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腐败份子,都是在退休后,才被揪出来?
一个老纪委,这样说。
4大原因:
1. 公职人员,终身追责原则。
-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条例中明确规定,对退休党员干部的违纪行为,保留终身追责。
-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
退休公职人员纳入监管范围,发现其任职期间违法行为的,可依法降低或取消退休待遇。
2. 离任前审计,离任后监管。
- 经济责任审计
领导干部离任时,必须接受经济责任审计,重点核查重大项目决策、资金使用合规性,审计结果终身存档。
- 金融穿透监管
大数据穿透式监管,可追溯20年内的异常资金流动,包括证券账户、房产代持等隐蔽手段。
3. 腐败行为,变现周期长,极具隐蔽性。
- 不直接收钱
- 在任“办事”,离任收钱
- 白手套代持
- 中间人站台,间接行权
4. 监督查办机制,存在滞后性。
- 调查周期长
接收线索,立案调查,收集证据……
- 关系网紧密
腐败分子在任时,绞尽脑汁,编织了紧密的关系网,加上保护伞干涉,调查干扰大
反腐,从来不是说说而已,国家决心很大,只要你敢伸手,必然会被查到。-退休,不代表安全国家烟草专卖局,原副局长赵洪顺,退休1年后被查。- 退休,还荼毒地方的云南省委原书记秦光荣,退休后仍插手地方事务,被查处。- 巡视巡察,倒查20年内蒙古涉煤腐败整治中,退休10年以上的官员,占比超40%。
- 退休干警,违法排查
2021年以来,全国排查出退休干警违纪违法问题2.8万件。