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属个人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文 | 大果小果妈妈
不吃饭时,母慈子孝,一吃饭,鸡飞狗跳。
家里有个不好好吃饭的孩子,进餐就像上战场一样,让父母非常头疼和疲惫。
东东从开始学吃饭起,就是奶奶和妈妈轮流追着喂,结果大人追得气喘吁吁,左哄右哄,也没见孩子吃几口。甚至为了哄孩子吃饭,电视手机齐上阵。
这样的习惯真的好吗?
为什么有的孩子就可以乖乖吃饭,不用大人操心呢?
说白了,父母想要改变孩子不爱吃饭、吃饭挑食的坏毛病,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才是关键。
一、为什么有的孩子吃饭就很乖,有的孩子不爱吃饭还挑食造成这种区别的根本原因,就是父母在吃饭时,不同的教育方式。
不爱吃饭、挑食的孩子,多半是父母犯了这四个错误。
1、孩子不吃饭多半是惯的
4岁的妞妞和东东一样不爱吃饭。
妞妞是姥爷姥姥带大的,姥爷姥姥很娇惯孩子,每次吃饭都是大人喂,姥姥还怕孩子没吃饱,总要追着多喂两口,让妞妞养成了哄着玩着才吃饭的坏毛病,而且每次都吃得很少。
可是,当碗筷放下没多久,妞妞就嚷嚷着饿了要吃薯片,要喝可乐,姥姥姥爷立马就把存货拿出来了。
这个场景是不是很熟悉,孩子吃饭时喊不饿,吃零食立马肚子就是空的,所以,孩子只是为了吃零食而拒绝吃饭,好"腾空"肚子。
家长太过宠溺孩子,孩子就越得寸进尺。
2、追着喂饭只会让孩子更加抵触
有时候,孩子不吃饭,真的是不饿,孩子说吃饱了,真的就是吃饱了。
但是大人认为孩子饿,所以总是希望孩子多吃一点,不惜追着孩子喂饭,比如趁着孩子玩玩具或者看电视,直接往嘴里塞。
这样追着喂饭,反而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厌倦吃饭。
有研究显示:手部动作的良好发展对智力发育有积极作用,长期喂饭对孩子的动作平衡与协调,乃至智力发展都有不良影响。
美国著名的儿科医生、心理学家本杰明·斯巴克则认为:
"每个儿童生来就有一套自行调节进食数量和种类,满足正常生长发育需要的精妙的生理机制。而且有一种被逼急了就顶牛的本能。吃什么要是吃得不高兴,下次见了就讨厌……催逼儿童吃饭是无益的,反而会使儿童食欲下降,使之长期得不到复原。"
3、父母怕脏嫌烦,禁止孩子用手抓饭,动餐具
在孩子刚开始学吃饭的时候,难免会因为手部动作协调能力还未完善,又好奇喜欢敲敲打打,用手抓,吃得到处都是,还不忘擦得满脸饭菜。
如果,父母怕脏嫌麻烦,觉得还不如自己动手来得快,相当于直接剥夺了孩子尝试自己吃饭的机会和欲望。
尤其是,有的爸妈看到孩子吃得不成样子,会出口"教训",让孩子感到很有压力,从而产生不好的关联。
4、除了威逼就是利诱
孩子不爱吃饭,很多父母最擅长的就是威逼利诱。
比如:你吃完这碗饭,就给你买玩具车哦;你要是不吃,待会就别跟着我出去玩了……
诸如此类的对话,短期来看,效果挺好,但是时间长了,孩子会反感,甚至父母可能反被孩子"要挟",如:妈妈,我要是吃完这碗饭,你就给我买挖掘机。
你要是说不买,他这个饭就吃得很墨迹了。
要想让孩子好好吃饭,家长这四个错误行为就要改正了。
那些吃饭很乖的孩子,父母是一开始就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吃饭习惯的。
二、孩子自控力差,需要家长帮忙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1、吃饭时关闭电视,提高孩子注意力
不要为了哄孩子吃饭,而使用电视或手机作为诱饵,这样只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就拿我们来说,你一边看电视一边吃东西,是不是时间会花费很长,而且不知不觉中会吃得比以往多,等你意识到的时候,已经吃撑了。
孩子也一样,尤其是在大人追着喂的情况下,不知不觉吃进很多食物,加重了消化负担。
科学研究显示:过度的精力分散不利于肠胃的整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不能让营养液的吸收达到最佳状态。
