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广州南岭村,根据 4 月 23 日生效的村《生育补助方案》,南岭村户籍股东成员初婚可获 4 万元奖励,合法生育一孩至三孩分别领取 1 万、2 万、3 万元补助。若夫妻生育多胞胎,最高可叠加至 6 万元。叠加初婚奖励,符合条件的家庭累计最高可获 10 万元生育激励。
政策出台的背后,是南岭村对人口问题的双重考量。作为广州典型的 "城中村",该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 7000 万元,户籍人口仅 2000 余人。 方案明确规定,补助对象须满足夫妻至少一方为本村户籍股东、三年内无犯罪记录、新生儿必须在中国大陆出生等七项条件,海外生育、四孩及以上等情况均不在补助之列。
村民们对此反响热烈。90 后村民小林刚领到结婚证,他算着账:"生三个娃能拿 6 万,加上结婚奖正好 10 万,奶粉钱有着落了。" 村口凉茶铺的老板娘更是化身 "红娘",见人就张罗着给本村青年牵线。不过也有村民提出疑问,外嫁女儿若户籍迁出是否影响权益?村委回应称正在研究相关细则。
专家指出,这种村集体自发的生育激励具有示范意义。数据显示,政策生效首周已有 12 对新人登记结婚,较去年同期增长 30%。村财务负责人透露,年度预算已预留 500 万元专项资金。
祠堂屋檐下的燕子正在筑新巢,村道旁的木棉花开得正艳。当传统宗族观念遇见现代生育政策,南岭村的这场 "生育激励试验",正为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治理提供新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