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2月10日(正月十三),比亚迪吹响“全民智驾”的号角。
过去买车需要加价选装、或者只在高端车型上出现的“智驾功能”,这次被比亚迪直接摁进了土里。
比亚迪发布会上宣布,不仅实现“高阶智驾全产品覆盖”,同时还是以“加配不加价”的方式推出,消费者在7万元级别的车型上,就可以体验到高阶智驾。
这是比亚迪在“油电同价”、“电比油低”之后,对汽车市场发起的又一轮攻势。

提到智能驾驶,很多车友眉头一皱,认为这是可有可无的“玩具属性”,还有人说,即便车辆有该项功能,自己也几乎不使用,总觉得方向盘还是握在自己手里才踏实。
那比亚迪这次的动作,真的会给汽车市场和行业带来巨变吗?
岂止是会!在车叔看来,“全民智驾”的推出,丝毫不亚于当年798带来的震撼。
至于为什么,你听我慢慢讲。
智驾已经今非昔比
首先要纠正一个“误区”,就是很多人认为智能驾驶的安全性远不如人类驾驶。在技术不成熟的以前,智驾的确不是太“省心”,但如今的智驾,拥有摄像头、激光雷达等传感器,精度和可靠性大幅提升,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和实时决策,能够快速迭代,从而更快、更准确地反映路况,避免人为驾驶中常见的错误和判断失误。

人类驾驶者在疲劳、情绪波动或是分心的情况下,往往会导致事故,而自动驾驶则没有这些“人性弱点”。
百度创始人李彦宏也在世界政府峰会上表示,自动驾驶比人开车安全十倍。从萝卜快跑的实际记录来看,出险率仅为人类驾驶员的1/14。

当然,在现阶段下,日常开车出行依然需要驾驶员随时接管。
不过,多位汽车行业人士已经明确表示,在今年,L3级别的自动驾驶就会正式上车。
比亚迪这次到底有多“凶”?
发布会上,比亚迪宣布总计有21款车更新了“智驾版”,覆盖7万级到20万级。比“全覆盖”更凶的,还要数“加配不加价”。没错,就是字面意义的加了智驾能力,价格还不变。


比亚迪天神之眼共包含三套技术方案:天神之眼A-高阶智驾三激光版(DiPilot 600)、天神之眼B-高阶智驾激光版(DiPilot 300)、天神之眼C-高阶智驾三目版(DiPilot 100)。天神之眼A主要应用在仰望,天神之眼B主要应用在腾势及比亚迪品牌,天神之眼C则搭载在比亚迪品牌。

高阶的咱暂时不说,就单拿出入门版本——天神之眼C来看看。
天神之眼C基于整车智能璇玑架构,全栈自研智驾核心部件。“前视三目5R12V12U”由5毫米波雷达、12摄像头、12超声波雷达组成,能全天候感知路况。
针对高速和城市快速道路,高快领航HNOA可按照导航规划的路径,完成上/下匝道、车道保持、巡航驾驶、自主换道、避开/绕行部分障碍物等驾驶任务;此外,代客泊车AVP,可结合实际泊车习惯和场景实现下车即走、锁车泊入、随时取物、即时享用等功能;记忆领航MNOA可以完成红绿灯启停、复杂路口通行、自动超车、全场景绕行礼让、博弈变道等功能。
在庞大的训练量下,天神之眼C可以实现1000公里“零”接管,而且,比亚迪每7天就可以训练出一个云端版本,在通过蒸馏之后,就可能推送到OTA的车端,让整套“天神之眼C”的智驾能力进一步完善。

网上已经有非常多的实测视频,天神之眼的智驾水平虽然不顶尖,但轻轻松松可以进入第一梯队,最关键的是:
它是“免费送”的啊,还要啥自行车!
枪响之后比亚迪带给汽车市场和产业的地震
▣ 价格下探与市场下沉
天神之眼C覆盖7万-20万元主流市场,包括海鸥、秦PLUS等车型,将智驾成本从传统方案的7000元/套降至3000元/套,直接推动智驾渗透率从不足10%向60%跃升。
以往,部分车企通过选装智驾功能来获取额外利润,而比亚迪将智驾功能作为标配的战略,将迫使竞争对手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的智驾布局和成本控制策略。
可以预见,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其他车企为了保持竞争力,或将纷纷跟进降价或提升智驾配置,从而加速智能驾驶技术在整个市场的普及。

▣ 倒逼行业技术降本
比亚迪月均40万辆的销量规模使智驾边际成本持续降低,瑞银预测其年出货量突破100万套时,成本可再降25%,形成难以逾越的壁垒。
届时,其他车企将陷入两难的境地,若跟进标配智驾,需年增几十亿元的研发投入;若不跟进,则面临用户流失风险。
放到合资车企身上,情况就更严峻了……因缺乏智驾技术储备,可以预见的是,在价格战与智能化双重压力下,合资阵营的防线会加速失守。
▣ 重塑产业链生态
在这场狂欢中,激光雷达、摄像头、芯片等零部件商将迎来增量机遇,激光雷达单价有望跌破千元,加速20万级车型普及;国产芯片厂商地平线、德赛西威等受益显著。
目前,自动驾驶在法律责任、安全标准等方面仍存在诸多空白。比亚迪全民智驾战略的实施,将促使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政策,为智能驾驶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同时,智驾车辆的保险政策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创新,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保障消费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 技术普惠,提升消费者体验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天神之眼智驾系统的应用将极大地提升驾驶体验。高快领航HNOA、代客泊车AVP、记忆领航MNOA 等一系列先进功能,能够有效减轻驾驶疲劳,显著提高出行效率和安全性。
例如,在长途驾驶过程中,高快领航功能可实现全程高速0接管,让驾驶者能够更加轻松地享受旅程;代客泊车功能则完美解决了停车难的问题,提高了停车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比亚迪的“卷”不会停下
不难预测,接下来一段时间,吐槽比亚迪“内卷”的声音会再次出现。
但可以预见的是,比亚迪的“内卷”不会停下,因为"内卷"本质是一场永不停歇的产业革命。
当同行还在纠结"堆料式智驾"的成本平衡时,比亚迪已用全栈自研的刀刃将智驾系统成本砍至行业极限的1/3,更以每月40万辆的规模化制造能力持续摊薄边际成本;当对手试图以价格战守住市场份额时,比亚迪却在用"天神之眼"的算法迭代速度(7天/次)构建动态护城河——这不仅是技术内卷,更是体系化能力的降维打击。
王传福早已将竞争维度从"产品性价比"升级为"技术迭代效率":3000人算法团队24小时三班倒处理440万辆车产生的海量数据,让每辆比亚迪汽车都成为数据采集终端和算法训练节点。

这种"以战养战"的闭环生态,注定其内卷不会停留在配置参数的表层,而是向芯片设计、能源网络、智能制造等深水区突进,直至重构全球汽车工业的价值链规则。
这场变革不仅关乎技术普及,更象征着中国汽车工业从规则跟随者到规则制定者的跨越。当全球车企研究“比亚迪模式”时,一个由中国主导的智能出行新时代已然开启。正如北方工业大学研究员张翔所言:“汽车工业的竞争最终是体系化能力的较量,比亚迪的智能化战略将推动中国产业升维。”
参考来源
[1]《比亚迪智驾战略发布,开启全民智能出行新时代》和讯网 2025年2月13日
[2]《百度李彦宏:自动驾驶比人开车安全十倍》IT之家 2025年2月11日
[3]《比亚迪“炸”了整个中国汽车行业》虎嗅APP 2025年2月11日
*部分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