力非常重要。
正如,蒙台梭利所说:我们习惯服侍小孩,这对他们来说不仅是一种奴化,而且也是危险的。
3、适时地放手适当的压迫,才能给孩子最好的成长
《奇葩说》辩手陈铭在节目中说过这么一段话:
我们这个时代的文明,能够给予孩子最好的事情就是,给Ta一方花园,给Ta养料和空间。你自由开放,你枝繁叶茂,你一枝独秀,你孤芳自赏,我都为你鼓掌。
世间所有的爱都指向团聚,唯有父母的爱指向别离。懂得放手的父母,才能让孩子生出翅膀,在空中稳稳地飞翔。自由和独立,是父母能够留给孩子的,最珍贵的财富。
我是两孩妈妈 - 果妈,一直从事教育行业,正面管教践行者,专注分享科学育儿知识及干货文,解决爸妈育儿烦恼,让爸妈和孩子一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