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不是所有问题都需要解决,更不是所有问题都需要现在解决,更不是所有问题现在都能解决得了。
昨天渠道公司股东开会,关于部分支出有争议,讨论半天后我建议搁置这个问题。其实解决问题一直有两种形式:
A. 激化矛盾
B. 搁置问题,等待矛盾激化
PART 01
激化矛盾
去年某小区烧烤店,安全检查说煤气罐不合格,老板不信不整改。结果没过多久,一家四口全部在爆炸中丧命。
问题没解决,一定是关键立场的人不够痛。就像我妈从小教我多读书,但我还是走上社会吃了没文化的亏才发奋读书。
激化矛盾的本质,是把隐藏的脓疮捅破。疼是真疼,但能看见血,才知道往哪儿缝针。
不过风险也大:万一脓疮连着大动脉,这一刀下去,救活的概率和送葬的唢呐声一样五五开。
人也是这样,遇到问题先分清阵营:谁是利益被剥夺者,谁是利益享有者。
激化矛盾,点燃问题,要么有新解决方案,要么有人退步,要么散伙。总之激化矛盾都能有结果。
PART 02
暂时搁置,等待矛盾激化
如果问题没被激化,那只说明问题不够深不够大。就像煤气罐,没爆炸时说啥都不信。没解决的问题一定是部分人觉得不是问题,那为什么要解决?
问题不会消失,只会像滚雪球——等它大到能压垮骆驼时,早没人记得第一片雪花长什么样。
把问题丢给隔岸观火的人,加点时间发酵。意识到问题了,自然就解决了。很多大企业轮岗轮值也是这个原理,公司内部不同岗位会看到不同问题。
人是没有客观事实的,只有主观立场。切换立场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PART 03
说在最后
解决问题像吃重庆火锅,清汤还是红汤都辣嗓子。但比起纠结选A或B,不如先看清手里有什么筹码:
若输得起,激化矛盾能快刀斩乱麻
若输不起,就学拆迁队——把大矛盾拆成小砖块,今天搬一点,明天搬一点
千万别学我前邻居,夫妻吵架冷战三年,最后离婚那天才发现——当年矛盾的导火索,居然是马桶盖该不该翻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