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枪匹马战天下,乱世中的王者,盛世中的青铜

旧说历史 2024-10-11 13:39:17

在他之前,很少有人把江南一带当作重点发展。

靖康之变过后,北宋整个皇室几乎全军覆没,赵佶为了活命,竟选择在金人手中委曲求全,实在是可悲可叹。

这时的赵构,却成了一条漏网之鱼,侥幸活了下来。

活下来容易,想要重建大宋则是难上加难。身边不仅没有文武大臣,更没有兵卒一员,完全是一个光杆司令。

但让所有人都意外的是,就是这个“一清二白”的光杆司令,凭借一己之力,硬生生将大宋重新拉回历史舞台。01靖康之变发生的时候,赵构凑巧因公务被派往外地,他也因为这个命令,成了天选之子,悄无声息就脱离了金人的魔爪。得知父亲被金人活捉,赵构无比愤怒。让他更愤怒的是,父亲竟然选择苟且偷生。为此,他不得不扛起皇室大旗,为大宋一雪前耻。

金人得知赵构偷偷建立南宋,带兵大规模南下,对南宋进行入侵。这个时候,赵构既没有强大的军队,也没有得力的武将。刚刚建立起来的南宋,就要面临解散的危机。赵构身为皇帝,压力可想而知,士兵们逃散也好,归顺金人也罢,起码还有选择的余地。但他是一个皇帝,他能选择的道路就只有一条,那就是带着南宋一条路走到黑。为了走出绝境,赵构四处奔波,到处招募人才,在他日以继夜的努力之下,一批新的将领渐渐走上历史舞台。岳飞、韩世忠、刘光世、张俊,这些人全是赵构呕心沥血,亲自招募而来。有了武将还不行,毕竟赵构是皇帝,他要做的事情更多,对外如何应对金人进攻,对内如何收拾大宋残局,这些都是迫在眉睫的事情。02顶着这些压力,赵构的意志力越来越强大,所有心思都用在如何让大宋重新站起来这一难点。面对金人进攻,赵构一次次在绝境中逢生,也是在长期高强度的工作之下,赵构的头脑越来越清醒,思维越来越敏捷。他逐渐意识到,想要大宋重现往日辉煌,光靠武将显然不行,还需要一支文官队伍,文武结合,文官对内,武将对外,才能让南宋快速成长。

就这样,赵构大力起用昔日老臣,疯狂推荐科举考试,很快,朝廷之内就出现一大批新鲜血液。此时的南宋,要文有文,要武有武,实力与日俱进。然而,就在这时,赵构作出一项饱受争议的决定,那就是“求和”,每年向金国进贡,换取南宋的和平。赵构认为,南宋成立不久,刚刚有些起色,不能轻易抵抗金人,否则一切努力都会白费,还会给南宋带来灭顶之灾。就因为这个决定,至今还有很多人骂他。赵构的决定,虽然显得有些懦弱,却为南宋休养生息、养精蓄锐争取到了宝贵时间。03事实证明,赵构的决定并没有错,他那项看起来有些懦弱的“求和”,让南宋在极短的时间内得到飞速发展,无论是经济、文化,还是军事,都得到大力发展。但这项决定,长远来看,却是弊大于利。因为长期求和,会让金人觉得南宋软弱可欺,南宋士气会大大衰减,这也为后来的蒙古大败南宋埋下伏笔。

当然,说起赵构,还必须说一个点,那就是他独到的战略眼光。起初,赵构就意识到必须打造一支强有力的队伍。赵构凭借着他的慧眼,把刘光世、张俊、韩世忠和岳飞几人硬生生推上历史舞台。这四人也不负赵构厚望,胜仗打的越来越多,人气越来越高。渐渐地,赵构就察觉到一丝危险。04早期的南宋,赵构才是南宋的人气王,但现在岳飞一次又一次取得胜利,人气隐隐要盖过赵构。他之前为南宋所作的那些努力渐渐开始被人们遗忘,相比起他这个皇帝,人们似乎更喜欢岳飞。这时候,赵构终于对岳飞出手了!

就在岳飞斗志昂扬之时,赵构竟下令让岳飞撤兵,这个决定让朝中大臣们议论纷纷,所有人都觉得赵构错失了收复中原的好时机。但对赵构来说,他这个决定不仅能够避免南宋与金人正面硬刚,还可以间接削弱岳飞的人气,而且,他在边防和西北边境早就设防,完全可以抵挡金人进攻。这是他的一箭三雕之计。事实果然如赵构所料,这次避战之后,南宋经济开始复苏,一切开始步入正轨,赵构大力发展农业生产,鼓励开垦荒地,江南得到飞速发展。

无数北方人开始南迁,为南方地区注入大批生产力。赵构统治下的江南,甚至出现“村村是商贩,家家是商贾”的现象,可以说,赵构对江南一带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05在他的推动下,今天的杭州、南京、苏州一代迅速发展成了繁华大都市,至今在全国数一数二,可见赵构当时的眼光有多毒辣。在他之前,很少有人把江南一带当作重点发展。赵构本该是一身亮点,可惜后期忌惮岳飞的实力,在岳飞被秦桧等人陷害的情况下,他不仅没出手相助,反而将岳飞推向死亡。这是他无论怎么也洗不白的污点,毕竟当时的南宋,已经有实力与金人一战。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