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僖宗上位时,只有12岁。把一个大唐,交给12岁的孩子手中,本来就是个错误,况且这个孩子对江山社稷完全不在行。
短短几年时间,大唐岌岌可危。
但因为当时局势太乱,实在难以看出谁能笑到最后。臣子算计皇帝,小弟算计臣子,臣子与臣子之间相互算计,小弟与小弟之间你争我夺,就是这么乱。
刘建锋虽然感觉跟着秦宗权有些盼头,但他也觉得秦宗权这个大哥很难在这乱世笑到最后,所以呢,刘建锋一直都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他可不想一根筋完全跟随秦宗权。否则,秦宗权一旦死了,他也要跟着倒霉。这一年,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
秦宗衡、刘建锋、孙儒三人带兵抵达淮南后,发现淮南已经乱成了一锅粥,大家全都在争夺这块肥肉。在这时候入局,显然已经慢了一步,但如果有着绝对的实力,坐收渔翁之利显然是一条最好的计策。毕竟他们赶到淮南时,所有入局者已经为了淮南斗得元气大伤。02乱世见人心。这时候呢,已经是最乱的时候。也是在这时候,他们真正的老大秦宗权突然受到大唐的官方传召,大唐疯狂给秦宗权施压,逼迫他归顺朝廷。
秦宗权这边还在犹豫呢!他现在已经走进了死胡同,归顺吧,大概率没有活路,反抗吧,大唐把他追的太紧,他根本没有精力继续反叛。唯一的转折点,就是淮南,秦宗权只能祈祷派出去的小弟们,早日拿下淮南。可是啊,在秦宗权还没想好要不要归顺朝廷的时候,他派出去的属下却背叛了他。
秦宗权派出去的三人又发生了什么呢?原来啊,大唐给秦宗权施压的消息被孙儒得知,刘建锋和孙儒纷纷觉得自己的老大不行了,还是趁早与他撇清关系比较好。
这一系列的反叛反叛又反叛,足以见证,当时的道德水准下降到了什么地步。无论是皇帝与臣子,还是大臣与属下,亦或是同事与同事之间,根本毫无信任可言,全都是利益纠纷。
孙儒与刘建峰夺走老大哥秦宗权的兵力后,慢慢发展壮大,兵力很快就达到了十万人,这股兵力,在当时的乱世中,足够拥有立席之地。03为了让自己的势力变得更强大,孙儒和刘建锋一番商量后,决定继续吞食弱小,壮大自己。二人一致认为湖南是个不错的地方。所以呢,刘建锋就带兵起身前往湖南,但是刘建锋抵达湖南的消息,却被湖南的指挥使提前知道。
刘建锋在遭到阻拦后,让部下全都换了服装,众人偷偷摸摸绕了一圈,成功抵达潭州。这时候,潭州守卫以为刘建锋是自己人,就没有任何防备把刘建锋放进了城。
刘建峰从守卫口中得到了指挥使的住处,顺藤摸瓜,当即带人杀了进去。整个湖南就这样不费吹灰之力落入刘建锋之手。这时候,刘建锋的势力已经发展得极其壮大。
朝廷一看,妈呀,这再不控制他,到时候就管不住了。所以呢,朝廷立马用了老掉牙的套路,就是进行招安,官宣刘建锋为武安节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