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租房欺诈、虚假招聘......看《值得爱》提防这些诈骗套路!|法眼看剧

京法网事 2025-04-15 23:14:49

PART-1

剧情回顾

剧中,有人冒充房屋中介,以超低价格诱惑代大吉尽快签约租房合同并交押金,然后又找了个借口偷偷溜走。为了防止代大吉生疑,假中介在走之前把自己的身份证押给了她。这种情况下,签订的租房合同是否有效?

法官说法

剧中代大吉与假中介签订的租房合同属于可撤销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48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假中介通过虚构低价房源的欺诈手段,使代大吉陷入错误认识而签约并支付押金,代大吉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合同。根据民法典第155条的规定,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因此剧中的租房合同一旦被撤销,自始无效,欺诈一方应返还财产,受害人可要求赔偿损失。

那么剧中的假中介要不要承担刑事责任呢?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69条,合同诈骗罪的立案追诉标准为2万元,代大吉在本次租房事件中损失2400元,尚未达到刑事追诉标准。

综上,租房时要警惕“超低价陷阱”,签合同前务必核实中介资质与房产证,切莫因心急草率付款,同时保存好合同、转账记录、沟通记录等证据,一旦出现问题,及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PART-2

剧情回顾

剧中,代大吉被保安提醒后才惊觉自己被骗,连骗子押给她的身份证也是假的。奈何骗子跑得太快,代大吉没追上,只能拿他的汽车撒气,砸碎了汽车玻璃。骗子伪造身份证的行为需要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代大吉砸碎他人车玻璃的行为会造成什么后果?

法官说法

骗子伪造假身份证的行为构成伪造身份证件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80条第3款规定,伪造、变造、买卖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代大吉砸碎他人汽车玻璃属于故意毁坏他人财物的违法行为。根据民法典第1184条规定,侵害他人财产的,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合理方式计算。因此,代大吉需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赔偿车辆维修费用。此外,刑法第275条规定,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若汽车玻璃维修费超过当地刑事立案标准,代大吉将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因此,遇到类似情况,务必冷静处理,砸车泄愤得不偿失,私力报复可能违法。

PART-3

剧情回顾

剧中,周水到北京后面试了一家公司当导演,公司在与周水签完合同后又要求周水交置装费,声称给他采购西装用于出席发布会。周水把身上所有钱都用来交了置装费,没想到公司收了钱就此跑路,再也联系不上。公司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如果遇到相同情况,应该怎样维权?

法官说法

该公司虚构事实,以“采购西装用于发布会”为借口收取费用,收钱后失联,无实际履行合同或提供岗位的意图,对周水的财物有非法占有目的,且高定西装一般费用较高,该公司很可能构成诈骗罪。根据刑法第266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9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因此,面对求职时用人单位收费的情况,劳动者应当提高警惕,避免落入招聘陷阱,导致个人财产损失。

PART-4

剧情回顾

剧中,沈静姝为了尽快补上学费,只能四处找工作打工挣钱。在一个大姐的介绍下,沈静姝做起了“婚托”。最终,学校接到沈静姝在校外做“婚托”的举报,勒令沈静姝退学。“婚托”行为属于什么性质,应当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

法官说法

“婚托”是指以虚假身份或欺骗手段参与婚姻介绍活动,骗取他人感情及财物的行为。如果骗取他人财物金额达到刑法标准,根据刑法第266条的规定,将构成诈骗罪,最高可判处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婚托”诈骗的套路较为明显,通常先虚构优质身份、打造完美人设,如高管、精英等,并且还会针对大龄未婚、离异、经济条件较好者等不同群体定制诈骗“剧本”,并通过高频互动快速建立情感信任,再以见面消费、生病借钱、筹备婚礼等理由诱导或骗取财物,直到最后切断联系消失,本质是利用情感需求实施心理操控骗取钱财。

近些年,已有多人因涉及“婚托”诈骗被判处刑罚。“轻松来钱快”的兼职背后一定伴随着高风险,广大网友要警惕“高薪兼职”陷阱,切勿像剧中沈静姝一样轻信他人,谨记任何以轻松获利为诱饵的工作背后,都可能隐藏诈骗、洗钱等犯罪风险。

供稿:北京四中院

编辑:郑冰冰 刘宇航

审核:李泽

0 阅读:0

京法网事

简介:权威发布北京法院审判信息、司法动态,普及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