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国收回全部争议领土,面积将会有多大?能赶超俄罗斯吗?

鲁滨逊每日日记 2025-02-23 09:24:43

众所周知,在世界版图中,我国凭借960万平方公里的总面积位列第三名。

可鲜为人知的是,这些面积还不是我国的全部。

上世纪末,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和无能,导致我国白白丧失了大量土地,版图也从“海棠”变成了“雄鸡”。对此,有不少人纷纷好奇:

如果我国收回了那些有争议的土地,那我们的面积能有多大?能不能超过面积最大的俄罗斯,一跃成为世界第一?

中国有争议的领土

要说我国争议最大的领土,那就非中印边界莫属了。

中印边界全长大概 1700 多公里,从北到南分成了东、中、西三段。其中,存在争议的面积加起来,足足有12万平方公里。

这12万平方公里啥概念?这就相当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武汉这五大城市面积总和的4倍还多。

先说说东段的藏南地区,在这个地方,有大约 9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印度非法占着。

这片土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在明清时候,这里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

那时候,内地的茶叶、丝绸等好东西,都是通过这条古道,运往边疆地区。这条路就像现在的物流大动脉,连接着不同区域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可1914年,英国殖民者背着中国政府搞了个小动作。

英国殖民者偷偷摸摸划定了一个 “麦克马洪线”,把这片原本属于这中国的土地,硬塞给了当时还是英国殖民地的印度。

更可气的是,在印度独立后,非但没有纠正英国殖民者的错误,反而继续占着中国的土地,一直拒不归还。

再看看西段的阿克赛钦地区,大约有3.3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也陷入了争议漩涡。

阿克赛钦地区争议的源头,要追溯到19世纪的“约翰逊线”。

当时,英属印度的测量局有个叫约翰逊的官员,他也在中国完全不知情不同意的情况下,擅自把阿克赛钦划进了英属印度版图。

这就好比外人未经允许,在你家地盘上画了条线,说这地归他了,属于完全不讲道理的无赖行为。

值得一提的是,阿克赛钦地区十分关键,它处在喀喇昆仑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之间,是连接新疆和西藏的唯一陆上通道。

而且阿克赛钦的地势很高,站在这儿能把整个南亚次大陆看得清清楚楚,战略价值极高。

所以,印度一直咬着这块地方不松口,目的就是想借着这地缘优势,对中国的新疆和西藏地区构成威胁。

为了保卫国家主权,1962 年,中国果断展开自卫反击战,凭借着英勇无畏的精神,成功收复了部分失地。

如今,阿克赛钦地区大部分在中国的实际控制下,中国还在该地设置了天文点哨所、神仙湾哨所。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问了,那我国的960万平方公里是否包括这片区域呢?答案是肯定的。

那既然如此,我国要是将全部有争议的失地收回来的话,面积会是多少呢?是不是能一举超越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呢?

收回争议领土后的国土面积

众所周知,目前,中国陆地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海洋权益管辖海域约300万平方公里。

如果中国将有争议的领土全部收回,再加上南海诸岛、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这些海洋权益涉及的海域面积,那我国的陆地面积有望突破1000万平方公里。

虽然有了很大增加,但与俄罗斯的1709.8万平方公里相比,我国在陆地面积上仍存在着较大差距。

值得一提的是,评判一个国家国土面积的大小,绝不能仅仅局限于陆地面积。

在当今时代,海洋权益也已成为衡量国家实力的重要维度。

中国拥有约 300 万平方公里的海洋权益管辖海域,若能够全面维护并收回被侵占的海洋权益,那我国海洋国土面积将大幅提升。

这虽然无法直接改变陆地面积的世界排名,却能极大地增强中国在海洋资源开发方面的实力。

丰富的海洋资源将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海洋渔业、海洋能源等产业的升级。

在海洋生态保护方面,更大的海洋管辖范围意味着,中国能更有效地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

面对如此诱人的前景,我们不禁要思考,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中国究竟该如何收回那些存在争议的土地呢?

中国如何收回争议土地?

中国在解决领土争议问题的征程中,始终坚定不移地秉持和平、理性、务实的原则,以多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和灵活多变的策略,稳步推进问题的解决。

在与哈萨克斯坦的边界问题处理上,中国尽显大国风范与外交智慧。

中国与哈方历经长达 6 年的艰苦谈判,双方在平等、互信的基础上,深入交流、协商后,中国最终成功收回了 220 平方公里的争议领土。

经济合作也是中国解决领土争议的有力武器,借助 “一带一路” 倡议等重大经济合作项目,中国与周边国家紧密携手,实现了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以南海问题为例,中国开创性地提出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的理念,这一理念的核心在于,在尊重历史事实和国际法的基础上,通过经济合作缓解紧张局势,增进各方互信。

众多国家积极响应,共同参与南海资源开发项目,在实现经济利益共享的同时,也为领土问题的和平解决营造了有利氛围。

在国际舞台上,中国积极运用国际法和多边机制来维护自身权益。

在南海问题上,中国积极参与各类国际组织活动,充分利用法律程序,清晰明确地阐述自身立场,赢得了众多国家的理解与支持。

同时,中国还依托联合国、东盟等国际平台,全力推动 “南海各方行为准则” 的制定,为和平解决南海争端搭建起坚实的框架,为地区的长治久安提供了制度性保障。

面对不同的领土争议,中国也会依据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复杂的现实情况,制定灵活多样的应对策略。

在中印边界问题上,中国坚持多轮外交谈判,通过坦诚沟通、求同存异,逐步推动问题朝着解决的方向迈进。

在钓鱼岛问题上,中国一方面加强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实际控制,以实际行动宣示主权。

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外交沟通,向世界清晰阐明中国立场,有力回击外部势力的无端干涉。

总之,中国在解决领土争议问题上,始终坚守和平、合作、共赢的理念,通过外交谈判、经济合作、国际法运用等多种手段,持之以恒地推动问题解决。

展望未来,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这一方针,为维护国家主权完整和世界和平稳定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与力量。

信息来源:

中国新闻网:中方回应印度外长争议言论:藏南地区一直是中国领土

0 阅读:10

鲁滨逊每日日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