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芯片战争”最后的结局:中国开始突围,会有三种可能的结局

战河过天下门 2023-10-11 12:46:02
先说两件关于先进装备的事

苏联解体后,美国放松了对华科技装备的出口,但仅仅是放松了一点,比如在通讯器材上,中国军队开始大面积使用“522甚高频”电台。

这些电台在当时的海军军舰上是非常好用的东西,算高科技;而这种电台的技术,是朝鲜战争时期的,电台也是朝鲜战争时期美国陆军用的。

美国为什么放松了出口管制呢?因为美军有更好的电台;美军也开始使用数据链传输。

大约在2000年,军队在北京的一座重要的大楼要启用。大楼里有很多通讯系统要招标购买,这涉及到保密安全,肯定要层层把关。

结果,招标要求提出后,国内没有公司和厂家报名竞标,因为没这个技术;美国有这个技术和设备,但我们也不敢用啊,所以,也要排除美国的厂家。

日本一家非常著名的公司中标了,他们的性能绝对符合、报价非常良心;同时,这家公司还无偿附赠大楼所有的电话机,这电话也是功能最全、性能最优、国内没有的。

这家公司曾经被美国打得奄奄一息,我们想:这家伙可能不跟美国一伙的。于是,这家公司中标了。

最后,在安全检查时,豁然发现:他们提供的很多东西我们没法掌控,连他们提供的首长办公室电话都有很多问题。

经过院士级别的专家研判分析:这些东西安装后,大楼内部信息,包括首长通话内容,对日本将是敞开的、透明的。这就代表,在美国面前也是透明的。

首长震怒,下令全部更换。但是,找遍全国,找不到可以与他们媲美的产品;深圳有一个叫“华为”的小公司,生产这种交换机和终端,但他们的性能明显达不到要求。

最后使用的当然是国产华为的产品,并且在之后的使用中不断升级。现在,华为的数字化交换设备已经全面铺开,外界想窃密、窃听就难了。这可能是美国痛恨华为的原因之一。

而首长在这一次事件后,给上层写信,要求在某些领域不能依赖进口。这封信当然是给更高的几个人看的。

而对于先进的设备研发,包括新武器的研制,这时候出来一个说法:宁可备而无用,不可用而无备。

就是说:我首先得有,至于好不还那是后来慢慢改进的事;为了贸易,我们放弃一些先进制造,进口先进装备没关系,但我要会制造。

打“芯片战争”,是美国保持霸权的关键

美国所有针对中国的阴招、损招,实际都是为了保住美国的霸权。但在贸易战、舆论战,甚至在中国周边制造动荡,美国都没有取得理想效果。

而“科技战”中的“芯片战争”,是最接近达到目的的手段。因为“芯片战争”有两个特点:

1、将来引领人类新一场工业革命的,明显是大数据、人工智能、先进制造、万物互联这些高科技。而这些高科技最离不开的就是“芯片”。

2、在“芯片”方面,美国具有独特的优势;芯片制造也不是任何一个国家能搞定的,最起码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国家完全搞定。

所以,在美国人看来,当他们完全卡住“芯片”这个关键,世界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就只能是美国引领,别国追随;美国可以制定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标准”。

有了“标准”制定权,美国就能啥也不干,在家里收费了。同时,美国也可以把美元与“芯片”挂钩,保持美元霸权的延续。

这就像当年美元和石油挂钩一样,石油是工业革命的血液,石油买卖必须用美元,美元才有称霸世界的本领。

至于“标准制定”,那是工业制造最高一级的存在。工业国分三种:一流的国家制定标准,二流的国家掌握专利,三流的国家才是制造产品,赚血汗签的。

如果中国与“芯片”失之交臂,没有标准制定权,那就只能老老实实在家里干“代工”,赚点血汗钱,还要提心吊胆别人不给你“代工单”。

总之,“芯片”对新一次工业革命如此重要,拜登一上台就对中国打起来“芯片战争”,他用的战术是“围堵”,全面断开中国与芯片制造链条的联系。

拜登在2022年8月搞出了两个法案:《芯片与科学法案》,强逼着荷兰、日本、韩国组建“芯片四方联盟”。一起限制对中国半导体设备的出口,对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围堵。