而且,孩子如果正专注玩游戏时,被打扰会破坏专注力。
注意力不集中,还影响自控能力的养成,日后容易在行为上表现冲动焦躁,甚至影响以后的学习。
2、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很多孩子挑食都与家庭饮食习惯有关。
如果父母自己偏食,必须先克服自己的问题,以身作则,以启发、诱导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比如,不当着孩子的面说"哎,这个菜我不喜欢吃""这个我都吃腻了"等话语。
当发现孩子开始挑食的时候,父母决不能承认其"合理性",不要随便给孩子挑食的权利,不然孩子不吃的食物只会越来越多。
3、不强迫孩子吃饭
当孩子说不饿,不想吃的时候,父母千万不要左哄右哄,追着喂,最好的招数就是:孩子不吃饭,立马将饭菜撤掉,绝不马虎,饿他一顿。
饿一顿是没什么大问题的,但是可以让孩子意识到,不被强迫的自由感。
当孩子以没吃饭为理由要求吃零食的时候,父母要坚定的拒绝,不给零食,让孩子明白,他这个小聪明是行不通的。
等到饭点,再开饭,再问孩子,如此循环,培养孩子吃饭时间的规则意识。
注意的是,家人需要共同配合,否则这招就不灵了。
4、不要让孩子暴饮暴食
有的孩子进餐习惯很不好,饥一顿饱一顿,时间一长,身体就出毛病。
6岁的玲玲就是如此,碰上好吃的菜就吃撑,碰上不好吃的就干脆不吃,结果有一天因为吃肉太多了,晚上喊肚子疼,疼得直冒汗。
去挂了个急诊,医生说是肠胃炎,是不好的饮食习惯造成的。疼过这次后,玲玲再也不敢大吃大喝了。
孩子自制力差,父母一定要帮助孩子戒掉暴饮暴食的坏习惯,不溺爱,不娇纵,让孩子养成规律进餐习惯。
英国科学家最新研究显示:暴饮暴食会使人的记忆力和反应能力下降。
5、营造宽松愉快的进餐气氛
不要在餐桌上批评孩子,训斥孩子或者严重说教,这样会减低孩子的食欲。
总之,遵循一个原则:别让孩子对食物产生不好的联想,不然条件反射一旦形成,不爱吃饭,挑食想要纠正过来,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三、心理学"椰壳效应":让孩子爱上吃饭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吃饭习惯,但还是吃得不多,吃得无精打采的,怎么办?
心理学上的"椰壳效应",或许就能帮到你。
什么是椰壳效应?
有一个孩子很不喜欢吃饭,父母为此伤透了脑筋。一次,孩子的父亲带回了一个新颖别致的椰壳。
孩子看到椰壳后爱不释手,父亲就把椰壳锯成两半,给孩子当吃饭的饭碗。结果,孩子爱上了吃饭,问题迎刃而解。
这一现象就被称为"椰壳效应"。
即把"要孩子吃饭",变成"孩子要吃饭",由外在强迫转为内在驱动。
父母可以这么做:
1、将家里常吃的白米饭换成由黑米、白米、小米组成的"混合饭"。或者放入玉米粒、香菇鸡肉等等。主食的色彩丰富,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刺激食欲。
2、很多孩子都不喜欢那些闻着有"怪味"、表面有粗糙纹路,或者看上去颜色深绿的蔬菜。父母可以偷偷地将蔬菜剁碎做成面饼,或是饭团、饺子馅等。还可以寻找蔬菜替代品,比如不吃红萝卜、芹菜可以换成南瓜、蘑菇等等。
3、如果孩子不喜欢蔬菜汤,可以尝试用水果汤代替。它们两者间有许多相同的营养元素,比如维生素A和VC,水果汤的香甜也更能吸引孩子。但要适量哦。
4、购买孩子喜爱的餐具,带着孩子一起去选购,可以提高孩子吃饭的欲望。
5、陪孩子读一些绘本,唤起孩子对食物的兴趣和热爱,比如《开饭啦!》《好饿的小蛇》《一园青菜成了精》。
6、游戏法则,如两个孩子比赛吃饭,看谁吃得好,切记比速度,不然孩子会狼吞虎咽的。
面对挑食、厌食的孩子,只要父母找到正确的方法,多花些心思,孩子的厌烦心理就会削弱或消失,自然就愿意主动吃饭啦。
希望这篇文章能对父母们有帮助。
今日互动:你家孩子有挑食、不爱吃饭的不好习惯吗?遇到这样情况你又是如何做的呢?欢迎评论区留言一起交流。
我是两孩妈妈 - 果妈,一直从事教育行业,正面管教践行者,专注分享科学育儿知识及干货文,解决爸妈育儿烦恼,让爸妈和孩子一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