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壳上市成功,股价连连下挫!居然之家能否做好新零售?

O2O商学院 2019-11-04 20:57:07

并购、重组、股权冻结、重启……几经周折,居然之家终于“上市”。

10月17日,武汉中商发布公告,称其与居然之家的重组方案获证监会有条件通过。10月31日,武汉中商对并购重组委审核意见进行回复,并对前期发布的“交易报告书”进行了补充披露。

以上标志着,居然之家旗下新零售连锁公司(以下简称“居然新零售”),成功借壳武汉中商,成为A股市场上继红星美凯龙之后的又一个家居龙头企业。

以新零售业务为主体,并以“新零售”为企业名称上市,居然之家堪称首例。这不禁令人想起,2015年多伦股份改名为“匹凸匹”,第二天股价涨停。但是,自确定居然新零售借壳成功以来,武汉中商的股价却一改往日上扬态势,连连下挫。

那些熟稔资本市场概念股的投资人们,在居然新零售面前,到底显露了怎样的投资逻辑?

01.新零售大跃进

对于提出新零售概念的阿里来说,搞定了3C家电连锁、百货连锁、超市便利店等业态后,啃下最难线上化的家居卖场,似乎就能补齐场景拼图“召唤神龙”。

早在2014年前后,阿里就找到居然之家和红星美凯龙。当时,他们希望将线上的产品到家居卖场扫码做体验。

“肯定不行,经销商也不同意。”居然之家王宁当时就撂出这句话。

直到2018年2月,阿里联合泰康人寿、云锋基金、加华资本等,用130亿元投资和360亿元估值拿下了居然之家。这一次,阿里耗资54.53亿元拿到居然之家15%的股份。

在天猫“数据银行”的赋能下,居然之家这个传统家居卖场开启了新零售之路。拿到阿里投资2个月后,居然之家丽泽店改造成体验MALL,完成了家具建材、生鲜超市、餐饮影院、儿童娱乐、数码智能、体育健身及居家养老等大消费业态的全覆盖。

而今,居然之家又以金源店为试点,进行卖场智慧门店的人货场数字化升级,充分利用大数据,赋能品牌商和经销商根据消费者行为来进行精准营销。据介绍,这一试点将会在居然之家全国现有260多家连锁分店范围内进行推广。

效果立竿见影。2018年双十一期间,天猫帮居然之家找到了2000万潜在用户,精准触达了300多万。当天65万笔消费里,有16.6万笔是从线上引流,销售额比去年增长了270%。

此外,居然之家的门店也在快速扩张。2017年,这个大型卖场一口气开了60家店,被行业称之为神速。但到了2018年末,仅居然新零售拥有独立核算的经营单位门店就达到284家。今年,居然之家计划将门店总数扩张至400家,3~5年内突破600家。

一场轰轰烈烈的家居大跃进,似乎正拉开帷幕。

然而,质疑声同在。资料显示,居然之家2018年的销售额突破750亿元,同比增长23%;2017年的销售额为608亿元,同比增长30.4%。其中,主做新零售业务的大消费板块市场销售额2亿元,同比增长144.6%。

这些数据,财经媒体《投资者网》就认为:“含金量存疑”。

02.含金量存疑

《投资者网》援引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称:截止2017年底,中国家具行业亏损企业608家,比上年同期增加108家,亏损面为10.13%。到2018上半年,全国家具制造业企业亏损958家,亏损面为15.4%。

其认为,面对这样的市场情况,居然之家的销售额还能每年快速增长,且2017年营收为红星美凯龙6倍,这个销售额要打上问号。

这一猜疑,在《中国消费网》的实地调研后,似乎增加了更多权重。

今年2月,《中国消费网》探店居然之家北京十里河店。据卖场某时尚家居品牌门店员工介绍,“家居卖场的客流量本来就不多,除非偶尔有顾客直接看中了一整套家具,否则一天都卖不出去一个沙发,一个月能卖出十单就已经很不错了。”

在探店的两小时里,这家营业面积达51000平方米的商场,只是三三两两的顾客进入,很多顾客只是看看款式,有购买意向的很少。

这样的情况,同样出现在已经被新零售改造过的门店中。《i黑马》报道,居然之家体验MALL在开业以来人流量比之前大有提升,但商场人流量主要集中在三楼的儿童主题乐园、四楼的健身房和五楼的餐饮、影院区域。建材家居、家具、卫浴、厨电等占主要比例的家具品牌门店,依旧是门可罗雀。

这种大消费业态的全覆盖,是居然之家新零售业务的主要动作。在与阿里达成合作后,居然之家还开始探索与盒马鲜生进行业态融合,试图以生鲜超市的高频消费,弥补家居低频消费的不足。媒体报道,居然之家北京的8个卖场中,盒马生鲜入驻了7家。

“盒区房”的引流确实显著,餐饮、电影等高频低价的业态开始纷纷入驻居然之家。但是,老本行低频高价的家居生意,改观却不明显。居然之家难道是要做万达的生意了吗?毕竟,万达的房东生意一直不错。

03.喜忧参半

本质上而言,居然之家就是在做“二房东”的生意。

通过大卖场的建设和租用,居然之家还将其分成格子直接出租给门店老板。曾几何时,不少家居品牌入驻居然之家、红星美凯龙的卖场,都要看品牌知名度的。此前,兰舍硅藻泥董事长介绍,公司刚成立时,他的门店就被安排在极其偏僻的地方。

由此看来,上市主体居然新零售的核心资产应该是它的物业。可惜的是,三成租赁物业产权存瑕疵,居然新零售的健康程度并不高。

在10月31日的回复公告中,武汉中商表示:旗下133出租赁物业中,48处物业出租方未能提供房屋所有权权属证书,其面积占居然新零售租赁总面积28.15%。

其中,居然之家未能在公告中提供权威机构出局产权归属证明的,达到了10家,属于最高风险级别。居然新零售坦诚,这些物业瑕疵,“或影响到公司正常经营”。

但其又解释称,这10处物业占居然新零售租赁物业总面积的比重为2.26%,2018年实现租赁收入1.35亿元,占居然新零售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61%。

居然新零售认为,占比太小,影响不大。但实际上并不如此。

早在今年9月,因大连中益置业与居然控股就“大连金州店租赁合同解除”过程中产生争议,居然新零售的股权就曾被辽宁省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冻结。这一事件,直接影响到其借壳武汉中商,还曾一度暂缓借壳进程。

火上浇油的是,包含瑕疵物业在内的租售率可能面临下滑的境遇。这几年来,房地产行业进入调整期,市场对于建材家居的需求量也开始下滑。2017年,全国规模以上建材家居卖场销售额为9173.7亿元,同比下降22.6%。2018年表现稍好,比上年增长了近500亿。

但业内人士表示,绝大多数的门店生意还是做不走,卖场的退租率连年下降。无论是居然之家,还是红星美凯龙,这些靠收租的二房东都需要忍痛转型。

当前业务在消耗,新零售还在起步阶段。成功借壳上市的居然之家,似乎喜忧参半。

我们只能说,在“奔跑着才能留在原地”的商业世界,改变是常态。在阿里的加持下,居然之家当下焦虑,未来可期。

0 阅读:6

O2O商学院

简介:O2O移动全媒体第一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