另一个也是2022年8月通过《削减通胀法案》:美国政府通过大规模补贴行为,吸引芯片制造企业和纯电动汽车电池供应链到美国建厂。

美国不是口口声声要自由经济、最反对政府干预吗?美国不是经常攻击中国“政府补贴”吗?现在,美国自己这么做了,但不耽误他们指责别人。这就是美国的真诚与民主。

美国在“芯片”上有超然优势

要承认别人的长处,美国现在在科技上具有比较大的优势,在芯片上的统治地位,如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在织布机方面的优势。

当年英国对美国封锁织布机技术,多像今天美国对中国封锁芯片技术啊。

美国在芯片上巨大的优势,是美国自己的本事,芯片本来就是美国科学家研究制造的。但美国把芯片、互联网等等先进技术首先由于军事,而不是民生。

直到冷战结束,美国发现不用和苏联进行军事对抗,那些先进的技术也就没必要遮遮掩掩了,所以,从1990年代开始,从美国开始,世界进入互联网时代。

这些高科技一经出现,立刻引发投资狂热,那时候正是克林顿任美国总统;所以,克林顿时期美国经济增长最快、股市最热,大量富翁诞生,包括盖茨等。

这些人都是站在了时代的风口,进入这个巨大的行业,想不富都难;如同马云在中国站在风口一样。

而这些产业的根在美国,标准、专利都在美国。互联网的“根服务器”在美国;“芯片”制造的技术标准、技术专利都在美国公司。

这都是美国在“芯片”上具有的天然优势;美国要打压华为,利用这个优势组建“芯片四方联盟”,包括荷兰、日本、韩国这些小喽啰必须听。

互联网等产业进入中国比较晚,但中国人优秀的表现,把美国搞得破防。因为几乎所有从互联网衍生出来的新兴行业,中国都走在前列。

大数据、无人机、AI、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美国本指望用这些技术来引领世界,不想半道杀出个程咬金,和美国并驾齐驱,即使落后,也落后不到一个身位。

美国是领先惯了,不领先一个代际,在美国看来都不叫领先;而中国这种“你有我也有”的状态,恰恰是美国最不能接受的。

实际上进入新世纪之后,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空前爆发,已经不满足于“你有我也有”,各种通讯终端的标准已经离不开中国;华为、中兴在高科技方面的专利超过美国。

美国发现,再这样下去,这个新的工业革命科技浪潮不能只是自己独自引领了,而是要和中国分享;如果美国不努力,连与中国分享的机会都没有。

所以,美国现在要利用自己还有的“芯片优势”,对中国发起“芯片战争”,他们希望的结果是:中国在缺少芯片的情况下,发展的步子慢下来;产业的成长掉下去。

这关系到美国在新的工业革命中的地位;这也关系到美国的“美元霸权”存废;而有没有“美元霸权”,又直接决定了美国的死活。

搞“芯片”非常难,比原子弹难多了,但华为把美国搞不会了

好了,美国对中国进行“芯片战争”,封锁一切销往中国的高端芯片;禁止给中国代工高端芯片;禁止向中国销售用于制造芯片的光刻机。

为了彻底打压中国高科技产业,不但有许多的禁止,美国还出台各种限制,哪怕中国给钱也不要。比如华为出钱和美国大学搞交流,也是禁止的。

这是往死里整啊,一开始,真的把中国打个措手不及,华为不得不剥离手机品牌“荣耀”;中国芯片加工产业的龙头企业“中芯国际”也因为买不到光刻机而差点停摆。

造成中国这么被动地原因有两点:一是中国工业底蕴薄弱;二是中国改革开放时太相信美国了。

中国建国时,几乎没有工业;苏联援建了中国工业,但因为中苏关系的破裂,又停滞下来;直到1979年中美建交,中国的工业还非常薄弱、粗放。

这样薄弱的基础,处处都要加强、建设,所以,改革开放后,几乎每一方面都要国家进行投入,这样才可以发展。而国家的财力不够,只能检重点的发展。

“芯片”实际上就是半导体,中国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这方面是世界一流的水平。北京的无线电厂、南京的半导体研究所、上海的微电子等等,都是世界领先水平。

