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城市出行中,网约车已成为不少人日常生活的重要工具。一键下单,迅速接驾,舒适便捷,改变了人们对“打车”的传统印象。
然而,近来不少乘客却发现一个现象:越来越多的网约车司机,在接单后主动提出“取消订单,线下交易”。这让不少人感到困惑,甚至怀疑司机是否在违规操作。这背后,到底藏着怎样的隐情?
林涛是位经常出差的销售经理,对网约车平台可谓熟门熟路。一天清晨,他像往常一样打车去机场,一位中年男司机接了单。
上车没多久,司机突然说道:
“兄弟,你方便取消订单不?我们私下结算,价格跟平台一样,甚至我还可以给你便宜点。”林涛一听,心生疑惑。但出于好奇,他没有拒绝,而是顺着话头问了下去。
司机姓黄,有着五年驾龄。他直言不讳地说:
“平台现在抽成太狠了,三十块的单子,抽走十块。每天跑十几个小时,油费、保养、保险一扣,剩下的就真没多少钱了。”
他算了一笔账,如果每天能有三单私下交易,就能多赚100元。对他们来说,这是一种“自救”方式。黄师傅还提到,“差评”是他们的另一大痛点。
“有些乘客不讲理,迟到怪我、不说话怪我冷漠,说话多了又说我啰嗦,差评随手就来。”
一旦被平台判定为服务质量差,就会被限单、封号,甚至影响收入流水。选择私下交易,反而轻松一些,不受平台规则束缚。
林涛接下来的几天,又陆续遇到了数位提出私下交易的司机,他们给出的理由大致相同——收入被平台压榨、服务标准不透明、政策频繁调整,司机权益缺乏保障。
一位年近六十的老司机感慨:“刚开始跑网约车时,月入上万,干劲十足。现在就是为了生活,不偷不抢,想多留点辛苦钱。”
林涛听完这些故事,陷入了沉思。他开始理解,司机们选择私下交易,并非贪心,而是被现实所逼。
当平台规则越发苛刻、收入不断下降,司机们只能用自己的方式争取一丝喘息空间。面对这样的现象,如果是你,在司机提出私下交易时,会同意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