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军队授勋时,曾经担任过13兵团司令员的程子华,没有参加军衔评定。如果他被授予军衔应该授予何军衔?

程子华的资历并不低,这一切或许从1934年开始。在中央苏区工作时,他只是师级职务。上级抽调他到鄂豫皖根据地红25军加强领导,嘱咐协助军政主官,担任军参谋长。可到红25军后,徐海东认为他的水平高,又是中央派来的,上过军校,应该担任军长。
徐海东改为副军长,程子华担任军长。部队马上跳到外线作战,转战鄂豫陕,又去陕北与刘志丹部队会师。在挺进陕北之前,军政委吴焕先牺牲,程子华改为军政委,徐海东担任军长。
当陕北红军与红25军合并为红15兵团后,担任军团政委。
抗战时期,程子华没有到改编后的344旅担任政委,到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工作。抗战中后期,调任晋察冀军区冀中军区政委。根据能力,又调任晋察冀军区副政委。1944年,军区司令、政委去延安后,他先后代理政委、司令主持晋察冀工作。
抗战结束后,上级重建冀热辽军区,他担任冀热辽中央分局书记兼军区政委、司令等职。1947年,冀热辽改为冀察热辽军区划归东北军区,他担任第二前线指挥所司令,辽沈战役指挥部队驻守塔山一线。
1949年,调任13兵团司令,率领部队南下中南,部队打到广西时,被调去主政山西。山西是他的家乡,在当时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家乡人主政家乡。陈正人主政江西,张鼎丞主政福建,李先念主政湖北,黄克诚主政湖南,叶帅主持广东,程子华主政山西等。这样可能更好处理地方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因为转入地方工作,不在参与军衔。可在1952年评定行政级别为5级,与军队正兵团级对应。也就是说他如果继续留在军队,可能是上将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