但上世纪美苏争霸,他们要搞“禁止核试验公约”,美苏该试验都试验了,数据也有了,中国没呀,所以,很多这方面的研究要加强,科技资金的投入要向这方面倾斜。

而改革开放时,美国也答应给中国提供先进的半导体,包括卖给中国大飞机等。所以,像半导体研发、大飞机制造等耗钱科技研究,就耽搁下来。

就这样,中国本来先进的“半导体产业”废掉了;中国大飞机项目“运10”也在接近成功时废掉,非常可惜。

现在,美国为了保住“霸权地位”,突然断供芯片,中国被打个措手不及,这都是因为国家工业薄弱、太相信美国造成的。

现在搞芯片,太难了,难就难在门类太多,没办法集中力量解决;就连美国也做不到。“光刻机”被荷兰垄断;耗材等小东西被日本垄断;精细加工被三星和台积电垄断······

如果中国要自己制造芯片,仅仅大的方面,就要有自己的光刻机制造;有自己的设计软件;有自己的加工、封装、检测厂等等。

总之,很难搞。但中国也有自己的准备,一方面中国工业最大的特点是种类全,任何方面中国都有;另一方面,中国一开始就有“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的意识。

华为在美国禁用“谷歌”的情况下,马上推出自己的操作系统“鸿蒙”,这不就是典型的“有备”而来吗?当时,鸿蒙就是最耀眼的“备胎”。

今年的8月27日,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应邀访华,她是坚持严格禁止对华出口高技术芯片的;打压华为,她是急先锋,鹰派中的鹰派。

但就在她访华期间,华为不声不响推出自己的高端手机。这次行动,对华为、对中国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因为华为被封锁1500天,突然推出高端手机,说明这些高端芯片,华为已经不用依赖美国了;也说明中国已经具有完整的高端芯片生产链。

美国人不傻,他们知道:华为敢这么做,一定有自己的准备。“于无声处听惊雷”,这是中国人做事追求的境界。

终结“芯片战争”的因素并不在芯片,有三种可能的结局

听说美国计划放开对中国芯片的出口禁令,但最高端的芯片,美国永久限制出口。

这是美国一厢情愿的美好想象:用大量芯片冲击中国刚刚建立的芯片制造产业,这也是遏制中国科技进步的办法。而最高端的,永远不给你。

至于美国能不能达到目的,这要看今后的博弈,首先,要看进口时,我们在配额管理上是不是严格;其次,要看我们的制造企业是不是一窝蜂买进口芯片,不买国产芯片。

实际上,中美围绕着“芯片”的较量,发展到最后无非是三种结局:战争、僵持、和解。

战争:当美国觉得“芯片战争”已经没办法遏制中国,局势就可能往恶化的方面发展,最后在东海的岛上、朝鲜半岛的南北问题、日本的问题、菲律宾方面等,和中国发生战争。

不过,中美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很小。一方面,这是两个核大国,一般不会直接面对面;另一方面,中美发生战争,对中美来说,都是最坏的结局。

对美国来说,不管输赢,他都会失去“霸权”;对中国来说,这一仗不管结局如何,沿海地区一定损失巨大,国家发展进程被打乱。

当战争最坏的结局都比战前好时,战争一定发生;当战争的结局一定比战前坏时,战争肯定会被遏制。这是规律。

僵持:这种状况的可能性不小。“芯片战争”打到最后,世界在以芯片为基础的高科技领域分成两个集团:各用各的标准、各用各的终端;各方面都分成两个互不相容的生态圈。

其实,现在在标准方面,已经出现分裂的现象。而这种现象对美国不利,因为美国想要建立的是以自己为霸主的生态,中国建立的是大家共治、共有、共享的生态。

和解:就是中美大和解。这种可能非常大:当美国发现“芯片战争”打不赢、发动热战大家一起完蛋、僵持下去自己迟早成孤家寡人时,他们可能会想办法和解。

英国对美国,也是经过了一个“打压、排斥、僵持、和解、主动退让”的步骤。

任何一个霸权,在后退的过程中,必然愁得要命。

至于和解的条件,大家慢慢谈:

所有的得到都不是无缘无故的;

所有的欠债都是要还的!

0 阅读:14

战河过天下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